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商業大佬不願功成身退,掛虛職幕後監工,柳傳志在聯想危難時出山

商業大佬不願功成身退,掛虛職幕後監工,柳傳志在聯想危難時出山

文| 李依蔓

編|明萱

卸任巨人網路CEO後,史玉柱過上了嚮往已久的旅遊、喂狗、曬微博的「田園生活」。任志強退休後辦起了「讀書會」,還按照「央視標準」將辦公樓一層改造成了演播廳。牛根生則在淡出蒙牛後全身心投入了慈善事業。

但對於大多數在商界叱吒風雲的大佬們,宣布退休就像告別心愛的「戰場」,雖然輕鬆卻難免讓人不舍。

年至耄耋的「中國橙王」褚時健就說過,他從小就怕沒有事做,「沒有事做感覺無聊,生悶氣,所以總想找點事做」。2016年,66歲的台灣富商郭台銘「再創業」,誓言退休之前要再賺兩個億。至今仍「拼殺」在第一線的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也曾在《楊瀾訪談錄》中笑談,「我可能是退休不了,因為退休了沒事幹,感覺無聊,我在為中華民族復興打個基礎嘛。」

褚時健

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番,那些宣布退休卻不捨得告別「戰場」的大佬們。

任正非:孤獨的「頭狼」

今年3月,73歲的任正非將華為副董事長的重擔託付給女兒孟晚舟,退居二線。但任正非這個名字,仍然像空氣般瀰漫在華為的每一個角落。在這家以「狼性」文化著稱的企業,這個聲名顯赫又像謎一般沉默的老人,還是那隻最引人矚目的「頭狼」。

他像頭狼一樣敏銳、執著、目標明確,具有野獸般強烈的直覺和危機感,脾氣壞起來像「疾風暴雨」,讓人招架不住。

他像頭狼般孤獨。哪怕在華為最如日中天、各種榮譽和光環加身的高光時刻,他仍然躲在厚重的帷帳內,不接受媒體採訪,不參加業界峰會,連宣傳企業品牌的活動都拒絕參加。別的企業家在酒席間推杯換盞,任正非卻自稱跟政府官員、工作夥伴、企業家都沒有密切的往來,與內部員工也並不親近,「我的私人生活很痛苦,非常寂寞,找不到人一起玩。」

他也像頭狼一樣堅忍。當CEO就像是「把你聚焦在太陽底下烤」,他遭遇過親信背叛、對手打擊,得過抑鬱症,因癌症動了兩次手術。最艱難的那半年,他一合眼就做噩夢,夢醒時常常哭。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累了抽煙,病了吃藥,實在困了就趴在桌上或在地鋪上睡一會。「要活下來只有硬著頭皮干到底,不然就干不下來了。」

自1987年脫離體制「下海」以來,任正非就卯足了勁地往前跑,「我們沒有什麼退路」。

過去數十年來,這位以神秘低調著稱的「霸道總裁」,跟無數只「攔路虎」死磕,打贏了一場接一場的硬仗。「華為發展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不斷從虎口奪食的歷史。」一名華為內部員工如是說。

憑藉這股「狼性」,任正非孤注一擲地帶領華為18萬名員工,在全球版圖上拼出6000多億的銷售額,挺進了世界500強。他本人也收穫了一系列榮譽,蟬聯美國《財富》雜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首,美國《時代》雜誌全球一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等。

去年,忙了半輩子的任正非終於透了一絲口風,說退休後要回老家,拄著拐杖好好尋尋根。但他仍然覺得自己精力充沛,退下來「是很大的浪費」。

如今他退了下來,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但仍然擔任董事會成員。一般公司都是董事長最大,華為不一樣,不管任正非擔任什麼職位,公司的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他說了算。

他在一次講話中這樣說過:「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讓自己發出微光,帶著你的隊伍前進。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丹科一樣把心拿出來燃燒,照亮後人前進的道路。」

柳傳志:闊別多年,仍是江湖「大哥」

一封為聯想榮譽而戰的公開信,讓早在2011年就告別江湖的柳傳志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那是在2018年5月16日,聯想被謠傳在兩年前的標準投票中充當了打擊華為、支持美國高通的幕後黑手。一時間,有關聯想「不愛國」的謠言甚囂塵上,企業聲譽岌岌可危。在這樣的危急時刻,柳傳志與聯想CEO楊元慶、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攜手公開發表聯名信《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

「聯想的幹部要積極行動起來,全體同仁要積極獻計獻策,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誓死打贏這場聯想榮譽保衛戰。」這個74歲的老人在一段音頻中慷慨激昂地表示。

話里的憤怒和血淚,令人動容。

其實,辭去聯想集團職務後的7年來,這位中國企業界的教父級人物已經很少再直接過問集團事務了。這次他卻一反常態地出現在公眾面前,連續兩次怒斥「賣國」謠言,震驚企業界。

儘管不出山久矣,但柳傳志的江湖影響力仍然不容小覷。他振臂一呼,馬雲、劉永好、周鴻禕、左暉、俞渝、劉強東甚至沉默許久的賈躍亭,都在聯想最危急的時刻站出來聲援。有震驚於他「超豪華朋友圈」的媒體粗略算了一筆賬,僅僅從公開看到的名字來計算,力挺他的人總身家就超過了4000億元。

他是馬雲口中的「偶像」,劉永好筆下的「領袖」,雷軍把他稱作「傳奇」、「旗幟」和「教父」,並坦言自己在他的「感召下,激勵下,指導下一步一步成長」。

論資排輩,比王健林大10歲、比馬雲大20歲的柳傳志,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商海的第一批弄潮兒。他一手創立的聯想是中國電腦產業最鮮明的一面旗幟,還培養了一大批足以充當中流砥柱的人才。

在中國最知名、最神秘的大型商會之一「泰山會」中,柳傳志擔任會長,馬雲、馬化騰、盧志強、史玉柱、王中軍等都是會員,都尊稱他一聲「大哥」。遇上風浪,「江湖令」一出,會員無論人在何處,都要傾力相助。

這無疑是柳傳志再出江湖的底氣。他在自述中寫道:「當聽到無論歲數大小的,都叫我一聲大哥時,心中暢快無以言表。」

李嘉誠:我的計劃是「退而不休」

「我的計劃是『退而不休』。」3年前提及退休計劃時,年近90歲的李嘉誠曾如是表態。

今年5月10日,90歲的李嘉誠現身長和系股東大會,正式交權步入退休,由長子李澤鉅接手長和董事會主席的位子,縱橫香港近70年的「超人時代」宣告結束。但「超人」不會離開。接下來,他將出任公司資深顧問,繼續就重大事項提供意見。

從上世紀50年代創業開始,他就像個旋轉的陀螺一樣,匆匆忙忙地穿梭於政府、銀行和客戶之間,沒有一刻停歇。他的財富和商業版圖也隨之擴張到整個世界,一騎絕塵地建立起威名赫赫的亞洲商業帝國。

在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全球百大富豪榜中,李嘉誠曾高居第10位。今年1月,他以360億美元凈資產連續20年蟬聯香港富豪榜榜首,但據說外界至少少算了他40%的身家。有人算過,他每分鐘進賬16000元人民幣,比很多人一個月的收入都多。

金錢和權力的金字塔尖風景格外迷人,但也危機四伏。李嘉誠既不捨得放手,也不放心離開。

早在1998年,70歲的李嘉誠就將長實集團的管理權逐步交到了長子李澤鉅手中。為了穩中求穩,這一漫長交棒過程持續了整整20年。

2012年,李嘉誠宣布分家,將次子李澤楷持有的1/3家族信託權益全部轉讓給李澤鉅。然而,一躍成為香港新首富的長子仍然對「接班」兩個字避之不及。年過杖朝的李嘉誠也從未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他老了,仍然精力旺盛、雄心勃勃,在政商圈遊刃有餘。他不無傲嬌地表示,兒子的表現在他眼中達到了90分,如果他不是李嘉誠的兒子能得100分,但還是放心不下。

鋪了二十多年的路,李嘉誠總算完成了籌謀已久的傳承計劃,但他還是幕後的掌舵人。沒有人知道,這個轉了一輩子的陀螺,什麼時候才會真正慢下來。

這些企業大佬們的人生充滿了色彩,他們生命中的高光時刻遠非常人能比,但付出的心血也是無人能及。即便是在多次宣布退休後,仍然選擇在幕後發光發熱,退而不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媒體稱滴滴6年虧390億,程維反思乘客遇害;首個5G電話撥通
北京奧運最慘贊助商:裁員千人陷倒閉疑雲;有人上市不成改微商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