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民營衛星公司「國星宇航」宣布完成天使輪投資,自主研發AI星載操作系統

民營衛星公司「國星宇航」宣布完成天使輪投資,自主研發AI星載操作系統

民營商業衛星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宇航)官方宣布,已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獲得深創投、星河產業集團、電子科技大學旗下基金的投資,成功融資數千萬元人民幣。據悉,該公司於2018年9月5日完成「星時代」AI星座首星發射,並且驗證了我國商業航天星箭一體化AI處理等關鍵技術,此次發射後已啟動pre-A輪融資。

2018年5月成立的國星宇航,是一家由原衛星及應用領域人才創辦的商業衛星研發運營與數據服務創新企業。國星宇航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星宇航致力於推動我國衛星數據產業的智能化、商業化及軍民融合化。立志成為宇航時代的影像數據入口,用航天遙感技術賦能人類發展,讓全球地面變化可感知、可追溯、可利用、可共享。」

2018年9月5日,由國星宇航總體設計,聯合研製的「天府軍融一號」(下稱「TFJR-01」)和「成都高新一號」(下稱「CDGX-01」)成功升空。國星宇航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星宇航在百天時間左右實現了從公司成立到首星成功發射,創造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的新速度,開創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的多項創新:

首次由我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完成「一箭雙星」的發射任務;

首次由我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完成星箭一體化AI處理關鍵技術驗證;

首次由我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完成協同式衛星系統結構設計驗證;

首次全部由我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完成商業衛星全流程作業。

火箭成功升空

星箭成功分離

數據回傳成功

據悉,「TFJR-01」和「CDGX-01」是國星宇航「星時代」AI星座計劃的首發,該計劃規劃24個軌道面(每個軌道面對應有地表一個時區),每個軌道面內布設8顆衛星,星座總計192顆衛星。該計劃同時將從遙感影像、星座管控、星上處理和天空地協同四個方面深度推進遙感和AI的融合發展,從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方面不斷迭代、優化升級,實現國星宇航的願景:讓每個人都擁有上帝視角。

在商業模式上,國星宇航以AI技術為核心,以多渠道數據融合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服務各行業用戶,用AI賦能數據端、平台端、應用端三個環節,最終解決AI技術在遙感領域應用的算力、演算法、大數據三個核心問題,大幅度縮短遙感數據從天上到地上再到用戶的端到端響應時間,解決時效性痛點,重新定義遙感數據應用。

國星宇航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遙感應用的時效性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AI技術帶來的遙感數據應用革新必將催生出更精細的應用場景。針對時效性需求最突出的應急、安防、環保三個主要領域,國星宇航已經開始積極布局,以市場需求引領技術的發展,開展更加深入的行業應用。

根據美國工業協會(SIA)在2018年6月發布的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為2690億美元,占空間產業收入的79%。其中,衛星應用產業收入為1287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國內商業衛星的市場化儘管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日益開放,社會資本開始踴躍進入,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衛星的研製、發射、運營、數據服務等環節,行業應用必將出現井噴之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酷派想用一場新品牌的發布會,告訴市場「我還活著」
東南亞創投圈為何對Deep Tech情有獨鍾?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