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導演說他後悔拍了《如懿傳》?

導演說他後悔拍了《如懿傳》?

前有狼,後有虎,《如懿傳》在夾縫中生存得已經很艱難了。

如今,連導演自己都想討個「後悔葯」吃。

他說自己當時都有點後悔接這個戲,原因大概是拍攝周期太長,開拍後自己又遲遲想不好開頭結尾的拍攝方案,透支了演員和自己的精力等等。

此言論一出,分分鐘被送上了微博熱搜。

本橘順著熱搜點進去,看完了整個專訪。

儘管是文字,本橘還是感受到了導演話里話外的種種無奈。

本橘憑藉自己20多年的生存經驗,總結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只是感受到煎熬,卻沒有成就感的話,那麼結果一般不會太好。

導演的這些無奈,或多或少會影響《如懿傳》的質量。

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現在肯定有很多人想說:「大家拍戲都不容易,不只你汪俊會遇見這些困難啊。」

那這些困難到底是不是必然會發生的?

這些困難一定會影響作品的質量嗎?

這事細說還是挺有意思的,本橘今天就掰開揉碎地跟大家聊聊,導演們心裡的苦與樂。


【苦不堪言】

本橘先簡單復盤一下汪俊導演所說的苦。

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記者問汪俊:「在創作《如懿傳》的過程中,你覺得最難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有沒有覺得快熬不下去了?」

他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其一,苦在周期長。

用汪俊導演的話說,《如懿傳》周期長到讓人沒有盼頭。

《如懿傳》大概於去年8月開機,今年5月殺青,歷時9個月,264個日日夜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9個月的拍攝周期,對於一部87集的《如懿傳》來說,到底長不長,咱們比一比就知道了。

《甄嬛傳》,76集,拍攝歷時132天,約4個半月,據稱耗資7000萬,評分9。

《延禧攻略》,70集,拍攝歷時約120天,4個月,據稱耗資3億,評分7.2。

《天盛長歌》,70集,拍攝歷時約200天,7個月,據稱耗資5億,評分7.9。

《武動乾坤》,40集,拍攝歷時258天,約8個月,據稱耗資6億,評分4.9。

《如懿傳》目前的評分穩定在7.3。

這樣進行一番多因素的縱向對比,大家對於《如懿傳》9個月的拍攝周期到底長不長,心裡應該有個判斷了。

如果為了保障作品的質量,等風等雨等,或者等演員的情緒啊,這樣情況拖一拖也是可以的。

可是讓汪俊心累的事,《如懿傳》拖沓還不是拖在這種事上。

而是拖在了自己拿不定主意上。

這就是其二,苦在舉棋不定。

首先是關於開頭結尾的拍攝方案,他拿不定主意。

他說:「當時開頭、結尾我一直想不好,有時候開頭和結尾決定這個戲的方向,特別重要。」

本橘頂著鍋猜測一下,汪俊導演可能一方面想和《甄嬛傳》的劇情搭上線,一方面又要考慮市場對於古裝劇的訴求。

一來二去,猶豫到最後才補拍了開頭,那時候演員的狀態已經大不如剛剛開機的時候,這也就引發了開播時觀眾對於兩位主演的吐槽。

其次是風格,他也拿不定主意。

汪俊在採訪中是這麼說的:

「其實我也在矛盾,戲劇性和這種詩意也好,散淡生活也好,之間如何相融,我在找這個平衡,從開機第一天到殺青,我一直在找這個平衡。很多我喜歡的戲,我已經拿掉,為了讓觀眾看到事件激烈一點。你要照顧現在的市場,要照顧現在的年輕人,他可能就愛看你怎麼撕,那麼就把撕盡量提前,這也是一種妥協。畢竟文學閱讀是一種感覺,但影視有影視的規律,即便我們想追求散文式的、風格化的東西,但我們也要注意宮斗要加進去。」

相比想不好開頭怎麼拍,這個問題其實更嚴重一些。

儘管影視作品是多工種協作而成的結果,但導演的意見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

要不怎麼又主心骨、定心丸一說呢。

像風格這種事,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但往往會決定觀眾對作品的第一印象。

在《如懿傳》開拍前,導演就對它有著非常清晰明朗的定位。

一邊拍一邊摸索,更適用於修整劇情,不適用於大方向的調整,否則一來二去,很容易拍成四不像。


【樂此不疲】

有句真名言,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上文這些問題,擺在汪俊導演眼前是苦,但擺在其他人可能就是甜。

對於《如懿傳》這種大製作、大卡司的商業巨制,一旦開機,每一天都在燒錢。

像同樣耗資巨大的《武動乾坤》,當年因為楊洋受傷被迫停工兩個月,張黎導演直言「投資方壓力巨大」。

退到更高的層面來看這個事,它其實暴露的,是華語影視工業體系不健全的問題。

想當年娛樂圈紀檢委王思聰,就曾經在公開場合吐槽過王家衛,說他十年拍一部電影不專業。

王思聰還說:「某些導演,他也不給你通告,說每天幾點過來你就得幾點過來,就很大牌。他一個人包攬了製片人、導演、監製各種職位,他一個人說了算,這是很不職業的一個事情。比較發達的工作化的好萊塢、寶萊塢是不會有的。」

他的話未免有些偏激,卻也一針見血。

對於一些小成本的作品來說,為了保證質感,拍攝周期稍微長一點,無傷大雅。

但是長到十年之久,實在是有些損兵折將。

王家衛導演拍戲愛較真,是出了名的。

像他拍《阿飛正傳》的時候,就曾經讓劉嘉玲擦了27次地板。

劉嘉玲回憶道,那是一個多年沒人住的老房子,地上積滿了灰塵,她跪在地上擦,擦到地板都發光了,王家衛還是不滿意。

她問王家衛要怎麼做才能他的要求,王家衛也不說,只是讓她一遍一遍地擦。

直到劉嘉玲累到熱得頭髮冒煙,變成「很生活很平淡地擦」。

王家衛才說:「好了,這就是我要的。」

最終,劉嘉玲憑藉《阿飛正傳》咪咪一角捧回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影后」,提名同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拍戲周期會長一點,可能是因為較真,也可能是因為比較隨性,俗話說就是跟著感覺走。

比如畢贛。

本橘在採訪新人演員李鴻其的時候,曾經聽他講過這樣一個關於畢贛的小故事。

「記得《地球最後的夜晚》里有一場戲,當下我覺得情緒到了,就突然摔了酒瓶。畢贛導演說這個好,想再拍一條,但是現場沒酒瓶了。他就馬上叫道具組的人開一個小時的車去買,所有人就在片場等一個小時。」

《地球最後的夜晚》提名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展映之後,大獲好評。

再舉個例子,婁燁。

在《浮城謎事》里,郝蕾有一場戲,是她飾演的陸潔看見丈夫有了外遇。

婁燁給郝蕾的劇本上只寫了六個字:

陸潔,五雷轟頂。

就這麼一個反應,婁燁足足拍了五天。

最終,郝蕾憑藉《浮城謎事》陸潔一角提名金馬影后。

其實單以拍攝周期長短,或者性價比來討論作品質量,是個很狹隘的說法。

但是通過對比這些例子我們就不難發現,只要導演心裡有譜,拍攝周期長或短都不會影響作品的質量。

反而導演本人很享受這種「拖沓」,這是一種藝術創作中關於細節的,必不可少的博弈。

一旦這種「拖沓」成了負累,導演就該反思一下,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因為這本不該是創作中的苦,而是難能可貴的樂趣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橘子電影Movie 的精彩文章:

包裹著恐怖外衣的公益短片,給導演的腦洞跪了!
一份女生大豬蹄子的清單

TAG:橘子電影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