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什麼叫四大皆空?

什麼叫四大皆空?

提到「四大皆空」這個詞,不了解佛法的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說:「不就是酒、色、財、氣嗎!」

其實這跟佛教講的四大皆空,完全是兩碼事,這是蘇東坡的「四大」,跟佛教的「四大」風馬牛不相及。因為佛教講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四大基本元素。

四大的觀念,並不是佛教發明的,在佛教出現之前,印度就有人提出「地、水、火、風、空」五種自然因素的概念;在我們中國,則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作為萬事萬物的基本屬性;希臘哲學家則提出「氣、水、土、火」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四大元素。

總之,無論四大,還是五大、五行,指的都物質的基本元素,是古代人民最樸素的物理觀,哲學觀,這些思想,也成為後來唯物論的先驅。

佛教的四大,在物理上講:山嶺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流屬於水大;陽光明媚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

在生理上講:毛髮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屬於水大;身體的溫度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

從屬性上講:堅硬的屬於地大;濕潤的屬於水大;溫暖的屬於火大;流動的屬於風大。

以上說的都是物質層面的,但在大乘佛教中所講的四大,並不僅僅是指物質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物象是虛幻不實的,四大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也只是增上緣,而不是根本。大乘佛教也承認四大是物態現象的種子,但四大並不是物態現象的真實面貌,那真實面貌是什麼呢?就是因緣,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

簡單的說,大乘佛教不但認為「我」是空的,連「佛法」都是空的,「四大」更是空了,不但四大皆空,就連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無論物質界,還是精神界,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緣聚則生,緣滅則散,都沒有任何的實體。正因為一切都不是永恆不變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佛教中經常說「萬法皆空」。

最後,佛陀告訴我們四大皆空,就是讓我們認識到物質世界的虛幻不實,放下對財色名利等慾望的追求,從而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擺脫世俗間的痛苦和煩惱,最終達到究竟解脫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止語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要感恩一切?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