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點擊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訂閱號 查看往期內容--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乾燥的形成

乾燥的天氣,人們認為是燥氣,燥氣是古天文學中的六氣之一,是自然現象。在中醫看來,燥也是致病的病因,將燥氣用來代表一類致病因素,所謂的六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春風、夏火、長夏濕,秋燥、冬寒,是六氣與四氣的基本關係 。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燥的感覺取決於三個因素:溫度、濕度和氣壓。其中的濕度最關鍵,現代氣象學認為50%-70%的相對濕度是舒適濕度。但是舒適程度是否真的舒適,還與溫度有關,溫度最好也是在18-25℃。暖濕氣流控制時不那麼乾燥,而在冷高壓控制時同樣的相對濕度就覺得乾燥,氣壓也造成人對相同相對濕度感覺不同。

各地秋天的乾燥情況

有人做過統計,1981年到2010年部分地區秋燥的情況:他們將日最小相對濕度≤30%的情況,定義為一個乾燥日,也就是空氣中水汽含量相對較少的日子,選取了9-11月這個時間段來代表秋季,得到1981-2010年9-11月這個時段的總體乾燥狀況: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圖片來源於http://www.weather.com.cn/anhui/tqyw/10/2602491.shtml)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圖片來源於http://www.weather.com.cn/anhui/tqyw/10/2602491.shtml)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圖片來源於http://www.weather.com.cn/anhui/tqyw/10/2602491.shtml)

三個圖表提示:從城市來說拉薩第一, 北京第二。從月份來說,北京、7-8月最少乾燥日,9月開始升高,3月最高,烏魯木齊5-9月最多,10-次年3月少。

燥邪作為病因所導致疾病的特點

在西醫體系里,乾燥作為一種物理性致病因素,可以引起皮膚脫水乾燥,繼發乾燥性皮膚疾病,有些有瘙癢,夜間加重,有的時候加寒冷可以引起皸裂性皮膚疾病發作或加重。還認為秋冬乾燥天,不及時水分,血液則濃縮,容易誘發血栓形成,發生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腦中風等。

在中醫的體系里,燥氣致病屬於六淫之一。」燥勝則干「是中醫對燥氣致病的高度概括。中醫認為,燥分為內燥和外燥,外燥又分為涼燥和溫燥,反正挺複雜的,我就不詳細解釋了。

外燥的特點是容易傷肺並有乾燥的表現。可以引起乾咳少痰、目干鼻燥、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皮膚乾燥、口渴想喝水、舌苔少、舌質乾燥等現象。

太厲害的燥,中醫稱之為燥毒。比如乾燥綜合症的病人, 有的就存在燥毒,還有慢性濕疹的人,日久皮膚粗厚乾燥,也認為血虛化燥,燥毒內結。

乾燥氣候之時的養生要點

對於因為物理性空氣乾燥,主要的預防點是勤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不必追求海參、百合等養陰潤燥之物。如果幹燥氣候引起皮膚乾燥除補充水分外,還要用些潤膚膏之類的東西。

如果是有輕微咳嗽少痰,屬於秋燥傷肺,可以短期使用麥冬、百合、桑葉各10克煎水600毫升,日3次口服。三天不效或有發熱者,應及時看醫生,千萬別耽擱了。

對於燥毒引起的慢性濕疹、皸裂、乾燥綜合症等疾病需要請大夫診治。沒有」簡便驗廉「的方法,誠心誠意去找大夫看病是正道兒。尚未有專治這類疾病的餡餅可從天下掉下來的!

如果是在乾燥的氣候條件下覺得時不時有點口乾舌燥,除及時飲水以補充水分外,可以少量加胖大海、麥冬、百合等養陰生津的藥物,就當作」茶葉「使了。

秋天自製秋梨膏

處方:

梨一斤(切粹),生山楂15克,高良姜10克,香櫞皮30克,麥冬15克,砂仁10克,生甘草10克

製作方法:

浸泡至藥物沒有干芯,再加水至1800-2000毫升,煎1.5小時左右,濾出葯汁;再加水1000毫升,煎1小時,濾去藥渣,兩煎的葯汁加在一起,文火濃縮,約得葯汁800-1000毫升時,加蜂蜜100-150毫升收膏。

服用法:

每次取50毫升,加水5-8倍,當飲料飲用即可。

切記糖尿病的病人不能用了!另外還要注意一下舌象的表現,詳見下圖: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特別提醒

1.老年人秋冬天要及時喝水,勤喝水,如果有不能多喝水的病,則要及時諮詢大夫。這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發作的最好組合方法之一,也是預防秋燥的基礎辦法。

2.要容顏美,也要勤喝水、適量喝水,而不僅僅是貼面膜來「鎖水」,如果水分不足,貼面膜是鎖不住水的。

3.尿酸高的人,也要勤喝水,要不然秋天乾燥,水分蒸發多,尿液少,尿酸排出更困難,可能會引起痛風發作。

4.養陰生津的中藥,如胖大海、梨、麥冬、百合、北沙參、五味子、烏梅等可以在氣候乾燥的時候用來煮水當茶使,對於減少乾燥感覺會有所幫助。

5.秋梨膏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吃,如果是正常人都可以吃。病人就需要有所選擇,需要聽大夫的醫囑, 千萬別自己去找個體質測量的東西測一下是陰虛質就去吃。

文章來源 / 衷大夫在線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乾燥的秋天我們該如何養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