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手機的「毒」,需要全社會來解

手機的「毒」,需要全社會來解

【關注手機依賴】

刷朋友圈、刷微博、刷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刷」成了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人們幾乎與它們形影不離,手機依賴也成為常態。如何避免成為「手機奴」,是當下熱議的話題。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青少年綠色網路建設傳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明宗峰與亞太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

記者:現在很多中小學生將手機視為上學期間的必帶品,「手機依賴」正在向低齡人群逼近。從家庭和學校的角度,應該做哪些努力?

明宗峰:從家庭的角度,家長和孩子應該提前達成協議,約定好手機使用時間,並控制好使用時長。此外,也需要選擇優質內容,最好單獨給孩子留出一個手機,關閉上網等功能,專門下載一些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避免孩子連續看視頻、反覆玩遊戲。從學校的角度,校方可以定期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討論手機利弊,經過一番討論後的自主選擇,往往比一味接受規章制度取得的效果更加理想。

劉德良: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應該思考,如何幫助未成年人培養更有吸引力的興趣,這樣未成年人自然而然就可以主動擺脫對手機的過度依賴。而且,大人要做到以身作則,在抱怨未成年人依賴手機時,老師和家長也要反省自己有沒有「手機依賴」,有沒有為他們營造出良好的學校和家庭氛圍。要做到通過深入的理解、充分的溝通、殷切的關懷、正確的引導、真誠的鼓勵、有效的督促,並附帶適度的懲罰和批評,才能獲得理想的結果。

記者:導致人們依賴手機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不乏一些不良應用導致人們「上癮」。對此,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整治?

明宗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監管部門應該從規範手機應用入手。以手機遊戲應用為例,國家應該制定合理、健康、綠色的遊戲標準和規則,並設置一定的遊戲門檻,尤其要限制中小學生以及不適合的人群隨意進入遊戲。另外,針對不良廠商一味追逐利益行為,建議相關部門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信用評級制度,把無良企業列進失信名單,並設立相應的違法、違規運營舉報機制,鼓勵網民為監管機關及時提供線索。

劉德良:國家在立法方面應加大力度。未來的遊戲立法和遊戲產業發展不能只著眼於經濟效益,應以確保其娛樂本質和防止沉迷為出發點。首先,要不斷強化運營商的平台責任,加大對運營商違法行為的整治。其次,還要引導防沉迷系統建設,對主體、時長、頻次、兩次在線之間時間間隔等方面做出規範。

記者:不少業界人士呼籲建立、實施網路分級制度,以此來消除青少年手機上網帶來的隱患,對此您怎麼看?

劉德良:現在很多網路服務應該針對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兩個不同的網路用戶群體實施網路信息內容的分級,形成區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網路內容提供製度。尤其,對未成年人涉網內容進行一定的「事前隔離」保護,從源頭上減少未成年人進入「與其年齡、身份等明顯不符」的網路世界,通過凈化網路空間,保障未成年人的上網安全。另外,要建立一套相對科學、合理的分級標準,還要設立包括教育、心理、法律、社會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庫,手機應用上線前從專家庫里隨機抽選有關領域的專家,組成專門審查組進行科學的論證。

記者:從網民的角度,如何努力減輕對手機的依賴?

明宗峰:手機作為高科技產物的代表,本身並沒有錯,利用得當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有趣,而過度依賴就使我們喪失了自身的想像力、創造力、表達力,手機就會一步步吞噬人們的潛力。拒當「手機奴」和「低頭族」,首先,不能漫無目的地用手機上網,可以在學習工作之餘的休閑時間裡玩一下,但不要佔用過多時間;其次,要有規律運動,不要機不離身,才能逐漸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具體以下幾點,或許可以幫助「手機控」減輕對手機的依賴:一、關閉手機震動提示以及部分應用推送。對於很多人來說,查看手機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因此關閉那些讓人分心且無關緊要的通知很有必要;二、將屏幕顏色設成灰色調,這樣手機看起來變得更為單調,從而降低用戶對手機的關注度;三、可以安裝防沉浸應用。現在很多手機應用都可以幫用戶限制使用頻率,有些甚至可以統計手機解鎖次數、應用使用時長等,可以幫助「手機控」了解自己手機的「中毒」程度,看看每天自己的時間都去哪了,然後尋找「藥方」,給自己「解毒」。(記者 李政葳 本報記者 劉博超)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布大豆基因組 為國產優異大豆培育奠定基礎
5個家常小妙招,防止牙齒變黃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