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一切事業的成功「皆以修身為本」

曾國藩:一切事業的成功「皆以修身為本」

《大學》對「修身」這樣論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可見,一切事業的成功「皆以修身為本」。基於「家國同構」的理念,中國古代士人均以「修身」為第一要務。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理想的人格基礎。自身不修,不足以為家、為國、為天下。中國古代踐履這一理念的士大夫不在少數,曾國藩可算是其中出類拔萃者。

歷史上對曾國藩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對他的修身「實學」一直被後世推崇,甚至評價他為「修身齊家治國之完人」和「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精神的典範式人物」。回眸文獻資料,年輕時的曾國藩也是「凡人」,智商不高,氣量不大,生活中還有很多惡習,他自己罵自己「禽獸不如」,但他通過「師友夾持」,以唐鏡海為老師,倭艮峰、竇蘭泉等為朋友,立志修身,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通過自我反省,自我總結,成全自己。曾國藩家書中對家人諄諄教誨的修身實操指導,以及在日記中和同事進行修身心得的分享,初步形成了他獨具特色的修身「實學」理論體系。

理學自宋朝以後,一直被奉為官學,其興起和發展都與湖湘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出生於晚清的曾國藩,自發矇開始,就耳濡目染理學家的著述,特別在漣濱書院和嶽麓書院期間,深受程朱一系語境中理學傳統的熏陶。其中,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顏元提倡「實學」,注重實踐的觀點,因其「經世致用」之功效而引起曾國藩等湖湘理學經世派的重視。儘管明清之前的經書典籍中已有關於「實學」的記載,然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真正詮釋和踐行其內涵者,應為「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因為縱觀曾國藩一生,他始終將「實學」的意蘊貫徹到其理學實踐中,且將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發揮至極致。

實用:修德讀書,國之藩籬

讀書以明理是曾國藩修身「實學」的重要方法。錢穆認為:述說近百年之諸儒讀書論,曾氏是極可注意的第一人。明清時期,讀書人往往把「贏得生前身後名」作為自己求學的終極目標,在年輕的曾國藩看來,讀書不應只是求取功名的手段,而應將「修身、明理」擺在首位,他告誡家裡的年輕子女:「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讀書』四字可靠」,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他認為,人的氣質本來是天生的,本來難以改變,但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情操和價值觀,這種觀點與蘇軾在《和董傳留別》中「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讀書以遠志是曾國藩修身「實學」的重要途徑。他從二十三歲進入嶽麓書院開始,終其一生,「無一日不讀書,無一日不作文」,不論是初出茅廬還是名滿天下,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健康或者疾病,青壯年還是遲暮之年,他都堅持以讀書修身,以史為根,以書為鑒,以「國之藩籬」目標,通過自我道德修鍊,達到聖賢的道德境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十一歲的曾國藩讀書後感悟到:「每日所看之書,句句皆物;切己體察、窮究其理即格物。所謂誠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知一句便行一句。堅持二者並進,則便會達到下學便上達的目的,才能始於修身,格物致知、誠心正意,而終於治世,獲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效。」之後,他把讀書修身與齊家、治國、平天下緊密聯繫起來,在日記中寫下「讀書立志,須以困勉立功,志大人之學」以自勉,同時諄諄告誡家人親友讀書要志存高遠,要有遠大理想,要有內聖外王的抱負。

實誠:拙誠修身、腳踏實地

拙誠修身是曾國藩修身「實學」的最大特徵。「拙誠」一詞出自《韓非子》:「巧詐不如拙誠。」「拙誠」是指心中不存惡念,誠心誠意地做事,雖然有時行為舉止略顯愚直拙笨,但從不欺瞞別人。曾國藩五歲啟蒙,六歲入家塾「利見齋」,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非常紮實,並發展出了一套踐行「拙誠」理念的功夫,強調做任何事不存投機取巧之心,一步一步、實心實意。例如,他講究扎硬寨打呆戰,步步為營,同時誠心實意地關懷體恤部下,訓誡部下時從不空談大道理,凡事盡量親力親為,特別是識人用人必須親自考察了解,細緻觀察他人的日常行為舉止。他為樹立勤政實幹的官場正氣,親自編撰《勸誡淺語十六》,強調實幹苦幹,要求官員勤勉務實,並以此作為自我的行為準則。他從治事到治軍,都踐行拙誠理念,直到垂暮之年。

篤實踐履是曾國藩修身「實學」的最大特技。青年曾國藩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注重經世致用,同時借鑒師友關於修身的觀點,牢記先賢的教誨,在逆境中接受磨鍊,「必以踐履為主,不徒講習討論而可雲學也」。他在修身上「行之以實,持之以久」,「但求腳踏實地,顛撲不破。其初磨折,久後卓有成效」。他還在家書中寫道:「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他篤實踐履的核心,把「力行」與「不欺」緊密聯繫在一起,正如「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處如此,大處亦如此;顯明處如此,隱微處亦如此;表裡內外、精粗顯微,無不慎之」。後來,他在「兩江任內,討究文書,條理精密,無不手訂之章程,點竄之批牘」,踐行「拙誠」理念,「凡有裨於國計民生,無不盡心經蒙田,實力興辦」。他嚴於律己,躬行踐履,把「拙誠」理念付諸行動,始終如一。

實行:勤儉清廉,淡泊名利

勤儉清廉是曾國藩修身「實學」的重要保障。「勤儉」是曾國藩他對家人的道德要求,「清廉」是他對自我為官的道德規範。曾國藩祖父曾玉屏,通過勤勞耕作,節儉自新,使家境好轉,他從小就耳濡目染。道光十五年(1835年),二十四歲的曾國藩會試未中,寓居北京長沙會館讀書,第二年,恩科會試再次落第,可他仍舊不灰心,繼續勤奮苦學。他說「勤」乃人生第一要義。無論居家、居官、居軍,皆以『勤』字為本。

曾國藩出生於普通耕讀家庭,祖輩以務農為主,生活歷來勤儉。所以,他以「廉」字自律,指出「『廉』字是人生之根本,即我楚師水陸兩軍之根本也」。他經常在日記中提及「清、慎、廉」三箴。年幼所浸潤的習俗影響了他一生,使他有了幾分「不忘初心」的定力。他在擔任兩江總督時,親筆書寫「廉」字巨幅匾額懸掛在督府,時刻提醒自己廉潔自守。

他一生勤儉清廉,官至總督時,仍穿家人為他紡織的粗布衣和自製的鞋襪,一件青緞馬褂,只有在大典迎賓待客時才會穿上,此件馬褂跟隨他30多年。他還要求家人衣物不得多制,不準用絲綢,不能過多裝飾……他明確表示,自己出行無需迎來送往,生活開支上能省則省。他飲食簡單,早餐吃開水泡飯,每頓飯以一葷菜為主,「絕不多設」。在南京城任兩江總督府內時,晚上批閱公文時的燈光也不浪費,家裡的女眷要就著燈光紡紗織麻。

淡名輕利是曾國藩修身「實學」的重要表現。他在嶽麓書院讀書時就不與人「爭光」,寧願自己吃虧。後來進入官場,時局錯雜,但他在入世中出世,超脫人世間的名利紛爭,在人生成就的巔峰,解散湘軍,為國效忠。他告誡子女「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名利皆因貪慾起,他希望子女不可貪圖富貴奢華,「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據史料記載,清代官員薪祿不高,年輕的曾國藩為人慷慨,為政清廉,他三十至四十歲為官期間,個人財務基本每年都出現赤字,日子過得窘迫。在他統軍之後,掌握軍中財政大權,可以支配的錢財很多,但他並未中飽私囊,仍表示「不要錢」甚至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捐贈給戰區災民。曾國藩的女兒曾紀芬80歲時回憶父親說,父親的部下都了解他的人格,都能廉潔自愛,淡泊名利,也從來沒有部下給他送禮。正是由於他的勤儉清廉,淡名輕利,遠離貪慾,得了人心,得到了部下的追隨。

本文原載於《人民政協報》(作者鍾海燕、黃力),文章有修改,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如何與人交往,古人三句話告訴你
世界哲學大會:借鑒東方傳統哲學思想,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