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翻下山崖的中巴車

翻下山崖的中巴車

作者:龍泉| 來源:雲南道教網

本平台堅持原創!歡迎來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訂閱雲南道教網公眾號

記得多年前,有一位朋友在昆明南窯火車站開了個小店,販賣各類菸草。一天我去站上乘火車,還沒到點,便打算去他那裏小坐聊天打發時間。到了店裡,沒看到朋友,只有個女的守店。我便買了一盒煙,她順手將煙遞給我。這時,朋友剛好回來,見我手上的煙,對她說:「換一包給他,他是我朋友!」

我一聽有些發懵,便問他道:「這有什麽說法嗎?」他小聲地跟我說:「那些假煙是賣給過路的,油水大些,反正就一次性買賣嘛!」說完詭異地笑了笑。我並未說啥。不過,在我的印象中,從那次之後,我們就再也沒有過任何聯繫。不知道是我不配做他的朋友,還是他不配做我的朋友,我不知道。

2004年,我去廣州。在火車站,有朋友接我。朋友見面,格外開心。朋友遞了一根「紅塔山」香菸給我點上,我抽了一口,竟嗆得我眼冒金星。便跟朋友說:「你這煙是假的!來,我拿一根真的給你試試!」朋友抽完我給他的煙後說:「兄弟,你的才是假的吧。我們抽的都是我這種哦。」我竟然無言以對。

剛才我讓我堂弟去購置些特產寄給遠方的朋友,一問說是每公斤20元郵費,包裝好共4公斤,郵費共計80元,討價還價無效,最後便依了對方。也許是堂弟第一次寄東西,不熟悉行情,二者,堂弟是農村人,看上去老實巴交,所以才會被區別對待。無論如何,東西寄出去了就好,郵費多點少點無傷大雅。

其實,茫茫人海中,類似的事情並不少見。我常聽人將「無商不尖」錯誤地解讀成「無商不奸」,因而習慣了用各種手段謀取利益,並將其當作經商處事的準則。技巧和心機總是以「聰明」為幌子大行其道,最後把原本和諧的人際關係攪得雞犬不寧,不僅把自己,還別人逼進冷漠、尖酸刻薄、狡猾奸詐的死衚衕。而這些心機最終都會成為打臉的巴掌。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實際上,這篇文章在2012年時曾讀過,說加拿大、美國多所高校一次性遣返了49名中國留學生,原因是其學歷造假、收入證明造假、英文能力造假云云。更令人扼腕的是,造假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有的人鋌而走險,有的人想藉此走些「捷徑」,其造成的傷害又何止「丟臉」那麽簡單?

慢慢地,很多人發現,在這樣的世界裡,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自求多福,最終結果便是冷漠。冷漠多半是被逼出來的,被環境造就的,因為我們的社會原本就缺乏安全感。這樣,人與人之間似乎缺失了很多東西,而當那些原本被我們嗤之以鼻的行為潛移默化地進入我們的心靈之後,讓很多彰顯良知的善舉變得不合時宜,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選擇退縮並隱沒在人群深處,成為旁觀者。

我常跟我的學生說,行善積德是好事,可以多做。但如果沒有能力行善利益他人,至少不應為惡損害他人,因為那樣不僅對自己沒什麽好處,還會有損陰德。其實,這也是一個人的底線。人皆有私心,需要捨棄自身利益去幫助那些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人,確實需要勇氣和大愛之心,若沒有也沒有關系,但損害別人則萬萬不可。

我們常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此話不假。很多人不敢為惡,因為怕遭到惡報,況且還有法律約束,所以還是有些顧忌,從而打些「擦邊球」,並單方面認為這種「擦邊球」不算為惡,慢慢地,其福報消耗於無形。

一位朋友曾經說,他擔任一個廠業務經理時,每個月都得花費6—8萬「招待費」,請客戶吃喝嫖賭以維持長期的業務關係。一次他跟我說:我是個有信仰的人,piao這種事情是損陰德的,所以我不敢參與。我說:雖然你有苦衷而且並不參與其中,但你也算「共犯」呀,脫不了干係的。再說,需要用這種方式維持業務的企業,不會長久呀。果然,幾年後,工廠倒閉。

其實,任何一個擁有良知的人,都會得到上天的厚愛;任何一個善良的人,都會得到命運的恩寵;任何一個潔身自愛的人,都不會遭受突如其來的變故和打擊。若非如此,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幾年前我看過一個故事,說一輛中巴車上,一個歹徒正持刀搶劫一個女子,搶劫完畢後見該女子外形俊美便意欲非禮她。幾乎所有乘客都被嚇得低著頭不敢出聲。這時,一個小夥子起身呵斥,意欲制止其惡行。

就在這時,女子大聲讓司機停車,並罵小夥子多管閒事,語言有些凶惡粗俗,小夥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這個女子怎麽能如此呢?女子惡狠狠地讓小夥子下車。在其他乘客的催促下,小夥子無奈地下了車,一臉茫然地看著車子消失在遠方。

第二天,當他翻開報紙時,一則關於車禍的新聞成了頭條:一輛中巴車上摔下山崖,車上的乘客無一倖免,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麽。原來,當他想極力搭救那個被劫持的女子時,恰恰是那女子挽救了他。她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挽救了一個善良的人,同時,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維護了自己靈魂的聖潔,也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與歹徒和那群冷漠的人同歸於盡。

我以前一直認為,「人在做天在看」只是弱者發出的呼號和自我勉勵而已,後來發現,「人在做天在看」居然是天道的規律。以前以為,自己命運坎坷是因為沒有背景、沒有條件、沒有能力、沒有機會,沒有這沒有那,後來的後來,我發現,命運坎坷的原因大多與德行的缺失有,而與信不信宗教沒有絲毫關係。每至艱難處,更是修行時。此言不虛。慈悲。

福 生 無 量 天 尊

編輯‖ 宗蒼玄‖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歡迎為本站賜稿,道濟天下。法律顧問:范小瑜律師

本站由雲南洛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向身體懺悔
放生科

TAG:人間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