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哉襄陽,悠哉襄陽,曆數襄陽三國名勝古迹

美哉襄陽,悠哉襄陽,曆數襄陽三國名勝古迹

原標題:美哉襄陽,悠哉襄陽,曆數襄陽三國名勝古迹


襄陽城 :


漢獻帝時為土匪張虎、陳生所佔據,三國時期,劉表將此作為為荊州治所,宋代呂文煥在此抵禦蒙古多年,獲得尊重,投降之後未被屠城。現古城內有多處名勝,包括夫人城,明朝王府等等,城北荊州街盡頭古治街,就是古代州府所在地。



萬山:

西北十里 ,《襄沔記》以此山與峴山、紫蓋山為三峴,是山為上峴。 今山下為老龍堤之首,山頂有保堤寺,下為沉碑潭,又名萬山潭,乃杜元凱沉碑處。



虎頭山:


西南五里,上有濯筆池,劉備濯筆於此。



峴山:


城南七里, 東臨漢水,漢時有桃林亭,晉以後有峴山亭、羊侯廟、墮淚碑。



峴首:


東南六里,襄陽有三峴,以此山為首。三國孫堅圍襄陽,單騎登峴山,為黃祖軍士射殺,就在此處。


卧龍山:


南十里,山下北為習家池。



百丈山:


南三十里, 舊傳山有麝香, 劉表派人採藥,遇到一個洞穴,得麝香數斗,馨香芳馥,非人間所有。



鹿門山:


東南三十里 ,舊名蘇嶺山。漢建武四年帝幸黎邱,與侍中習郁俱夢見蘇嶺山神,帝因命立祠于山上。刻二鹿夾道口,竦峙如門,因名鹿門山。 據說龐德公隱居老死山中。


隆中山:


西三十里,諸葛亮當年躬耕之處。山有十景,分別三顧堂、六角井、古柏亭、躬耕田、梁父岩、抱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湖、野雲庵。



獨樂山:


又稱樂山,隆中山旁,昔諸葛亮好吟唱《梁父吟》,故以樂山為名。



鴨湖:


城外,望楚山之北,《水經注》雲水自湖兩分,北渠即檀溪水也,一水東南出,即襄水也。



檀溪:

西四里,劉備乘的盧躍過溪水,故有「馬躍檀溪」一說。如今溪水不在,平原之上蓋起高樓大廈。 此處有崔州平、徐庶故宅,南有紫雲洞,西為水鏡庄。



白馬泉:


南十里,在白馬山下,漢習郁引泉鑿池養魚。 旁有杜甫宅、王粲井。



鄧塞:


北二十二里, 孫堅破黃祖於此山下。 晉於此治舟伐吳。 陸士衡(表)稱:「下漢之卒,浮鄧塞之舟。 」。



仲宣樓:


東南城角,三國王粲曾在此登樓作賦,後人因以名之。


呼鷹台:


東二十里,又名景升台,劉表治襄陽時,喜歡鷹鳴,嘗登台歌鷹來之曲。



劉琦台:


城東二里, 即琦與諸葛亮謀自安之計,登樓去梯處。 琦於是求出鎮江夏。



峴山亭:


城南七里,城南七里峴山上。 晉羊成侯宴遊興慨之所愛,人築亭以志不忘。


峴首亭:


在峴首山巔。晉朝羊祜宴遊之所,當在是亭外, 如今亭已經被毀,僅剩下墮淚碑。



龐德公故宅:


峴山南,《水經注》龐德公所居在南白沙。



龐統故宅:


東三里,後改為雲封寺。明嘉靖初都御史陳雍理其故址,葺為鳳棲書院,今為龐侯祠。



習氏故宅:

城南八里,以習家池著名。 如今已重新修繕後,其規模氣象萬千,乃是私家園林之典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風水奇書《疑龍經》姊妹篇《撼龍經》上部,龍到平洋莫問蹤
看懂這本書,你也能尋龍點穴,成為風水大師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