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讓鄉村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讓鄉村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只要我有口氣,不會讓他們念不起書。」今年91歲高齡的葉連平,家住安徽省和縣烏江鎮卜陳村,一頭白髮、勾駝著背,至今還堅持上課、批改作業,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堅守,讓人肅然起敬。鄉村教師堅守鄉村,托舉起一個個農村孩子的夢想。

長久以來,國家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十分重視,提到了「興國必先強師」的高度,這讓人備感鼓舞。隨著《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的實施,當下已經有不少地區開始開展全科教師培養,出台了「文理相通」「一專多能」「分段培養」等培養方案。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 李長安認為,這些方案大多是針對縣域教師如何「教得好」,而很少涉及教師「下得去,留得住」的問題。

教師是教育的承載著和實施者。發展農村教育,核心問題就是要造就一批高質量的鄉村教師。在《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中,提出了在小學階段推行全科教師的做法。小學全科教師,就是指師德高尚、知識面廣、能文能武、能畫能唱、全智多能的百科全書式的教師。他需要能勝任小學語數英課程的教學任務,也要熟練掌握音樂、舞蹈、美術、書法中的任意兩門技能。在當前我國的教師培養體制當中,這無疑是一件新鮮事物,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過,雖然這種做法能夠更好地解決如何「教得好」的問題,但如何讓更多的有才能的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卻成了許多鄉村小學面臨的一大問題。由於相對工資低、福利待遇不好、工作環境不佳等原因,導致部分農村年輕教師留不住,骨幹教師要麼去城鎮,要麼是去待遇更好的私立學校,教師流失現象突出。

李長安認為,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入手,一是社會層面,建立更完善的激勵機制,用更優的政策吸引人才下鄉;二是個人層面,提高薪資待遇,以實際行動溫暖鄉村教師。

因此,要發展農村基礎教育事業,鞏固和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在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和改善工作環境方面多下功夫。這就是說,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一方面,要拓寬鄉村教師來源,暢通高校畢業生、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另一方面,不斷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關心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以實際行動溫暖鄉村教師,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當然,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努力實現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加快實現城鄉教育的公平。只有城鄉教育基本實現了均等化,那麼留住鄉村教師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記者:季盈盈

統稿編輯:李偉民

本文摘自: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士快樂養殖 的精彩文章:

芍藥,養護做好3步,捨得「剝」,花比月季美,可增進夫妻感情
不知真假,年豬老師傅說:豬的身上天生長有一塊熟肉可以直接吃

TAG:博士快樂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