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這可以說是最有復古文藝氣息的蛇類遊戲了

這可以說是最有復古文藝氣息的蛇類遊戲了

蛇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能引起兩極分化感官感受的一種生物了。纖長靈活的體態、細小光滑的鱗片、妖冶冰冷的氣質……說到這可能很多人已經起了雞皮疙瘩,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具有衝擊力的形象同樣也是許多藝術創作者心中的最佳題材。

在蛇的遊戲史上,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貪吃蛇》。蛇在有限的範圍內不斷吞吃、移動,一旦撞到因貪吃而日漸臃腫的身軀,就會自取滅亡。這種簡單的遊戲過程背後包含的寓意倒是引人深思。隨後無論是《仙劍奇俠傳》中的女媧、《DOTA2》里的美杜莎還是《戰神》的世界之蛇Jormungandr,都讓蛇的形象更加豐滿深刻。

世界之蛇據說與奎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然那將是下一部的事了

而由文藝復興工作室推出的《蛇它蟲》也同樣以蛇為主題。皮影戲+剪紙的藝術風格,貪吃蛇和推箱子結合的解謎遊戲,簡單的操作和讓人禿頭的難度,小成本和大遊戲樂趣,都讓這款遊戲充滿獨特的氣質。

遊戲的玩法很簡單,屬於上手就會停不下來的類型。在限制好的地圖中操縱蛇,不碰牆和自己的身軀,抵達太極處就可以過關。燒腦的地方在於,一路上會遇到老鼠、螳螂、烏龜、大象等,決定了蛇的變化和走向,比如吃老鼠加一節,硬剛螳螂則死,吃大象可以無限延長等。

當地圖上充滿密密麻麻的生物時,腦海中激烈的演算就是必要的了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遊戲中幾乎所有元素都透露著復古文藝的風格。最經典的蛇參考了剪紙和皮影,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氣息。

蛇的形象接近小時候常見的竹節蛇玩具

在標題的選擇上,開發者玩了一個小花樣:古時蛇稱為「大蟲」,而「它蟲」就是倒過來的蛇;同時不知是否有意而為之,在古文中,象形「它」本義為蟲,後作「蛇」,三字相通;也有文獻記載「它」字甲骨文字形象即為蛇……

「它」字的甲骨文

其他生物的來源也離不開文學典故。螳螂的設計來源於我們耳熟能詳的「螳螂捕蛇」的故事,因而在遊戲中,蛇無法與螳螂硬拼,但只要從側後接近就可以吃掉螳螂;大象來源於「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語,既代表蛇吞象會無限變長,也暗示了心急吃象容易招致失敗。

蛇的故事還有很多,常言道 「打草莫驚蛇」,中招吃虧後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游移不定容易「畫蛇添足」……在《蛇它蟲》中還有什麼典故?就等你自己發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apTap 的精彩文章:

幾何與視覺的魔術:遊戲與不可能圖形
都市冒險《心靈戰爭》、沙盒遊戲《王者機械師》、輕競技《代號:Rider》等

TAG:TapT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