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德國有多恐怖?40萬人自發絕育,父母親自處理殘障兒童

二戰時,德國有多恐怖?40萬人自發絕育,父母親自處理殘障兒童

很多人對於二戰的印象,最多的是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滔滔罪行,尤其是日本高層對於國內民眾的蠱惑,讓日本國內的那些人民一個個猶如吃了葯一般瘋狂,彷彿要將那些日軍士兵的人性全部抹滅掉,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讓他們在中國化身成為了惡魔。

而同為法西斯的軸心國——德國,作為德國的領導人希特勒,他也用獨特的方式讓他的人民一個個瘋狂起來。相比於日本來說,希特勒的瘋狂是針對國內的,不過也正因他的瘋狂,在二戰結束之際,他選擇了吞槍自殺。同時,他的名字也將被釘在恥辱柱上,被他人所唾棄。

對於二戰時期的受害國來說,希特勒就是一個惡魔般的存在,但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希特勒並非那般恐怖,而是將他視為德國的「救世主」,希望通過他來改變一戰對德國的不公,讓德國重新站起來。

眾所周知,在一戰結束後,德國背負上了巨額債務,也遭到了各國的全力壓制,甚至連自主權都快被淹沒了,更不用說國內的經濟等情況了。在這種大環境下,德國群眾備受折磨,而希特勒與那些納粹分子就在這種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德國群眾眼中的「救世主」。

為了擺脫各國的束縛和重新站起來,希特勒在上台之後,就立馬下了一道命令,將所有的醫生、護士聚集起來,就為了執行一項滅絕人性的計劃——節約資源,消滅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

那什麼才叫做沒有生存價值呢?了解德國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德國每年對於地方治理上花費的財務是7億,而超過10億的錢財則花在了醫療方面,而醫療的對象正是那些殘障人員,沒有生存能力的人。對於當時的德國,不能上戰場和勞作的人,都是一種「負擔」的體現。

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的死亡就是在為德國做「犧牲」,用他們的生命換取更多的資源利用。從法律角度來說,德國的這種做法對殘障人員是一種不公平,畢竟是一個個生命,哪怕納粹分子也無權剝奪別人的生命。但在瘋魔的德國,卻已經無視了這種問題。

為了節約資源,當時德國境內竟有40萬人自願申請絕育,90%的父母都簽署了一份協議,決定將自己沒有希望治癒的孩子終止治療,甚至有些父母親自處理掉自己的孩子,有些母親在殺死自己的兒子時,一邊高喊希特勒的名字,一邊舉起手中的屠刀揮向了孩子。

而原本以救人為責任的醫生護士,則成為了劊子手。將那些剛剛出生的嬰幼兒一個個檢查一邊,一旦發現殘障立馬進行銷毀,這是一種可怕的行為,卻在當時的德國盛行,甚至覺得這是一種壯舉。

同樣也是這種恐怖的行為,最終讓德國嘗到了惡果,而那些人最終也清醒過來, 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的罪行,而那些幫凶醫生和護士也紛紛被送上了法庭,等待著法律的制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糖說史 的精彩文章:

公主帷帳中響聲不斷,次日被抬了出來,皇帝勃然大怒:腰斬駙馬!
比諸葛亮還牛!看門小吏憑一張嘴,輕鬆拿下70餘座城池,卻因韓信妒忌而亡

TAG:糖糖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