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陸軍發展中程導彈克制中俄 冒違反《中導條約》風險

美國陸軍發展中程導彈克制中俄 冒違反《中導條約》風險

資料圖:當年的「潘興」中程導彈

1987年,里根和戈爾巴喬夫在白宮東廳簽署《中程導彈條約》。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道】據美國《防務快訊》網站10日報道,美國陸軍正在發展射程達1000英里的新型中程導彈,此舉將賦予美陸軍更強的遠程火力、抗毀傷性和行動靈活性,旨在剋制俄羅斯和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美媒稱,美國陸軍在冷戰期間曾擁有射程1000英里的中程導彈,但根據美蘇《中導條約》,它們已經退役拆除。如今美國陸軍開始重操舊業,發展新型中程導彈技術。一種尚未正式命名的新型陸軍高超音速導彈,可以憑藉超過5倍音速的飛行速度突破敵方防禦,摧毀敵軍指揮部等關鍵性堅固目標。同時發展的另一種戰略遠程火炮,則使用低成本的超音速炮射導彈,摧毀敵軍雷達、導彈發射車和機動指揮所。這兩種導彈的射程指標都達到1000英里,遠遠超過現役陸軍戰術導彈系統188英里的射程。

負責美陸軍「遠程精確火力」項目的約翰·拉弗蒂上校透露,美陸軍已把中程精確殺傷火力放在六大優先技術選項的首位。高超音速導彈造價較高、創新性強,將成為高成本的「精緻彈藥」,能對敵方戰略基礎設施形成「難以置信的動能殺傷力」。戰略遠程火炮技術相對較為成熟,可以安裝在陸軍機動平台上靈活部署。

報道稱,近來美國陸軍領導層一直希望獲得新型中遠程精確殺傷火力。同美國海空軍相比,陸軍中遠程火力平台可以躲在地下或公路隧道,戰場隱蔽性、機動性更強。這將使美國陸軍從過去的海空軍火力支援角色變為平起平坐的遠程火力協作夥伴,更加有利於多軍種聯合作戰任務。不過報道承認,美陸軍新型中程導彈還面臨技術和成本障礙。即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也將引發違反《中導條約》的政治外交風險。(本報特約記者 張楊明)

棄約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修草坪、健身房、桑拿間按摩椅、划船賽……越南潛艇兵的幸福生活
中企在美遭歧視性待遇 還被扣莫須有技術盜竊者帽子 原因在哪?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