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報告竟稱中俄援助助長極端主義 專家:實踐來看可不是這樣

美國報告竟稱中俄援助助長極端主義 專家:實踐來看可不是這樣

資料圖:美國「冷戰」期間培養的一名反蘇鬥士——本·拉登

資料圖:伊拉克戰爭結束後興起的極端武裝

資料圖:敘利亞戰爭前後對比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道】在「9·11」恐襲事件發生17周年的日子,美國和平研究所下設的一個專項小組竟發表報告稱,俄羅斯與中國持續擴大的經濟與軍事影響力或將助長發展中國家的極端主義,「美國應該努力阻止這一威脅成為現實」。

該專項小組發表名為《超越國土:保護美國免受來自脆弱國家的極端主義侵害》的調查報告,主要作者是曾擔任美國「9·11」獨立調查委員會(2004年解散)主席、新澤西州前州長的托馬斯·基恩以及副主席李·漢密爾頓。該專項小組所屬的美國和平研究所是美國國會1984年通過並設立的聯邦獨立機構。

據美國「政治」網站11日報道,這份報告認為,美國需要「實施新國家戰略」,採取更多措施「強化脆弱國家」(諸如伊拉克、敘利亞),「防止極端主義思想在這些國家紮根」。

該報告將矛頭直指中俄,稱中俄正通過為這些國家提供貸款、軍事援助而擴大影響力。然而這些援助基本不附帶尊重人權、提高透明度以及加強其他方面治理等要求,因此使得「這些具掠奪性的政府得以避免改革,並增加腐敗問題」,由此導致這些發展中國家的民眾更容易對政府失去信心,進而傾向於支持由極端分子提供的替代性統治。該報告以「俄羅斯是非洲迄今為止最大武器供應國」和中國是「非洲最大單一貿易夥伴國及其最大債權國」為例,支撐其上述論點。

「發展模式與道路跟西方認同的模式不同的國家,是否就一定『脆弱』?沒有中國的支持,這些國家政府是否肯定倒台?我覺得不一定!」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首先對報告中的兩個邏輯預設做出批駁。

「更重要的是,如果這些國家真是『脆弱國家』,那麼是它們政府倒台後產生的極端分子多,還是維持其治理現狀產生的極端分子多?」達巍認為,雖然這很難有定論,但從最近十幾年的國際關係實踐來看,國家越脆弱、越混亂、治理能力越差,產生的極端分子越多。「如果通過外部援助及經濟合作能加強這些國家的治理能力,那麼這將有助於這些國家的穩定,極端分子會減少。」

就在這份報告出爐的同一天,另一份美國報告則對中國在亞非地區的經濟建設給予正面評價。據美聯社11日報道,美國威廉瑪麗學院AidData實驗室的研究表明,中國在非洲和亞洲開展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正在減緩這些國家內部經濟不平等情況,而這種不平等往往充滿政治風險。(本報記者 李司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參戰殺人是福是禍?美方直言AI戰爭不可避免
武直-10在俄羅斯大地炫酷飛舞!22架中國軍機參加上合軍演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