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0道工序手工親釀的客家黃酒,每一口都清甜醇香!

10道工序手工親釀的客家黃酒,每一口都清甜醇香!

俗語說:「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講的就品蟹、飲黃酒!

一轉眼中秋節就要來了,大閘蟹賞味期來啦。大閘蟹性寒,來上一杯客家黃酒,才會更般配呢。

今天小編要推薦一款客家黃酒禮盒,手藝傳承人親自釀的好酒,用明代文人畫做包裝,舌尖上的非遺,風雅至極。

和家人、友人一同拂風賞桂,小編想到這裡就激動了,開始期待中秋節快點來。

這樣高級有顏值的禮物,佳節送禮也有內涵又不落俗套~

傳承千餘年的釀酒技藝

一口客家黃酒醉人心脾

客家黃酒是傳統名酒之一,以純糯米、山泉水和酒麴手工釀造而成。

經過千餘年的傳承,不僅是一種獨特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承載著更多的情思、回憶與傳統禮儀。

客家黃酒以地區不同,各有特色,又以汀州釀酒歷史尤為悠久,知名度很高。

汀州釀酒為傳統手工釀造酒,以糖化酒麴發酵的純糯米黃酒,香氣盛,酒度適中,口味甜美,屬半甜型黃酒,是中國傳統名酒之一。

以貯存1-3年的陳年隔冬酒代水釀成的雙套酒,即以酒制酒,是客家釀酒師從釀造母子醬油中受到啟發,釀出品質優良的母子酒。

汀州古城,建於唐代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是客家人發祥地和移居海內外的中轉站,被稱作「客家首府」。

作為一座唐宋名城,汀州古城於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汀州客家釀酒技藝,早在唐代就已富盛名。唐代名相張九齡到汀州時,就曾盛讚汀州佳釀。

由於汀江源頭的地質結構獨特,是石灰岩地貌及成片中酸性火成岩。

水源山體植被良好,竹木茂密,喬灌木及毛竹根系發達,使得富有多種微量元素的水從礦體和岩體中過濾出來,產生的水有著清澈、甘甜特質。

汀州以釀酒聞名,很大程度上因為汀江水中含有異常豐富的有益微量元素。

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特有的酒麴作用下,釀出傳承千餘年的美酒。

千壺宴現場,眾多小錫壺圍繞著「海西壺王」

在福建省長汀縣,至今保留著「千壺宴」這一歷史傳統,足見汀州與客家黃酒的深厚淵源。

汀州客家釀酒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林劍波

2018年,福建省文化廳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出生於1971年的林劍波,成為汀州客家釀酒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0 道手工釀造醇香糯米酒

匠心獨具的手工親釀美味

林劍波祖籍策武鄉林田村,是一個位於交通要道、精於釀酒的小村莊。

目前可追溯的材料顯示,林氏從第四代便開始傳承製酒工藝,主要體現在選料、製作、洞藏,特別是酒麴配置更是秘而不宣。

在古代,客家酒麴製作中普遍添加「砷」(砒霜),是劇毒之物。

林氏第十八代傳人林作玲(出生於1917年)曾從事醫療衛生工作,深知「砷」對人體的危害性。

經過多年研究,他把祖傳酒麴秘方中的「砷」去除,替代以中草藥,使得酒品更加有益人體健康。

第二十代傳人林劍波高中畢業後,便跟隨父親在長汀縣國營酒廠學習汀州客家酒的釀造技藝。

1993年參與制定國營酒廠《產品質量控制手冊》,2012年成為「黃酒國家一級品酒師」。

參加工作第三年,他就開始代替父親傳授技藝。

從業30年來,林劍波親手授徒傳藝30多人。

1995年,承包經營長汀縣國營酒廠後,林劍波一邊擴大生產一邊傳授汀州客家釀酒技藝。

作為汀州客家釀酒技藝傳承人,林劍波手工親釀客家黃酒,需經過10道手工工序。

一、浸米:用古井水淘洗糯米,浸泡若干小時,瀝干備用。

二、蒸飯:糯米置入松木木甑旺火蒸至九成熟,讓米粒外硬內軟,疏鬆透亮。

三、淋飯:用古井水澆淋米粒,使其冷卻至手心的溫度。

四、拌曲:將捻好的特製祖傳酒餅,均勻拌入糯米之中。

五、落缸:將混合後的糯米均勻置入酒缸,淘空中部後用紅木杵壓實用於酒釀滲出。

六、添水:待糯米酒釀完全浸出,加入適量古井水進行後發酵。

特製祖傳酒餅

七、榨酒:將整缸酒醅水裝入布袋,壓上木板、青石待其壓出酒液,並逐步添加青石塊。

八、煎酒:壓出的酒液放入壇鍋中煮沸消菌。

九、罐裝:將酒液趨熱倒入陶罐,靜待過濾降黃。

十、降黃:將酒液再次溫熱,降黃濾去沉澱,待飲。

經過以上工序,因天氣情況不同,約7~10天後,方可釀出美酒。

客家人筵席賓客,稱為「做酒」,節慶佳日、喜慶壽誕上,酒都是必備的。

飲黃酒是客家人重要的飲食習慣,黃酒的酒精度數低,口味清醇略帶酒香,男女老少都可飲用,客家女子甚至在坐月子時都用黃酒煮雞補身體。

黃酒的營養價值豐富,含有18種氨基酸,還含有維生素及鋅、鎂等諸多微量元素。

同時,黃酒在古代是重要的藥引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藥用」,米酒即黃酒。

墾灘坡客家黃酒禮盒

圓融禮盒(一酒二杯),十六鋪售價¥298

含汀州原釀酒(500ml)1瓶

古法琉璃圓融杯(50ml)2隻

成雙禮盒(雙瓶酒),十六鋪售價¥179

含汀州原釀酒(500ml)1瓶

蓼花清釀酒(500ml)1瓶

明代木版水印風雅至極

高級精美的禮盒包裝

「墾灘坡客家黃酒禮盒」選用汀州客家釀酒技藝傳承人古法手工釀造之酒,是舌尖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包裝和酒標採用明代木版水印《十竹齋箋譜》紋樣,木版水印亦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木版水印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十竹齋主人胡正言客居南京,他在雞籠山側的庭院種竹十餘竿,故名「十竹齋」。

他性雅高潔,與當時的詩畫才俊、刻板和印刷高手交往密切 。他主持印刷的《十竹齋箋譜》,首創「拱花」技術,代表了箋譜印刷的最高水準。

《十竹齋箋譜》可以說是晚明文人為自己定製的個性化的「聊天背景」與對話框。

一經推出,便銷於大江南北。民國年間,鄭振鐸聯合魯迅進行了《十竹齋箋譜》的搶救與翻印出版。

宋人好古、尚雅,但明代文人不再滿足於宋代內斂含蓄的清雋格調,他們熱衷於生活中每一處有情趣的細節,把古雅發揮得淋漓盡致。

《十竹齋箋譜》分4卷,33類,共收箋畫283幅。涵蓋山水名勝、禮器、珍禽異獸、花鳥魚蟲等,題材豐富。

其名揚海內外,使得「十竹齋」成為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品牌。

「墾灘坡客家黃酒禮盒」經南京十竹齋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授權,外盒與酒標均選用《十竹齋箋譜》經典紋樣,還特別選取了一幅《印月圖》,將其置於禮盒盒蓋之上,便可成為敬酒托盤。

「墾灘坡客家黃酒禮盒」分為兩款,其中,墾灘坡客家黃酒圓融禮盒包含汀州原釀酒(500ml)1瓶和古法琉璃圓融杯(50ml)2隻。

琉璃燒制技藝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在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就有琉璃燒制技術入選。

圓融禮盒中的兩個古法琉璃圓融杯,以脫蠟鑄造法低溫燒制,手工打磨,一模一品,尺寸、重量會略有偏差。

圓融杯杯體略外鼓,口徑內收,聚香和聚味效果明顯,飲酒與喝茶均可使用。同時,也寓意團圓與融洽。

另有墾灘坡客家黃酒成雙禮盒,包含汀州原釀(500ml)與蓼花清釀(500ml)各一瓶。

蓼花清釀(14.0%)比汀州原釀(12.0%)的酒精度略高,總糖略低,有蓼花清香,更為爽口。

圓融時刻,你想和誰喝一杯?

無論是親人、愛人還是友人相聚,購買「墾灘坡客家黃酒禮盒」,都能一起從味覺(美酒)、視覺(木版水印)與觸覺(古法琉璃杯)全方位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墾灘坡客家黃酒禮盒在包裝上也非常考究。

禮盒用進口牛皮紙打造,盒蓋倒置等設計,不僅送人非常體面,還保證了在運輸過程中酒瓶不會損傷。

墾灘坡客家黃酒禮盒

圓融禮盒(一酒二杯),十六鋪售價¥298

含汀州原釀酒(500ml)1瓶

古法琉璃圓融杯(50ml)2隻

成雙禮盒(雙瓶酒),十六鋪售價¥179

含汀州原釀酒(500ml)1瓶

蓼花清釀酒(500ml)1瓶

十六鋪生活家-本周愛買好物

中秋佳節,美味首選在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日本80%民宿下架,酒店漲價,3000間寺廟會是更有趣的選擇
夏日裡最撩人的連衣裙,就數它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