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藩之亂中,60歲老將吳三桂為什麼鬥不過20歲毛頭小子康熙?

三藩之亂中,60歲老將吳三桂為什麼鬥不過20歲毛頭小子康熙?

原標題:三藩之亂中,60歲老將吳三桂為什麼鬥不過20歲毛頭小子康熙?


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初,在廣東、福建和雲南分別封了三個王,分別是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人,這三人原本是前明的邊關大將,後來投降了清朝,在清朝入主中原之時,充當了急先鋒,為滿清立下了赫赫戰功,因而稱為「三藩」。


三藩之中,地盤最大,兵力最強的當屬平西王吳三桂,手下約有53佐領,30多萬兵馬,併當時的陝西提督王輔臣、貴州提督李本深和四川總兵吳之茂都是吳三桂的老部下了,再加上其他兩藩的兵力,合計多達70萬之眾,再加上吳三桂本人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年輕時曾率領關寧鐵騎對抗滿清八旗,後來又大戰李自成,不是一個輕易對付的人。



康熙十二年(即公元1673年),年僅20歲的年輕康熙皇帝覺得撤藩,戰爭隨即爆發,在初戰的幾個月時間裡,吳三桂接連佔領了湖南、貴州、四川等省份,再加上老部下在雲南、廣西等地擔當重任,也得到了這些省份的支持,一時間大清江山處於風雨飄搖,似乎大勢已去,吳三桂似乎能有一統天下之勢。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轉,形勢就急轉直下,吳三桂處處兵敗,大清捲土重來,一副好牌就被吳三桂打爛了,那麼曾經叱吒沙場的60歲老將吳三桂為什麼鬥不過20歲毛頭小子康熙?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第一、被隊友坑了



吳三桂的老部下陝西提督王輔臣的反叛,原本王輔臣首先起兵響應吳三桂,還攻陷了隴右、陝北等到,向東則能威脅京師要地,可後來康熙皇帝緩過神後,一面派人勸降了王輔臣,一面派重兵打壓王輔臣,最紅王輔臣投降,解除了對京師的威脅。


鄭成功的兒子鄭經背後捅刀,原本另一個藩王耿精忠也出兵攻取江西、浙江等地,畢竟江南,威脅清朝的賦稅重地,誰知道鄭經出兵福建,結果耿精忠被迫回兵福建,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再次投降清朝。


第二、戰略問題


吳三桂原本起兵之初,並不是要和大清爭天下,在吳三桂的內心深處希望和大清劃江而治,這樣保守的作戰思維成為了其軍事戰略中最失敗的地方。如若吳三桂學習太平天國那樣,分兵兩路,一路北上威脅京師,吸引朝廷主要兵力,另一方面和耿精忠順著長江而下,佔據江南,斷了大清的賦稅重地,就算不能打敗清朝,起碼也能和太平天國那樣劃江而治。

隨著最後的兵敗,74歲的吳三桂自知時日無多,於是在衡陽稱帝,過足了一把皇帝癮,隨後不久便病死了。吳三桂成也年老,敗也年老,年老的他有經驗,所以一開始勢如破竹,失敗在於思維過於保守,失去了年輕的雄心壯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客新農人 的精彩文章:

老和尚自稱皇帝,眾人不信,伸出左腳後,老太監哭喊:他就是皇上
他去世時全國致哀,還降半旗,5年後才發現有問題

TAG:創客新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