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赴美留學第一談:為什麼「中國差生」來到美國反而更適應?

赴美留學第一談:為什麼「中國差生」來到美國反而更適應?

【本專欄系矽谷教育機構 7EDU 創始人劉君在鈦媒體開設的獨家專欄,專註於赴美留學行業和教育方法論。】

鈦媒體註:本文系鈦媒體獨家企業家專欄的第一篇。作者劉君女士是資深留學教育工作者,在北美創辦了 K12 在線教育公司 7EDU。

劉君系英語語言專業科班出身,早期在新東方先後任教師、區域總監和國外考試部總監,深諳應試教育技巧培訓。劉君在赴美讀MBA期間,對公益教育創業產生極大熱情,並將中國的應試優勢結合美國教育特點,研發出高效的SAT/ACT應試課程體系及螺旋式上升的基礎能力培養方法。

十多年的境外教學生涯,讓她擁有了一套獨特的「方法論」,希望用中西方最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幫助更多的K12學生。

「我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嗎」?第一篇專欄劉君詳細談到兩大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為此而糾結的的家庭。

每當看到手機里那一條條家長發來的感謝信,我便能深切地體會到留學教育的價值所在。泥匠添瓦,木匠做工,而我的價值便是為留美的孩子找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性。

比起從前,出國留學的門檻降低了很多,但做出錯誤選擇的家長也不佔少數。賺足錢、送孩子出國——這似乎成了許多家長簡單粗暴的「鍍金」做法。但大多數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性格、年齡、成績好壞等都決定了是否應該送孩子出國,何時送孩子出國。

被送出國的大多數孩子,常常受盲目決定和缺乏後續教育指導所累,最終影響了自己塑造人格和三觀的關鍵時期。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被送出國會變得懂事勤勞、善解人意樂於助人,找到了自我價值;而有的孩子一蹶不振揮金如土,變得封閉和抑鬱,彷彿與世界格格不入。

十多年的境外教學生涯,讓我有機會接觸了成千上萬個留學生,幫助他們從心理、生活、學習等方面適應境外生活。從他們的身上,我總結出了一套「方法論」,以分辨哪類孩子適合被送出國,何時又是最好的時機。


第一個問題:哪類孩子適合被送出國?

這不是一個能簡單粗暴給出標準答案的問題。中美之間文化迥異,教育體系和理念之間的差異也很大。

所以,「我的孩子適合送出國嗎」,這個問題無法一概而論。就算是在美國,不同的孩子教育的側重點也不同。對於家長來說,要弄明白自己的孩子適合怎樣的教育方式,就得先了解中美教育方式差異,再對號入座,思考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教育。

首先,中美教育方式存在教育形式的不同。

中國式教育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緊密配合把孩子監督好,有著非常清晰的衡量標準來檢驗學習「成果」;例如老師會以考試成績為最終目標,將作業、考綱、考試重點當作任務分發下去。只有做到了這些,才算完成學習任務。

美國式教育則相對開放,從小學開始,學習內容就像中國大學的選課制度一樣,需要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興趣所在,安排自己的課程時間。課程內容也以探索、試驗為主;而至於「真正學到了什麼」,則需要孩子自己去總結和提煉。

因此,中美教育的著力點也不一樣。

中國教育統一地將考試成績好壞作為「好生」與「差生」之間的衡量標準,以高分作為教育的直接目標;而美國崇尚多元化教育,旨在找到每個孩子不同的地方,以他們的興趣點作為基點進行培養,成績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第二,考試製度的不同。

中國的測驗主要分為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孩子的GPA主要以此為定。但美國測驗則包括作業的完成度、課堂小case、期末考等,孩子們必須要把每一步都認認真真完成好,才有可能保持一個良好的GPA。

不能說哪種教育方式更好,中美教育各有利弊長短。

所以我們做了一些實踐,將中國應試教育的技巧培訓融入到美國K12教育的基礎培訓中。在這個過程中,優秀的師資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此,我們找到了很多擁有美國斯坦福、MIT、伯克利等學校的博士學位、具備十年以上的教學經驗的教師加入我們,包括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美國重點中學的任教老師等。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們深知個性化定製教學的必要性。

「在整個過程進行中,面對中國應試成績不同的孩子,教育方法也是不同的。」(圖片由作者提供)

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創辦的機構堅持為每一個孩子進行診斷測試、個性化分析,匹配出最適合的老師和最適合的教學方法進行針對性輔導,通過一對一教學和精品小班教學的方式,完成孩子從K12教育到申請,再到大學學習的完整跟蹤化教學輔導。

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與情況,篩選出最適合他的學校,加強他們同本地學生的接觸,建立「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聯繫,安排興趣小組,增加社會活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激發他們在職業與興趣方面的啟發思考,並在專業的興趣職業測評系統的幫助下尋找他們的「真我」,為他們創造最大的可能性。同時當地學校會專門派出老師跟我們對接,以達到對孩子的溝通與培養最優化。

如果是一個所謂的「中國差生」來到美國,我認為,他融入這裡環境的可能性其實是比較大的。

這是為什麼呢?在國內,「差生」一般會受到一定的排擠,久而久之他們或是因為受到打壓,或是因為不喜歡文化課而自暴自棄。但到了美國他會發現,這裡不以成績論英雄;他的自信會在這裡被重新塑造,老師願意發現他的熱愛和特長,通過鼓勵式的教育讓他自信起來。

所以,很多差生來到美國之後反而很開心。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個學生他成績在國內很差、偏科嚴重,只有物理好。來美國以後,他因為物理特別好就參加物理競賽、幫助同學學習物理,個人成就感就非常強。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自信心的建立,到了後期他的其他成績也突飛猛進。

另一方面,如果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來美留學,也要分為兩類。

一類孩子在國內成績很好,其他方面也很棒。這種孩子到美國基本上是如魚得水,並不需要很長的適應階段。我們有這樣一個學生,來美高兩三年之後還自己出了一本書,主要講美國的教育和他自己的經歷,而他並不是個例。

還有一類「好學生」則僅僅是成績好,這類孩子來了之後會有很大的挫敗感。

比如,我曾經遇到一個學生,來美入學第一天,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帶著我們學校的榮耀來的」。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我是學校的第一名。

來美國之後,他發現他的優勢不那麼明顯了,僅僅一個語言問題就能讓他犯難。第二,他發現同學們特別喜歡做一些課外項目,參加一些業餘活動,但他除了學習之外沒什麼個人愛好。他還發現,小時候最愛玩籃球排球的年紀被逼去學習,現在已經失去了愛好,他將這種挫敗感轉化為對父母幼時逼迫的怨恨,整天沉迷打遊戲,並且認為志願者工作和課外活動不過是耽誤時間的形式主義 ,固化的價值觀也讓他無視規則,遲到早退逃課……總之,他以為一切都可以依靠金錢「通融」。

這個孩子演變到後來乾脆「裝病」回國,他的父親已經沒招了:孩子已經叛逆如此,我不管不了了,你們全權負責吧!

通過三年的努力,我們幫助這個孩子申請到了美國 TOP 30的大學,不再沉迷遊戲,而是養成了整理房間、做家務的習慣,整個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連孩子的父親都很驚訝:這個轉變是如何來的?

在發現孩子的變化後,我們跟寄宿家庭溝通,讓他從幹家務活開始培養習慣,每天晚上的拖地刷碗他得去做、整理房間也得去做,不然就沒得晚飯吃。雖然很痛苦,但他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再加上我們線上和線下的課程,會讓他的時間被安排得比較滿,同時又安排了他的志願者活動。

此外,我們發現他很愛打遊戲,便讓他去教小朋友打遊戲,帶他去參觀設計遊戲的公司,讓他去實習。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遊戲竟然有一個環節叫做「沉溺系統」的設計,他發現原來自己是被設計進去了,作為一個很驕傲的孩子,他便放棄遊戲,不願跳進設計者的「圈套」。

這個孩子回國後,儘管媽媽阻攔,還是堅持在家洗碗;同時,總是將自己的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並「教育」爸媽家裡太亂——目前他得到的成就感,是他作為「好學生」時沒有建立的,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開心的事。

綜上所述,在全面了解了美國的教育體系後,家長和教育者才能根據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思考他是否適合出國讀書,以及思考如何幫助他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第二個問題:什麼時候送孩子出國最好?

做出了送孩子出國的決定後,不僅要抓住孩子的特質,掌握出國的「天時」也非常重要。

在我看來,小學畢業之後來出國是最好的。

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如果來得晚,會加大孩子在語言適應能力和學習方式適應上的障礙。以學習方式的差異來說,中國式學習需要家長監督、老師督促,完不成作業有相應的懲罰機制;但在美國,依靠自我動力更多,孩子需要更多的自主性。所以,中美教育這種差異性會讓他形成一種惰性,很難真正激發自己內在動力。

想要孩子從「被推著走」改變至「自己願意走」並非易事,孩子來得越早,對這種學習方式的適應越有利,對培養自主性和好習慣都有幫助。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留學低齡化是個趨勢,但如果孩子年齡太小,父母陪讀也有很有必要的。

那麼,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家長應該如何規劃孩子?

不管是在中國接受應試教育,還是到美國體驗個性化教育,第一教育環境都是家庭。一個孩子的成長與塑造,父母承擔著比學校更重要的角色,做好第一教育人的角色對孩子人格的塑形、價值觀的塑造、自我尋找與判斷等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做出送孩子出國的決定之後,家長不僅需要了解美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環境、孩子的適應程度和個體特點,更需要以一個長遠的角度來幫助孩子做出人生規劃。

一般來說,家庭教育分為兩類:關愛和權威。如果母親負責支持和關愛孩子,負責他的吃喝拉撒,那麼父親就必須得是建立管理權威的一個人。

一般來說,如果你錯過了0-8歲建立權威的階段,或者說你在整個的管理過程中沒有建立好這樣的關係,那麼在後期只能由第三方來介入,比如說老師、規劃師;有很多的東西家長不能親自去傳達,得需要別人來傳達。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這也是在美國很多老師和孩子家長在共同進行的一件事情。

但現在一些家長希望從中國管到美國去,一路管到底,管進大學拉倒,後面任務完成了,孩子怎麼樣要看他自己的造化,其實這是不對的。家長需要去培訓他如何去理解這個體系,如何去塑造自己,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們發現80%的中國學生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只能通過職業分析、性格測試來幫他去判斷他是不是喜歡這個,他是不是想要那個。

其實關鍵就是要回答幾個問題:你是誰?你想幹嘛?你想成為什麼?

這三個問題很多美國孩子是能夠回答出來的,但對於中國的孩子卻很難。甚至有很多中國的大人也回答不出來。因為教育體系的不一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極度的不同。中國的學生基本上就是為了找飯碗生存:我要怎麼去找到工作?什麼工資高?什麼專業好找工作?

這和努力創造一個環境讓自己融入進去舒服地生活在裡面,是截然不同的。而教育者和家長需要做的,正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幫助他們找到自己能夠舒服地生存在這世上的方式。(本文首發鈦媒體,系鈦媒體獨家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線下小程序在爆發之前,要先解決開發者生態問題
吳曉波:新零售源於新中產認知升級,「貨物」從標品迭代到非標品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