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最重要的功課是和孩子互不怨恨

媽媽最重要的功課是和孩子互不怨恨

一個心理諮詢師諮詢師曾在粲然的文章下面留言,說他發現,其實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長來說,最重要的往往是童年期陪伴他們的父母,尤其是媽媽怎麼樣去跟他們討論這個世界和他們對一些事情的感受。

這比20年以後花大量的錢去請一個最權威的心理諮詢師還要有效且重要千倍。

一個媽媽比得上千百萬個心理諮詢師。其實對孩子來說有一顆健康的心,才是教育的基本。

這是他能夠真正進入這個世界和時代產生共振的重要的東西。」

孩子一出生,便「被迫」處於與父母的親密關係中。

上文提到的要關注孩子與他人的關係,首當其衝便是與父母的關係。

是父母幫助孩子去認識自己,進而認識這個世界。

媽媽最重要的功課是和孩子互不怨恨

「實際上大多數中國人心裡對親密關係這件事情,有著很多的困惑和質疑。

因為從來都沒有人好好的給我們上過這個課,很多家長是愛孩子的,但如何去愛呢?

很多成年人對愛的理解,就反映到了他們跟孩子的親密關係上,他們可能覺得愛是佔有,愛是順從,其實這些觀點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擁有低齡兒童的家庭里,經常出現這樣一副雞飛狗跳的場景:媽媽在訓斥孩子的種種不是,孩子在嚎啕大哭,父親出來勸,於是又跟媽媽吵了起來。

粲然做了很多孩子上小學以後的個體跟蹤,實際上不僅僅是小學,甚至是從上幼兒園開始,從剛出生開始,父母和孩子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就是不互相怨恨。

特別是媽媽爸爸,不要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每一關都是負累。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對失敗的時候,某件事情沒做好的時候,就去埋怨ta,細數ta的種種不是。

家長要把這孩子的成長當作是一次共謀行為,然後順利也好跌跌撞撞也好,最後總能通過關卡的。

處於人工智慧時代的我們很難去想像20年後這個世界到底會是怎樣的。這是真真正正日新月異的一個時代。

與其想像孩子以後要怎麼用怎樣的方式去謀生,還不如多關注他要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怎樣保持和激發他們想像力、幫他們建立起能夠與這個時代共謀的人生細則。

粲然認為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性格的形成、感知愛的能力、想像力包括敘事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伴隨孩子一生的東西,而不只在於技能性的教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