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亮亮視野攜手中科院成立聯合實驗室,深入第一視角計算髮布Laffe計算庫

亮亮視野攜手中科院成立聯合實驗室,深入第一視角計算髮布Laffe計算庫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9月12日報道

獵雲網獲悉,今日亮亮視野與中科院自動化所聯合宣布,雙方將一同合作,成立「第一視角計算聯合實驗室」。

據了解,雙方成立聯合實驗室,旨在聚焦第一視角計算前沿課題的研究和成果落地。研究視覺智能感知技術,涵蓋目標檢測、人臉識別和場景識別等;研究深度神經網路壓縮和加速技術,並落地到亮亮視野實際業務中使用。

亮亮視野創始人兼CEO吳斐則表示,亮亮視野自成立之初,就致力於將企業自身與學術研究機構進行產學研的結合。亮亮視野在第一視角交互上的技術和商業探索,產生了很多主動感知的數據和場景落地,與中科院自動化所成立「第一視角計算聯合實驗室」,是在AI發展風口時研發與技術落地上的強強聯手,通過科研合作,不但有望實現前沿技術的突破,還將儘快推動行業落地。在接下來的產業突破中,尤其在第一視角計算,需要更緊密的和類似自動化所這樣全球頂尖AI科研機構共同推動創新,以保持在領先地位,為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人類在觀察世界的時候,都是自主的通過眼睛來觀察,這便是經常所說的第一視角。AI長期以來受益於被動感知的快速發展,在安防的場景中來說,第一視角較傳統的第三視角的優勢仍尤為明顯,即使有AI能力加持,固定視角目前仍只能是被動感知。「第一視角」天生具備無法比擬的獲取數據與知識的潛能,以其為代表的智能眼鏡,在感知的基礎上引入了人的因素,對未來的AI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

第一視角主動感知,更多的是對人的能力的增強而不是替代。如在安防場景中,警察用智能眼鏡主動對其懷疑有問題的車輛進行車牌識別查詢,就是對人與機器交互能力的一個增強。同時通過了第一視角結構化的知識標籤,人的智能可以反過來再增強AI,形成感知閉環。

第一視角的感知,對計算提出了一個超高的要求,即對現實感知的超高實時性,而AI晶元的邊緣計算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之一。它克服了傳統的雲端計算方案容易造成網路延遲的問題,且對雲端伺服器並發能力更大的釋放,用戶體驗和商業應用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技術積累到商業落地

亮亮視野成立於2014年,立足於通過AR技術驅動下的「第一視角交互「變革商業視界,實現多維度的連接、認知與協同,推動人機協作,幫助工業、安防、醫療等行業企業,實現智能化升級。目前,在光學、人工智慧、交互技術等領域,亮亮視野已建設了一套完整的「技術-產品-商業」的平台。

吳斐告訴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亮亮視野通過大量的研發、市場調研和論證,形成了清晰的產品路徑設計,即通過視頻、視覺和智能三個階段的賦能,將AR第一視角交互技術從一部分人受益過度到讓所有人受益。」

被動感知的固定攝像頭在安全監控領域已取得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亮亮視野則藉助第一視角計算引入了移動安防概念,做出了行業突破。今年初,鄭州鐵路東站警方在全國鐵路系統中率先使用具有人像比對的亮亮視野移動警務眼鏡。查獲涉嫌拐賣人口、交通肇事逃逸等重大刑事案件的網上在逃人員7名,以及冒用他人身份證件的人員26名。

亮亮視野智能眼鏡產品搭載Movidius Myriad 2 晶元,具備強大的邊緣計算能力,可在前端就進行實時的人臉、車牌的採集和識別。目前,亮亮視野是唯一一家採用邊緣計算制定移動安防解決方案的AR公司。

工業場景中,亮亮視野已經與華為、必維等頭部公司達成合作,在合作中發現,通過第一視角感知帶來的語音、視頻交互可以生產標籤數據。「這樣的標籤數據累積起來,通過深度學習訓練,反過來又可以幫助智能眼鏡提升第一視角感知能力。」中科院自動化所董未名研究員說道。

當前,亮亮視野與華為合作,推出 eView 智能裝備,提供第一視角實時視頻交互,實現了知識賦能;亮亮視野與必維國際合作,將全球6萬多名員工與後台專家連接,提升工作水平;神州高鐵與亮亮視野合作,將AR與圖像識別技術應用於高鐵遠程運維、線路巡檢、預測性維修等多個方面。


深入研究第一視角計算,發布Laffe計算庫和陣列光波導L-PAT

中科院自動化所-亮亮視野「第一視角計算聯合實驗室」成立之際,亮亮視野發布了第一視角計算基礎庫Laffe。Laffe是一個第一視角計算的基礎庫,在VPU/NPU上,對卷積神經網路推理計算能力進行了深度優化,部分運算元的計算速度提升了1倍到10倍不等,可以支持各種主流深度學習框架如Caffe/Mxnet/TensorFlow訓練的模型在智能眼鏡上快速部署。

亮亮視野首席AI博士姚寒星表示,「這一研發成果已經在實際生產中得到驗證,我們很高興我們的行業客戶也能從中受益。它提供了真正的附加價值。」

現場亮亮視野創始人吳斐還透露了亮亮視野在光學技術領域的研發成果。經過四年的探索,目前已經研發出陣列波導L-PAT, 其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薄至1.5mm的鏡片將主動感知的信息實時與現實疊加,對第一視角的主動賦能掃清了顯示的技術障礙。

第一視角的交互,非常有賴於對現實大量數據的實時性處理。目前所有的方法,都是通過攝像機先成像,然後經過電子計算獲得結果,這本身就是一個功耗很大的工作。亮亮視野聯合創始人,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鄭臻榮教授表示要解決這個矛盾,不僅僅應該從嵌入式計算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光學計算與人工智慧的跨學科合作將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重點,而與亮亮視野的聯合研發已經在人工智慧光學計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創造價值才會收穫價值,現在亮亮視野的智能AR眼鏡在各行業均商業化落地,不難看出產業界對於AR智能眼鏡的需求和認可,在未來,這種接近人本能的第一視角交互也會成為下一個主流的交互方式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華興資本已遞交赴港IPO申請,擬募集資金至多8億美元
走進MORE Las Vegas:全球第一家發行加密貨幣的夜總會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