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皇帝喝過的這些茶,看看你能喝到幾種同款茶?

皇帝喝過的這些茶,看看你能喝到幾種同款茶?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在古代,皇帝作為九五之尊,自然是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喝什麼~

他們喝的茶,都是從各地進貢而來,也就是所謂的貢茶。

貢茶的歷史,源於西周建國之初,話說已有3100多年歷史,從一開始不知名的茶,到後來的龍井、碧螺春等名茶。

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豐富,喝到好茶也不再是難事,哪怕是曾經的貢茶,努努力也是可以喝到的!

不如跟著小懂看看,我們可以喝到哪些皇帝同款茶!

蒙頂貢茶

生長於四川蒙山山頂

唐朝的皇帝,最愛喝的茶有兩種:一種是四川蒙山的蒙頂貢茶,另一種是浙江湖州的顧渚紫筍。這兩種茶,是如今歷史最悠久的宮廷貢茶。

我們先來說說蒙頂貢茶,由於只生長於四川蒙山山頂,故得此名。

關於蒙頂貢茶也是有傳說滴:

在唐朝時,蒙山上有一位老和尚,身患重病,久治無效。一日忽有一老翁來訪,謂之曰:「春分時節採得蒙山玉葉,用山泉煎服,可治宿疾」。

老和尚按照方法採茶,喝了以後,果然好了。喝了多次,更是健步如飛。

後來,有人上貢給皇帝,皇帝一喝就上癮了。從此,蒙山年年歲歲採制貢茶。

「蒙山貢茶園,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精細,各司其職,負責到底。山上還專門築有石屋,供採制貢茶之用。」

——《名山縣誌》

採制過程也極為講究,每逢初春,茶樹發芽,縣官即擇吉日,穿上朝服,率領僚屬並蒙山寺僧,敲鑼打鼓,上山朝拜「仙茶」。

朝拜之後,開始採摘茶芽,每年只能采三百六十葉,由山上茶僧負責炒制,炒制時,僧人要一邊盤坐誦經,一邊在釜中翻炒,然後用炭火焙乾,貯入銀盒,快馬送京,以供皇室享用。

一千多年來,蒙頂貢茶一直為皇室專屬,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種茶。

現如今提到的蒙頂山茶是四川蒙山各類名茶的總稱,有傳統名茶,也有新創製的,其中品質最佳的有"蒙頂甘露"、"蒙頂黃芽(屬於黃茶)"、"蒙頂石花"等。

顧渚紫筍

生長於浙江顧渚山一帶

「湖州紫筍茶出顧渚,在常湖二郡之間,以其萌茁紫而似筍也。每歲入貢,以清明日到,先薦宗廟,後賜近臣。」

——【宋】蔡寬夫《詩話》

顧渚紫筍,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故而得名。是上品貢茶中的"老前輩",並且在陸羽的《茶經》中,被列為上品

公元770年,皇上唐代宗下令,在長興顧渚山建立了第一座專為皇室製作貢茶的場所,名為「大唐貢茶院」(如今是舊址復建)。

大唐貢茶院,存在了長達605年。這個建築超級氣派,裡面有役工三萬人、工匠千餘人;制茶工場有三十間,烘焙工場百餘所。

每年,朝廷要花千金生產萬串以上(每串1斤)貢茶,專供皇室王公享用。

而且皇上對於顧渚紫筍的需求很是急切,每年春天,茶樹剛剛抽枝發芽,皇上就迫不及待地要茶了!

甚至有一個叫裴充的湖州刺史,因沒有按期送到貢茶,被撤了職。

龍團鳳餅

絕跡的奢侈品

到了宋朝,喝茶這件事更是熱火朝天的。

再加上,當時的皇上還是極度愛茶,不愛江山的宋徽宗,而他最愛喝的茶,當屬他親自督造的茶中的藝術品——「北苑龍焙」龍團鳳餅。

皇帝都喝這款茶,下面的人自然就跟風了~所以當時的龍團鳳餅可謂是爆品!

龍團鳳餅,茶餅上印著凸凹的龍鳳紋飾。是用福建鳳凰山北苑御茶園的茶芽壓印而成。

北宋王朝的160多年間,北苑貢茶的製造技術越來越奢靡。造出的貢茶,有四、五十種之多,製作工藝精益求精、繁不勝繁。

武夷山御茶

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溪畔

元朝,仍舊延續了宋朝皇帝的貢茶制度。在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武夷山御茶園建立。

這個茶園,在風景優美、遊人如織的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溪畔

據說,御茶園剛剛建立,園內還搞了一個「喊山台」。

每年驚蟄時節,縣太爺都親自上陣,拈香磕頭,讀一番祭文,然後高喊:「茶發芽了!」這個儀式搞完,茶農才能開山採茶。

武夷茶好,皇帝家人口又多,元末時,武夷御茶園的貢茶量從每年的360斤,增加到每年990斤。茶農交不出這麼多的好茶葉,只好拖家帶口逃到外鄉。

到了明朝嘉靖36年(公元1557年),官府下令停辦了武夷御茶園

並且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認為前朝飲茶太過鋪張浪費,便下旨「罷造龍團,惟采芽茶以進」,開啟了中國茶的新篇章,散茶沖泡開始流行~

碧螺春

江蘇太湖洞庭山

到了清朝,皇帝都愛喝茶,而且皇帝幾乎喝的都不一樣。所以貢茶的產地已不局限於某一地區。凡是好喝的茶,皇上都欣欣接受!

洞庭名茶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是康熙爺的最愛。當時他一喝,感覺清香襲人,鮮爽生津,遂賜名為「碧螺春」,列為貢茶

康熙在位期間,策劃舉辦了兩次國家級的大型茶會——千叟宴。

赴宴的,都是顫顫巍巍的老大臣。康熙爺大方地給每位老大臣都賞賜了貢茶碧螺春。

龍井

杭州西湖

康熙的孫子乾隆帝,曾七下江南,在西湖之畔,邂逅了貴為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龍井。

如今,杭州西湖龍井村還保存著乾隆皇帝游江南時封為御茶的18棵茶樹。

乾隆巡遊江南時,不僅親臨茶園、認真觀看生產、加工過程,還親自為龍井作了一首詩《觀採茶作歌》:

火前嫩,火後老,

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

適來試一觀其道。

普洱茶

雲南

宮裡的生活自然不錯,豐富的日常飲食帶來油膩,這時普洱茶也就成為了皇帝、嬪妃的最愛。

每到春節、端午、中秋這三大節慶,普洱貢茶便是桌上的必備之物。

金瓜貢茶

依舊是那位愛寫詩的乾隆,曾稱讚:「獨有普洱號剛堅」,讚揚普洱茶的品質,視之為宮廷珍品。

清乾隆六十年(1795),定普洱府上貢茶千種:團茶(分5斤、3斤、1斤、千兩、1.5兩)、芽茶、茶膏和茶餅。直到光緒三十年(公元1908年)因地方混亂,盜匪蜂起,才停止了進貢普洱茶。

這時,普洱茶的貢茶身份已持續將近200年

末代皇帝溥儀曾回憶:「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寵物,擁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顯貴標誌。」

清·大普洱團茶·故宮博物院藏

上述小懂提到的貢茶,你都喝過哪些呢?快留言和小懂分享下吧!

原創聲明: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白茶原產地福鼎出台重磅政策:嚴厲打擊毀林開墾種茶行為
陶器、瓷器,你搞錯很久了!這幾個技巧讓你買到中意的!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