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專家在坦尚尼亞教農民種地:將小農經驗與當地發展水平結合

中國專家在坦尚尼亞教農民種地:將小農經驗與當地發展水平結合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

「西方國家,都是以大規模商業化和機械化操作為主,沒有針對非洲小農的生產經驗和技術體系,而中國在這方面是有的。」

日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落下帷幕。在未來的中非合作中,農業和糧食安全被置於關鍵位置。

中非農業合作已經持續多年,這對坦尚尼亞的民眾來說,感受頗深:考慮到當地的發展水平,中國專家將本國的小農技術、經驗與當地發展階段相結合,並幫當地培養本土農業人才,幫助政府提高能力建設,解決了「中國專家離開後,援助難持續」的問題,實現「授人以漁」。

中國西北經驗複製東非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海岸,土地、水資源相對豐富,人地比例較高。然而,由於勞動力相對土地稀缺,很多地方的小農,習慣隨意撒播,不進行行距、株距的測量,形成了相對粗放化和低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模式,產量普遍偏低。雖說普通小農戶的戶均擁有土地都在10英畝以上,但每英畝土地的收穫,只有250─500公斤。不少人形成了「與其種植,不如不種」的觀念。

在中國農業大學專家看來,當地通過擴大面積而非提高生產力來實現發展,最好的發展道路是實行機械化種植。然而,由於政府貧窮、工業水平低下,農業機械化發展受到限制。此外,當地農民也無力負擔一噸價格高達四、五百美元的化肥。

《中國科學報》報道,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院長李小雲從2008年開始在坦尚尼亞實地調研。對於當地的情況,李小雲意識到無法簡單地把中國技術移植到非洲。他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把符合非洲發展水平的做法,也就是我國貧困地區——西北旱作技術推廣到非洲,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我們想的就是把土地生產力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作為一個主要目標,通過採用改良品種,提高種植密度,再配套相應的農作措施,通過這樣一些技術的改進就可以提高產量,」李小雲說。

對於這一做法,《環球時報》12日援引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唐麗霞的評價說:「中國不僅是國際發展合作中新的財務和資金提供者,更是一種發展經驗和發展方案的提供者。在西方國家,都是以大規模商業化和機械化操作為主,沒有針對非洲小農的生產經驗和技術體系,而中國在這方面是有的。中國農業發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是小農經營為主。」

報道截圖

《中國科學報》報道稱,2011年,包括中國農大在內多家中國機構、組織選擇了坦尚尼亞莫羅戈羅省的佩雅佩雅村,建立首個村級扶貧項目。該省是坦尚尼亞糧食尤其是玉米主產區。

《環球時報》稱,中方團隊提供的培訓涵蓋整個生產環節,包括田間管理、整地、播種、間苗等。

坦尚尼亞玉米種植情況

扶貧也要「開荒」

然而,項目最初並不順利。

「最初,當地農戶很不信任(我們),他們習慣了把種子撒在地上,有得收就收。最初推廣項目時說希望有多少多少示範戶參與,但沒人願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唐麗霞說。

財新網報道,當地村民對用自家農田進行試驗存有顧慮:

一是玉米在當地的自給性較高,商品化程度低,種出多少自己就吃多少,農民並沒有太強烈的增產願望;二是因為,若按照中國做法,他們需要還另外購買良種,進行規整密集種植,這無疑會增加成本。還有人擔心,因為時旱時澇的不穩定氣候,即便費時費力投入,最後的結果也可能不盡如人意;另外,由於受限於市場,玉米增產也不意味著農民必定增收。

《環球時報》報道,團隊只好跟村裡的人商量讓村子集體拿出一塊地,邀請10多戶村民代表代為管理,按照中方提供的種植方式,收成歸這些農戶。因為不是在自己的耕地上耕種,即便失敗他們也沒有損失。結果,第一年獲得成果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新方法。

《中國科學報》稱,已經是團隊負責人、項目執行者的中國農業大學專家李小雲介紹,玉米密植技術要求掌握株距、行距以及點播、精播。為了實現增產,他們引入古老的「中國智慧」,用木棍、小繩控制株距、行距,和非洲技術員一起摸索,只要播種兩粒種子就會有最大的收穫。「在非洲講中國故事,要到田間地頭講,不能講現在的中國故事,而是要講適合非洲發展階段的歷史故事。」

為了讓農民在不用借錢的情況下籌集資本,專家們並不鼓勵每戶一口氣種100畝,而是每戶先種10畝試驗田。從2011年至今,已有近500戶農戶採用玉米密植技術,推廣面積近3000畝,產量由每畝5-10袋(當地計量單位)增加到15-25袋。

財新網此前稱,到2018年初,佩雅佩雅村有200多戶農戶加入項目,1000多畝的農田成了試驗田,玉米產量由之前每畝66公斤增長到近200公斤,中國團隊帶來的農業技術也由一個村擴散到了周邊的四個村。

產量上升直接反映於農村經濟的活躍度。《中國科學報》報道,蓋新房、買自行車的人多了起來。村裡的小賣部生意越來越好,過去兩個月去城裡進一次貨,如今一個月要去兩次。農民也開始有了儲蓄意識,不再像從前有多少錢花多少錢。

「勤勞致富在中國人看起來天經地義,但在當地人過去看來,不幹更划算。中國技術讓他們意識到投入與不投入的差異,激發了他們靠自己努力發展生產的原動力,觀念的轉變最難能可貴。」唐麗霞說。

中國專家離開怎麼辦?

看到成果的坦尚尼亞政府表達了推動坦中農業進一步合作的希望。2014年,中國農業大學選擇位於佩雅佩雅村附近的瓦辛巴村為示範村開展第二個扶貧項目,推廣中國農業技術。

這一次,中國專家注意到中國專家離開後,援助項目如何持續的問題。

《財經時報》報道,早期援助非洲農業技術項目的經驗表明,專家過多參與項目,項目的可持續性往往欠佳,容易陷入「建設—移交—中斷—再投入—再移交—再中斷」的惡性循環。

對此,李小雲說:「經過思索,我們認為,要開始嘗試推動當地人的能力建設,使其成為推廣農業技術的主要力量。」

為此,在瓦辛巴村的農業技術示範,一開始就由當地政府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主導,中國技術專家參與交流和討論,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技術推廣方案,項目的管理主要依託該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員和村長。

坦尚尼亞玉米種植地貌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院長武晉說,中國團隊的直接現場參與越少越好,當地對中國人的依賴越少越好。」

武晉還說,項目組之後還希望能夠在糧食增收的基礎上,喚醒坦尚尼亞政府的意識,讓當地政府積極幫助農戶解決包括銷售市場、渠道在內的其他問題。

相較在佩雅佩雅村分享「勞動密集型的中國經驗」,在瓦辛巴村的工作重點是分享「政府支持農業發展的中國經驗」。

此舉也令原先當地政府和農戶之間薄弱的鏈接機制也取得了改觀。《財經時報》稱,在試點村,當地政府支持發展的能力明顯提升,當地政府、當地大學和當地農村社區三者之間的聯繫也得到了加強。

截至2018年初,在瓦辛巴村實施的第二個項目,累計示範戶也達到200多戶,占該村總戶數的1/2,示範戶玉米產量均增產了2-3倍以上。

兩個項目,共使500多戶農民在當地低資本投入的背景下,僅靠多投工、運用良種等簡單適用技術,畝產增產2-3倍。在唐麗霞教授看來,中國農業大學這兩個項目幫助當地農民在不大幅增加額外開支的情況下,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土地的單位糧食產量。

當地政府專心賣礦 中國專家致力扶貧

在用6年時間在坦尚尼亞兩個村落進行試驗後,今年3月,一個由中國高校、坦尚尼亞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蓋茨基金會支持的「升級版」玉米生產勞動力密集化系統項目在坦尚尼亞莫羅戈羅省正式啟動。

《財經時報》報道,「升級版」項目將把試點範圍擴至另外10個縣10個村的1000戶農戶,涉及玉米種植面積近1萬畝,計劃在未來三年將這萬畝玉米地的畝產提高2-3倍。

作為中方參與方,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們將這個項目稱為「千戶萬畝玉米增產示範工程」,簡稱「11工程」(雙一工程),期待借其進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分享中方經驗,推動當地自發能力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扶貧在線報道,自2018年開始,項目在坦尚尼亞莫羅戈羅省的10個縣共同實現1000戶10000畝的玉米增產。該項目致力於如何更好地與非洲分享中國農業發展和減貧的兩個經驗,即「政府支持農業發展的中國經驗」和「勞動密集型農業技術的中國經驗」。通過分享經驗,該項目還將探索更廣範圍內,基於民間交往、注重科技開發,關注糧食安全,側重減貧的民心項目,從而有效推動中非合作可持續發展方案和模式的探索。

上個月,坦尚尼亞發布2年前的礦產出口數據:

坦桑主流媒體《公民報》報道,坦桑國家統計局發布《坦桑2017年環境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坦桑礦業出口總額達20.5億美元,其中黃金出口額佔比89%。自2013年至2016年,坦桑黃金每年產量平均達43.5噸,在非洲排名第四,僅次於南非、迦納和馬里,主要目的地是南非、印度、瑞士和澳大利亞。鑽石出口額為9040萬美元,主要目的地是盧森堡。寶石出口額為18.2億美元。其他礦產出口額為13470萬美元。

觀察者網注意到,礦產是坦尚尼亞最大的出口產品。南非主流英文報紙《公民報》(The Citizen)曾於2014年報道稱,對於坦尚尼亞來說,農業一直為其經濟支柱。然而,由於過去幾年當地政府依賴礦產出口獲得收益,十分重視礦產品開採,外國礦業資本大舉湧入坦尚尼亞。農業發展被毫不留情地放到了後面。隨著政府再度承認農業的重要性,這將有助於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專家研究非洲發展模式

《中國科學報》報道,李小雲告訴記者,團隊並不單純地推廣玉米技術,還研究非洲發展模式。成員由社會學、人類學、林學、農學等師生組成。

伴隨著項目組走出去、引進來,了解實情、熱衷國際援助的不止他一個。每年都有來自中國農大國際發展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來到坦尚尼亞的村莊、大學、政府機構進行實習、調研。同樣,每年還有三四十名來自非洲的博士生,來到中國農大的農業發展專業就讀。中國農大由此成為國內第一所本科生到非洲正式實習、在國內較早招收非洲學生的高校。

除了坦尚尼亞,中國目前已與非洲多國進行農業援助合作,用中國技術、方法助力非洲農業實現現代化,在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奈及利亞,使用中國種子令當地水稻產量提高近3倍;在馬達加斯加,依靠中國雜交水稻結束當地進口大米歷史;在尚比亞,中國院士的技術讓當地百姓全年吃上蘑菇;在貝南,中國的技術讓棉農看到致富希望;在辛巴威,其支柱產業靠中國幫助起死回生,煙草業成為辛巴威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主要農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喊蘋果為避關稅應回國生產,有人替庫克算了筆賬
最新報告:紐約失寵全球頂級富豪,香港上位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