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入秋後,想健康,謹記:一要喝,二要凍,三不露,秋冬少生病!

入秋後,想健康,謹記:一要喝,二要凍,三不露,秋冬少生病!

「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苟疾不起,是謂得道。」

人體要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維持正常生命活動。

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一年四季各不同,養生也各不同,順應節氣養生,能讓機體,更好的適應外界的改變,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入秋後,想健康,謹記:一要喝,二要凍,三不露,秋冬少生病!

入秋後,謹記:一要喝

那就是,要喝熱茶!!

入秋後,天氣乾燥,不少人,會出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秋燥」之症。

此時,喝點熱茶,不僅可以滋陰潤燥,不同的茶飲,對於身體還有不同的養生功效。

喝茶,不僅可以攝入大量的水分和維生素,而且,能達到止渴生津提神消疲的目的,可以對抗秋燥,防止口乾舌燥、四肢無力。

潤燥養肺,喝點蒲公英白茉莉茶,緩解咽干、咳嗽,對抗秋燥,少傷肺

秋燥最易傷肺,所以,用蒲公英,搭配白茉莉花,一起做成茶,泡水喝,可以很好的緩解。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有很好的去火消炎之效,對於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皆有很好的效果,用其泡水喝,還有助於全身排毒。

色白入肺,白茉莉花,芳香入脾,治辟穢治痢,解清虛火,去寒積,更很強的消炎作用,對於改善咽喉不適,也有不錯的效果。

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對於潤燥、養肺、排毒,都有不錯的效果。

去燥去火,喝點金桂菊茶,去火消炎,改口口乾、口苦,對抗秋燥,少上火

秋燥容易導致上火,出現口乾、口苦、口舌生瘡、脾氣暴躁等,此時,可以喝點金桂菊茶,對抗秋燥。

可以自己動手,用菊花,金銀花,桂花,蒲公英,四者搭配在一起,熱水泡水代茶飲,可反覆沖泡。

金銀花,能清熱解毒,疏熱散邪,降肺火,常與菊花搭配。菊花,能清肝火、清熱解毒,常與蒲公英搭配。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可降肝火,清胃熱。桂花,性質溫和,可中和寒性,亦可改善口氣。

四者搭配在一起,清熱去火,對抗秋燥,防上火,效果尤佳。

入秋後,想健康,謹記:二要凍,秋冬少生病

入秋後,天氣變涼,人順應天時,講究「秋凍」,但是,並不是所有部位都適合秋凍。

下面這兩個部分,適當凍一凍,鍛煉耐寒能力,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有助於對抗疾病,減少疾病的發生,利於身體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當室外,早晚氣溫,降低到10℃左右時,就不應再繼續「秋凍」了,不然非常容易生病。

一:要凍臉

凍臉,也就是說,入秋後,臉可以適當「涼一涼」。

如果,秋季保護不好臉部,那麼,到了冬季,很容易出現凍瘡、皸裂等現象。

所以,入秋後,凍臉可以適當的用「冷水」洗臉。

冷水洗臉,相當於給面部血管做體操,增強面部皮膚的彈性,使面部更光澤,減少面部皺紋的產生。

與此同時,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從而提高面部的禦寒能力。

所以,入秋後,不妨試試冷水洗臉,來保護面部健康吧!

不過,需要注意,深秋後,天氣十分寒冷後,就不要再繼續冷水洗臉了。

二:要凍鼻子

除了面部,還要凍凍鼻子。

凍鼻子,是指多用冷水洗鼻子。

適當的用冷水洗鼻子,可以增強鼻孔,和整個呼吸道,對冷空氣的適應力,可以預防感冒和流感

此外,冷水洗鼻子,還可以預防鼻炎,減少鼻塞、鼻癢等情況的出現。

可以,每天早晚各一次,利用冷水,反覆清洗鼻腔,或者,沖洗的同時,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用鼻子吸水。

入秋後,想健康,謹記:三不露,秋冬少生病

「秋凍」要適當,下面三個部分,不適合秋凍,不宜露在外,要注意保護,做好保暖。

1、不露腳

白露過後,就不要再露腳,不要繼續穿涼鞋了。

老話說:寒從腳入

,距離心臟最遠,容易血液循環不暢,一旦受凍,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引起各種疾病。

因此,入秋後,要不露腳。

做好腳部保暖,除了不再穿涼鞋,還要穿好襪子,並且,可以適當用熱水泡腳,揉揉足心。

一般來說,泡腳水的溫度,以38~43度為宜,但最好不要超過45度,泡到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泡腳後,可以揉揉足心,或者敲打足底,感受到足部發熱、經絡通暢為好。

2、不露肚臍

肚臍,比較薄弱,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易受寒邪侵襲,引發胃部不適,危害健康。

秋季,本就是胃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所以,此時,一定不要露肚臍,避免肚臍受涼,特別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所以,入秋後,不要再穿露臍裝、低腰褲,要多好腹部保暖,並且,睡覺時,要蓋好腹部,做好保暖。

3、不露肩膀

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相對比較脆弱,容易受傷,不宜受涼。

一旦,肩膀受涼,寒性凝滯,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則可能患上關節炎,或者加重關節炎

如果,肩部受到風寒侵襲,會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長此以往,還會引發關節炎。

所以,入秋後,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肩膀等關節,不要再穿露肩裝出門。

有肩頸疼痛者,在天氣變冷時,更要注意肩部保暖,最好圍個披肩出門。

入秋後,想健康,還要做好這幾件事

1、防感冒

入秋後,氣溫變化較大,晝夜溫差巨大,稍加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感冒。

尤其是,體質弱些的人,一到夏秋換季之時,就容易引起感冒,而一旦感冒,就很容易降低人體的抵抗力,各種疾病病毒,就會趁虛而入。

預防感冒,多喝水,多按揉大椎穴,是簡單有效的方式。

2、早睡早起

入秋後,對抗燥邪,起居要注意「早」一點,早睡早起,更為適宜。

早睡,能夠積聚身體內陽氣,增強身體抵抗力。

早起,則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防止收斂太多,可對抗燥邪。

清晨,早起後,可常練習深呼吸,有助於清肺,防止燥邪傷肺,出現不適。

3、注意排濕毒

入秋後,萬物收斂,"濕毒"也容易被「收斂」,而淤積在體內,導致出現各種疾病。

所以,入秋後,一定要先將體內的濕毒,排除體外,避免收斂在體內,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飲食上,可以多吃點健脾排毒的食物,如芡實、薏米、陳皮、山藥等,也可按摩祛濕窩,如:腘窩、腋窩、腳窩等。

4、注意開窗通風

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鐘為宜,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抑制細菌的滋生。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脂肪肝者:飲食謹記「四少一多」,脂肪「消」的快,肝會慢慢變好
暑氣未消,立秋已過,需祛濕,防秋燥,喝二茶,吃三果,更健康!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