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大象曾大量分布在長江黃河流域,為何現在全消失了

古代的大象曾大量分布在長江黃河流域,為何現在全消失了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大象是非洲的特產,想見它一面,往往得跑到動物園才行。然而,最初卻並非如此。

1.殷商時期

距今三四千年之前,大象在中國境內廣泛分布,從黃河以北的河北陽原一帶到東南的嶺南地區,從西部的巴蜀到靠近緬甸的雲南地區,大象的蹤跡遍地可循。這一情形大概是今人很難想見的。

舜是中國上古的傳說人物,司馬遷將其列入《五帝本紀》中,認為確有其人。在司馬遷的記載中,舜以愚孝聞名——無論生父、後媽和後媽的兒子對他多麼不待見,甚至多次想要送他見佛祖,舜仍然以德報怨,愛的火熱。

舜 (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_圖

這個要殺舜的弟弟就叫象。當舜代堯做天子後,弟弟象也被封做諸侯,其封地名叫有鼻,而大象正以長鼻著稱。有關舜與大象相連的傳說不止如此,晉初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便說,「舜死蒼梧下,群象常為之耕。」唐初編纂的《括地誌》里有這樣的傳說,「鼻亭神在營道縣北六十里。故老傳雲,舜葬九疑,象來至此,後人立祠,名為鼻亭神。 」

儘管是否真的有舜這個人史學家存在爭議,但從上述古老相傳的故事中可以推測,在殷商之前,黃河流域應當生活著眾多的野生大象,而且已經為人類所馴服。

如果上述傳說讓人存疑的話,那麼到了隨後的殷商時期,大象大量分布在黃河流域的事實,便有實打實的證據而不容置疑了。

河南安陽是殷墟所在地,在過去的考古發掘中,不僅出土過大象的骸骨,而且還有為數不少的用玉石雕刻而成的玉象和象形藝術品,以及青銅象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既有占卜能否獵獲大象的卜辭,又有提及以大象作祭祀品的記載,以及用作占卜用具的象骨本尊。

大象古畫_圖

在考古材料之外,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 」——騎著大象打仗的商人,似乎有點穿越到印度了。

還有一個關鍵的證據,依據的是古文字學角度。

河南省簡稱豫,因為古代稱之為豫州,而豫州的叫法則源自先秦典籍《禹貢》,該書將天下劃分為九州。而豫字,按照中國著名的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徐中舒先生的解釋,乃是邑、象的結合,意思是大象之地。從這個命名方式來看,豫州當以產象而聞名,這與秦始皇佔領嶺南後將其中一塊大象較多的區域稱之為象郡,是一樣一樣的。

類似的還有為字,從甲骨文來看,是以手牽象之意,甲骨文大家羅振玉便以此腦洞,「意古者役象以助勞,其事尚在服牛乘馬之前?」再結合之前提到的舜與象的傳說,這種推測的可能性並不小。

商代的玉象_圖

2.第一次退卻

殷商及之前的時代,大象肆意地在黃河流域玩耍,無論是考古材料還是文獻記載,這方面的證據已經足夠把它做成鐵案,然而,到了戰國時期,對於黃河流域的居民來說,大象已然成了一種化石的存在。

出生在今河南新鄭的韓非,在其著作中便做了一個類似盲人摸象的比喻。他說,時人因為很難見到活的大象,只能依據得到的大象遺骨來推測其生前的樣子,而每個人都言之鑿鑿,聲稱自己腦海中的那個東西才是真的大象。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在於自然環境的變化。

大象體型龐大,食草量驚人,需要生活在植被茂盛之地,它性喜溫暖潮濕,只能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又喜水,除了必要的生存性飲水外,大象常常通過洗澡來降低體溫,特別是炎熱乾旱季節,母象常帶著小象在溪邊棲息。

根據竺可楨先生的研究,從距今五千年左右到殷商時期,中原地區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出2度左右,正月份更高,約3-5℃。故而,在公元第十世紀之前,黃河流域的殷墟一帶屬於亞熱帶氣候,而不是像今天這般寒冷乾燥。

黃河流域_圖

另一方面,由於人口密度小,生產工具低下,人類對自然的開發程度較低,在殷商之前的這一地區有著今天難以想像的廣闊植被:森林、草原、水生植被、沼澤植被等遍布各地,稱之為另一個非洲大草原也並不過分。

這樣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對於大象自然是理想的生存場所。其實不僅大象,諸如鱷魚、犀牛、水牛 、竹鼠等屬於熱帶或亞熱帶動物也曾經肆意生活在黃河流域。

然而,在商周易鼎之後,中原地區的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溫暖多雨轉向寒冷乾旱。在西周中期的周孝王在位的公元前903年,據《竹書紀年》載,這一年冬天,天降大雪冰雹,牛馬皆凍死,而且長江與漢水竟然結冰了。不久後的公元前897年,江、漢再一次結冰。

長江流域如此,黃河流域的溫度更可想而知。這樣寒冷的天氣對於大象來說,自然是很難適應的。因此黃河流域的野生大象開始向南遷移,去尋找適合他們生存的廣闊天地。

與此同時,隨著人口的膨脹和鐵器工具的使用,昔日茂密的森林植被、廣闊的平原被人類的生活所佔據,變成了可供耕種的土地,地理條件因而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氣候與地理條件的雙重變化,使得大象的這一南遷沒法逆襲,乃至於到了春秋戰國之時,大象在黃河流域就基本絕跡了。

曹沖稱象_圖

3.第二次退卻

西周以後,大象逐漸從黃河流域退出,但溫暖濕潤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野象仍然無拘無束,廣泛存在,這一分布以秦嶺-淮河為北界。

春秋之時,楚國便以擁有大象、犀牛、氂牛等珍稀動物著稱,乃至於引得中原人的羨慕,在後來的諸侯爭霸中,史書上也不乏楚人以大象參戰的例子。到了三國時期,孫權稱霸長江中下游地區,他便獻寶似的向曹操進獻大象,曹沖稱象的故事便由此而來。

其後一直到北宋初年,長江流域仍有不少的野生大象存在,這些大象偶爾也會北上到達淮河以北,但由於此時淮河流域已經被廣泛開墾,故而大象不免會踐踏田地、毀壞百姓住所。

如東魏天平四八月(537),一頭巨象來今天的安徽碭山縣地區旅遊,但不久便被人捕獲送至東魏首都鄴城。南朝梁元帝承聖元年十二月(553),淮南郡有數百頭大象遊盪,到處尋找食物。宋太祖乾德元年(964),有大象在南陽縣出沒,被人捕獲後將象牙、象革獻給了朝廷。

但到了北宋中期以後,這一地區的野象也趨於滅絕,要找大象,只剩下更為偏遠的嶺南地區和雲南地區。

安史之亂_圖

長江流域的大象為何消失?

核心原因在於人象的矛盾。隨著魏晉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大量漢人被迫南遷,長江以南人口密度大大增加。安史之亂又加重了這一進程,最終使得在唐朝後期,南方經濟一躍超過北方,成為國家經濟的命脈。宋代定都開封而非洛陽或者長安,便是這一變遷的事例證明。

不難想像,隨著大量人口的南移,原有的生態環境遭到徹底的破壞,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又一塊的田地,哪裡還有空間可供大象去生存呢?長江流域的野象就這樣不復存在,逃過一劫的便只有南遷到更遠更偏僻的嶺南和雲南地區。

而到了清代,隨著人口進一步增加,過去偏遠的地區也陸續被人們所霸佔,嶺南、雲南湧入了大量的漢人,使得這一地區的大象也難逃魔手。時至清末,便只有最為偏僻的雲南西雙版納一帶,還有少量的野象堅強地活了下來,一直到今天。

文:江河散人

參考文獻:《竹書紀年》《呂氏春秋·古樂》《帝王世紀》《括地誌》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中常出現的「搗衣」,是指用木棒敲打來洗衣服嗎
先秦到唐初長達千年的「王牌軍糧」,不但人馬共食還能存放九年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