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晁蓋纏住史文恭是為了報一箭之仇?這事兒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晁蓋纏住史文恭是為了報一箭之仇?這事兒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原標題:晁蓋纏住史文恭是為了報一箭之仇?這事兒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熟讀《水滸》的讀者都知道,盧俊義之所以能拿下史文恭,是因為晁蓋英靈不泯,纏住了史文恭。於是有人據此推斷:射向晁蓋的那一支毒箭,肯定是屬於史文恭的。理由就是誰射的箭,只有晁蓋最清楚,所以他才找上史文恭而不找別人來報那一箭之仇。但是不知道讀者諸君想過沒有:如果晁蓋纏住史文恭只是為了成全盧俊義而破壞宋江與吳用的陰謀呢?細細想來,還真有這個可能。


首先我們來看晁蓋臨終遺言,這個讀者諸君都知道,就不引用。但是如果晁蓋對宋江毫無疑心,那麼盡可以對著眾兄弟公開宣布:「梁山泊主之位傳給宋江,請宋江繼位後帶領眾兄弟,那住史文恭碎屍萬段為我報仇!」這樣一來,宋江就會順理成章接班,也會心甘情願地征討曾頭市——這叫禮尚往來。但是晁蓋偏偏要說出那樣一番話,讓宋江心中忐忑,遲遲不肯去打曾頭市。如果真是史文恭射傷晁蓋,那麼晁蓋的遺言是不利於儘早報仇的,作為梁山老大,晁蓋不可能考慮不到這一點——如果宋江一直找茬跟別人打架,或者朝廷不斷派兵征討,或者宋江早早帶頭招安,那麼梁山軍就永遠沒機會去打曾頭市,晁蓋豈不是「冤沉海底」了?當然,這個前提是那一箭真是史文恭射的。



接下來我們再看吳用的小心眼和盧俊義的小算盤:在出征之前,盧俊義主動請纓打先鋒,但是吳用堅決反對,而且把盧俊義派到了史文恭絕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別引一支軍馬,前去平川埋伏。」別人打埋伏都找兩山夾一溝,但是吳用卻派盧俊義到一馬平川去「埋伏」。與其說是埋伏,還不如說是擺明了告訴史文恭:「這裡有個硬茬子,你躲遠點。」所以施耐庵先生明明白白寫了「吳用主意,只恐盧俊義捉得史文恭時,宋江不負晁蓋遺言,讓位與他,因此不允他為前部先鋒。」


但是晁蓋偏偏不讓宋江和吳用如願,一定要把史文恭趕進盧俊義的包圍圈:本來史文恭已經躲過了不知是誰的桿棒偷襲(見棒來時,從頭上跳過去了),那人是從林子里鑽出來迎面碰上了史文恭,那麼史文恭騎著照夜玉獅子馬從他頭上跳過去,自然是進了林子。如果史文恭就此鴻飛冥冥,那麼誰來當梁山泊主就由宋江吳用說的算了:「既然誰也沒捉住史文恭,咱們又沒資格發海捕文書或者英雄帖格殺令,那麼寨主之位就由第一順位繼承人宋江來當吧!」所以晁蓋及時「現身」,又把史文恭從林子里趕了出來送到盧俊義面前,能夠二十回合打敗霹靂火秦明的史文恭雖然可能打不過盧俊義,但是槍急馬快,要想逃跑還是很容易的——玉麒麟盧俊義雖然號稱「棍棒天下無對」,但是連黑旋風李逵也能在他面前走三個照面而不敗,輕鬆跳出圈外鑽了林子,至於魯智深、武松跟他單打獨鬥也都沒落了下風,戲耍一番就撤了,如果花和尚和武行者叫起真兒來雙戰盧俊義,可能盧俊義就沒機會上梁山了。



結合盧俊義以往的戰績我們就會知道,史文恭確實可能打不過盧俊義,但是盧俊義要想輕鬆拿下史文恭,也是絕無可能。但是「那匹馬是千里龍駒」的史文恭,居然被騎著無名馬的盧俊義一刀搠下馬來。要是沒有晁蓋幫忙,盧俊義想拿下史文恭,除非長出哪吒的三頭六臂。


幫盧俊義擒住史文恭堵住宋江和吳用的嘴之後,晁蓋消失了。但是晁蓋不知道的是,宋江和吳用的嘴都很大,不但堵不住,而且是人嘴兩扇皮咋說咋有理,晁蓋一番苦心白費了,頭把交椅還是到了宋江屁股底下,最後梁山好漢還是成了朝廷鷹犬,結局也是狡兔死走狗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半支煙 的精彩文章:

土木堡之戰明軍陣亡多少人?為何正史和親歷者記錄的數字相差十倍
馮國戲諸侯前傳:太子誤入王室野生動物園 周幽王下令關門放老虎 結果幽王被

TAG:半壺老酒半支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