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提議恢復商業捕鯨,30年禁令這回挺得住嗎?

日本提議恢復商業捕鯨,30年禁令這回挺得住嗎?

提起「日本捕鯨」四個字,有的人可能就氣不打一處來。的確,很少有環保問題能夠像捕鯨一樣,瞬間引起大多數人的情感共鳴。本周在巴西舉行的兩年一度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大會上,日本再次做出了一個註定惹來滿滿爭議的舉動:提議解除維持了30多年的商業捕鯨禁令。一直以科研名義殘忍捕鯨的日本,如今開始打「商業捕鯨」的主意了?IWC各成員國又是否已經準備好重新恢復商業捕鯨?


想正大光明地捕鯨,先聽聽日本怎麼說

19世紀和20世紀初,人類的捕鯨活動導致鯨魚瀕臨滅絕,因此1986年,IWC成員國協商一致,決定在各國達成可持續捕撈配額的共識前,暫停捕鯨,給鯨魚這個物種一個「修復期」。讓環保人士感到高興的是,這項暫時的捕鯨禁令似乎漸漸地成了一項心照不宣的「准永久禁令」。但在日本、挪威和冰島等捕鯨國家看來,捕鯨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應該以可持續的方式繼續進行。因此,日本一直在鑽空子,以禁令沒有禁止以科學研究為目的的捕鯨活動為由,每年捕殺約200到1200隻鯨魚,其中包括年幼和懷孕的鯨魚。

在日本看來,禁止商業捕鯨已經沒有必要了。因為今天的鯨魚種群受到嚴密監控,而且雖然許多種類的鯨魚仍然處於瀕危狀態,但有的種類(如日本主要捕殺的小鬚鯨)已經不在瀕危之列了。日本IWC高級漁業談判代表兼專員Hideki Moronuki告訴BBC,日本希望IWC能夠「不忘初心」:既保護鯨魚,又保護「鯨魚的可持續利用」。作為IWC的現任主席國,日本還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可持續捕鯨委員會,並為數量豐富的鯨魚種群制定可持續的捕撈限額。

日本表示其一直在調查存活的鯨魚數量,密切掌握鯨魚瀕臨滅絕的狀況。但批評人士認為這只是一個幌子,那些「為科學研究獻身的鯨魚」通常最終都用作食物售賣。


日本的提議引來了哪些聲音?

毫無疑問,反捕鯨活動人士首先站出來反對日本恢復商業捕鯨的提議。國際人道協會主席布洛克(Kitty Block)稱:「在環境日益惡化的海洋中,這些優雅的巨型動物面臨著太多威脅,比如被鐵絲網纏住、塑料、噪音污染以及氣候變化。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被放回到捕鯨者獵殺的靶心裡。」還有人認為,鯨魚是智力極高的動物,鯨魚魚群又具有高度發達的「社會結構」,因此捕殺鯨魚會讓整個種群感到恐懼、恐慌和痛苦。

除此之外,對鯨魚的最新科學研究還為環保人士們提供了另一個駁斥日本提議的理由:鯨魚的糞便能夠為海洋食物鏈提供關鍵的營養物質,並且有助於海洋碳循環。通過研究,美國佛蒙特大學保護生物學家喬·羅曼(Joe Roman)的團隊證明,鯨魚排便每年為緬因灣帶來2.3萬噸氮氣,這些氮氣能為餵養浮游生物的微生植物提供營養,反過來,這些浮游生物也餵飽了魚類和其它動物,包括鯨魚本身。非營利性機構動物福利研究所(Animal Welfare Institute)的海洋野生動物顧問費希爾(Sue Fisher)認為,在恢復捕鯨的呼聲越來越高時,這些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正在為保護鯨魚提供科學和經濟理由。

兩年前,澳大利亞政府發布了一組2008年的圖片,照片中一艘日本研究船正在捕殺一條鯨魚。據海洋守護者(Sea Shepherd)組織稱,鯨魚死前掙扎了20多分鐘。

不過,支持捕鯨的人士顯然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看來,反對對非瀕危種群的可持續捕獵是非常「偽善」的。工業化的肉類生產讓豬、牛、雞等動物從出生到屠宰場,一直處於囚禁狀態,但消費者並不會因為這一事實拒絕購買切好的豬肉或牛肉。他們還認為,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要比單純為了食用而飼養動物道德得多。挪威駐IWC代表團前任負責人Lars Walloe向BBC表示,捕鯨就像殺死森林裡的其它大型哺乳動物(如鹿、麋鹿)一樣,「我們殺死它們獲取它們的肉,只要做到仁慈人道,那麼殺死小鬚鯨和殺死駝鹿之間並沒有區別。」


恢復商業捕鯨,有可能嗎?

一直以來,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傳統反捕鯨國家都是反對日本捕鯨的主力軍,澳大利亞還曾將日本的捕鯨「釘子戶」行為告至國際法庭。2014年,國際法庭裁決日本沒有必要為了研究鯨魚而進行捕殺活動。目前,澳大利亞等反捕鯨國家已經明確表示,將聯合起來拒絕任何破壞捕鯨禁令的提議。而日本官員則針鋒相對地表示,他們希望此次新提議能夠得到考慮和通過。「這個問題不能用情感來解決,應該基於科學和國際法來解決。」

此次IWC大會將於15日結束,並在下周宣布對日本提議的裁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88個國際捕鯨委員會成員國中,40個國家支持捕鯨,48個國家反捕鯨。由於表決通過提議需要四分之三的成員國贊成,因此日本的提議似乎難以推進討論。但據《衛報》報道,在敲定商業捕鯨額度前,日本提議將決議通過的標準放寬至半數成員國通過。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法教授羅斯威爾(Donald R Rothwell)認為,取消商業捕鯨禁令最終可能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因為即使「日本願意結束其捕鯨的科學計劃(日本計劃每年大約捕鯨300到400隻),未來的商業捕鯨配額也完全可以將它們限制在相似的數量。」

當然,也別那麼「喪」。BBC指出,長期來看,日本對鯨魚肉的需求一直在下降,日本的捕鯨行業目前也只能在國家補貼中存活下來。所以最終,捕鯨這個充滿爭議的問題很可能會隨著人們口味的改變而逐漸消失,商業捕鯨也會輸給一道簡單的市場算術題。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我愛廖凡勝過彭于晏!
在淺酌中品見井柏然的初心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