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放走重耳 恐怕是楚成王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

放走重耳 恐怕是楚成王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

春秋時期最著名的就是關於「春秋五霸」的事迹,雖然有很多的事件都存在著一些爭議,但是對於齊桓公和晉文公都是肯定的。兩個人相比較而言,晉文公的經歷則更加傳奇。晉文公是晉獻公的兒子,後來晉獻公強娶驪戎首領的女兒,驪姬挑撥重耳和弟弟之間的關係,導致兩個人流亡在外。

重耳逃亡到了翟國,弟弟夷吾則是到了梁國,直到晉獻公死後夷吾才回國繼位。晉惠公夷吾在政治方面的管理不善遭到很多大臣反對,並且大家都希望能夠讓重耳繼承王位。晉惠公見此情形便派人追殺重耳,於是重耳又從翟國逃出,流亡各國。

重耳聽說管仲去世,於是想要為齊桓公做事,也希望齊國能夠保護他不被追殺。重耳在齊國的這幾年過得比較安逸,沒有其他太高的奢求。齊桓公對重耳的才能也很是滿意,並且把齊姜許配給了重耳。後來因中了趙衰等人的計策,被迫離開了齊國。

之後重耳又流亡到了曹國、宋國,最後到達楚國。楚國大夫子勸楚成王殺了重耳永絕後患,楚成王卻並沒有同意這個意見。因為重耳在流亡時獲得了很高的威望,楚成王想要通過重耳達到收攬人心的目的。如果在此時殺了重耳,那麼楚國的聲望也會受到損害。

而且晉惠公就是重耳的弟弟,此時晉惠公寶座正穩,重耳應該沒有什麼機會成為晉國君主,由此一來也就沒有必要殺了一個沒有威脅的人。重耳在楚國頗受重視,楚成王非常敬佩重耳的才華,不僅沒有殺了重耳,反而以最高禮節待之。

最後重耳在秦國的護送下回到了晉國,並且成功即位,晉國諸侯早就盼著重耳能夠回來主持大局,所以自然對重耳十分支持。而晉惠公以前的親信們怕受到迫害,於是想要謀殺重耳,後來計謀被發現,在逃亡途中被秦穆公殺死。

在城濮之戰中,晉文公重耳主動退避三舍,這一計策不僅報答了楚成王當年的收留之恩,同時也是誘敵上鉤的一招。子玉見晉國退讓以為自己頗有優勢,於是便追了上去。最後這場戰爭以楚國的失敗告終,不知道楚成王在最後失敗之時是不是也後悔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董卓被殺前說的一句話,現在成了網上諷刺意味的流行語
一家五口齊登封神榜,七代忠良,因紂王無道憤而投周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