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雲夢澤 | 朝飲木蘭夕餐秋菊, 楚人的餐桌禮儀

雲夢澤 | 朝飲木蘭夕餐秋菊, 楚人的餐桌禮儀

原標題:雲夢澤 | 朝飲木蘭夕餐秋菊, 楚人的餐桌禮儀


《史記》中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或火耕水耨,飯稻耕魚。」由此見楚人的飲食中以稻米和魚肉為主,主食方面楚辭中還出現了稷、麥、豆、麻、黃粱、秬黍、菰米等七種。



山東諸城涼台漢墓庖廚畫像石


比如屈原《招魂》中所說的「稻粢穱麥,挐黃粱些。肉類以魚為主,輔助各種水產肉及禽肉、家畜肉,如鰲、龜、雞、羊、牛等。


荊州戰國楚墓出土枯魚


食物之外還有各種美味的酒品,如「桂酒」、「椒漿」(王逸《楚辭章句》解釋為"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漿,以椒置漿中也"),也有各式醬料,比如用「椒、姜」製作辛味,用「飴、蜜、甘蔗」製作甜味,也有用「蘘荷」、蕙、蘭等調製的香料。



荊州鳳凰山168號漢墓


出土栗子、梅子等果核


楚人的飲食豐富,餐桌禮儀也十分講究。這從他們飲食器具中可以反映出來,楚人,尤其是楚地貴族們吃飯會用到器具呢?


「雲夢澤」第三單元「珍饈佳饌酒盡歡」中的器物,將會告訴我們答案。


展陳說明:「民人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待飲食都極為認真和講究。故而廣袤的土地上誕生了各種飲食體系。自西周到秦統一的近九百年間,長江中游的楚文化圈,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民俗風習,楚地人在繼承中原禮樂之制的基礎上,頑強地保留了充滿浪漫情調和樸素氣息的傳統,並在兼并擴張的過程中廣泛吸收了周邊各民族的文化習俗,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楚地出土的眾多飲食器具生動地重現了當時楚人飯稻羹魚、五味調和 、飲酒瓊漿的生活場景顯出其有別於中原的飲食習尚,又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 。

食具


展陳說明:鼎是由遠古時期陶制的食具演變而來的烹飪之器。在商周時期,鼎被作為標誌統治權力和等級的一種器物,因此成為了禮器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不同等級的人們使用的鼎的數目和大小是不同的。有一種成組的鼎,鼎制由大到小,成為一列,稱為列鼎,列鼎的數目在周朝代表不同的身份等級。列鼎通常為單數。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作為諸侯國,楚國亦尊周禮。但迥異於中原青銅鼎的凝重威嚴楚式青銅鼎卻給人以生動靈巧的視覺效果典型如升鼎,束腰平底,正是「楚王好細腰」這種楚地特有的審美心理在銅器造型上的反映。優美柔和的弧線與方硬有力的橫線搭配,剛柔相濟,富於節奏和韻律。



展覽器物: 銅鼎 戰國 湖南長沙出土


高22.8、口徑15.5、腹深10cm


古代炊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於煮肉盛肉。銅鼎是在新石器時代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鐘鳴鼎食是貴族生活得一個標誌,鼎也被作為標誌統治權力和等級的一種器物。


這一件為戰國方耳卧牛鈕鼎。弧蓋,中部有套環鈕,三個卧牛鈕。子口內斂,方附耳,扁圓腹,平底,三獸蹄足。蓋面有兩周凸弦紋,腹部有一周凸弦紋。


展陳說明敦是古代用來盛放飯食的一種器皿,一般與盛肉食的鼎配套使用,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代以後漸趨消失,是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古代人在祭祀和宴會時,會將黍、稷、稻、粱等作物盛放在青銅敦里。青銅敦的蓋子在揭開後,也可以反過來盛放食物,所以敦的蓋頂往往也會鑄有器足。


敦在楚地的廣泛使用,也和楚地飯稻羹魚的飲食習俗休戚相關。將多種穀物相雜在一起煮飯 ,是楚人一種獨特的飯食方法 。《招魂》中所說的 「稻粢穱麥, 挐黃粱些 」,就是指這種雜合飯 。


展覽器物:銅敦 戰國


江陵天星觀M2:124


通高28、口徑19cm


敦是盛放煮熟的飯食的球形食器,出現於春秋中葉,盛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秦代以後消失。敦源自於簋,同時受到鼎的影響。戰國中晚期的敦,蓋與身上下兩半部完全相同。


酒具


展陳說明:在楚人獨特的飲食嗜好中,酒佔據著重要的一環。楚地發現種類繁多的酒器便印證了這一點,這些酒具以青銅器和陶器和髯漆的竹木器為主。其中以飲酒用的耳杯和盛酒用的銅勺為代表。


當時楚人飲用的酒主要有濁酒和清酒兩大類。濁酒是不經過過濾的混合酒,有醛、醪、釃等 。《楚辭·漁父》中便有「眾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 」的描述。而清酒是一種釀造時間較長 ,經過過濾,酒液清澈的酒 。《楚辭·大招》中「和楚瀝只」,「瀝」即一種經過過濾的清酒 。除此之外,楚地夏季天氣炎熱 ,楚地貴族也喜歡將酒冰鎮後凍飲。《招魂》中便有「挫糟凍飲, 酎清涼些」的記載。曾侯乙墓出土兩套鑒缶 (或稱之為冰鑒 ),也同樣證實了楚人飲冰酒的嗜好。




展覽器物:銅壺 戰國


江陵劉家灣M100出土


高30,口徑10cm


壺多用於盛酒。此壺口沿微侈,束頸、溜肩、鼓腹、高圈足。蓋頂邊緣有四個凸起狀裝飾,肩部飾兩個對稱的鋪首銜環。




展覽器物:內紅外黑漆耳杯


西漢 高台M28出土


長8.5、連耳寬12.3、高3.5cm

耳杯是用來飲酒的橢圓形器皿,因口緣兩側各有一便於飲酒者手持的器耳,故稱耳杯。


這一件內髹紅漆,外髹黑漆,僅杯耳和杯口繪紋,於黑漆地上朱繪傘狀雲紋和同心圓圈。


小編說:耳杯亦可做食器,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亦出現「君幸食」漆器耳杯。



展覽器物:銅耳杯


戰國 沙市廢品倉庫收購


取食/酒類



展覽器物:鏤空銅匕(中間器物),


戰國 江陵磚瓦廠M49出土

匕是古代重要的取食器,專門挹取飯食和牲肉。常與鼎、鬲等共存,是禮器中的重要配置,盛行於商到戰國時期。


匕可分為牲匕和飯匕兩種,牲匕是祭祀或宴請賓客時,由鑊鼎中取出肉置於俎上,這類匕較大,呈尖勺狀,便於挑舉肉塊,或切割肉片;飯匕較小,直接用於進食。



展覽器物:葫蘆形銅斗


戰國 江陵天星觀M1


通長10.8、深5、柄徑2.3cm



展覽器物:銅勺(完整附木柄)


西漢 荊州沙市區肖家草場M13: 32


勺身最寬處11.4、柄長10.5、木柄長20、附木柄通長27cm

其他



展覽器物:銅匜


戰國 荊州雞公山M488:15


高7cm



展覽器物:銅匜


荊州拍馬山M13: 2


通長23.5、身寬20cm


小編說:匜是中國先秦時代漢族禮器之一,當時用於沃盥之禮,一種洗漱器皿,相當於現代的瓢或舀水器。一般匜形橢長,前有流,後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為青銅製,漢代以後出現匜金銀器、匜漆器等。

下期預告:築室兮水中,楚人房舍的樣子



來源: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編輯:陳志華 范雨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的精彩文章:

雲夢澤 | 思美人兮,看楚人之美

TAG: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