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什麼是出離?什麼是逃避?

什麼是出離?什麼是逃避?

社會上很多人認為,學佛是消極的行為,是逃避社會現實,是不敢承擔責任,其實這是對佛教完全誤解了。佛教確實講出離心,但這個出離心和逃避完全是兩碼事,今天末學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對於初學佛的人,出離心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有了出離心,才能真正相信佛法,真正體會到修行佛法的必要和重要性。

那什麼是出離心呢?在這個世界中,來自心理、生理、自然環境、人際關係的種種摩擦和矛盾,總會引起眾多的煩惱和痛苦,我們希望從煩惱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就是出離心。

但出離心並不是徹底否定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正好相反,就是為了提升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才暫時的出離。好比我們外出打工吃苦,是為了維持生計,讓家人過得更好,吃苦並不是目的;出外求學,是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以求自力更生和自利利他。所以,佛法講的出離心,是修行的必經過程,但並不是修行的目的所在。

等我們修行到一定地步,多離一分煩惱,就會多一分解脫和自在,自在的程度越深,煩惱就越少,最終就會究竟解脫。如果知道了諸法空幻,不會再起煩惱和執著,或者能夠轉念,也就不存在出離和不出離的問題了。但是我們普通人雖然也了解和相信佛法,但還是不能擺脫煩惱和痛苦,就需要暫時出離世俗的環境,專門修持佛法的戒、定、慧三學,這樣才可以達到離苦得樂的最終目的。

逃避就不一樣了。逃避是不想負起應當負有的責任,不敢面對社會現實,抱著逃債、甚至逃亡的心態遠離他所處的環境,這種人的心態就像逃犯一樣,心裡充滿恐懼、焦慮、不安全感,猶如驚弓之鳥,永遠承受著躲躲藏藏、不敢見人的心理壓力。

佛法的暫時出離,是為了解決問題,是為了脫離痛苦和煩惱,是為了提升自己,是一種疏導的方法。而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逃避是不敢面對痛苦和煩惱,是逃離,是掩耳盜鈴,是抱著僥倖的心理,好比逃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就算逃到天涯海角,早晚有一天還是會落網的。

所以,學佛不但不消極,反而因為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比普通人更積極,更負責任。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周圍的學佛弟子,看看他們的工作和學習,是不是比普通人更努力、更積極、更不怕吃苦?當然,在吃喝玩樂、享受生活,還有謀取私利等方面,他們看起來並不積極,因為他們已經看破了人生的真相,避之唯恐不及,又怎麼會去追求那些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忠恕之道」?
什麼才是真正的「忍辱」?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