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3歲少年穿越赤道,奔赴南半球,只為尋覓傳說中的天堂鳥

13歲少年穿越赤道,奔赴南半球,只為尋覓傳說中的天堂鳥

傳說有一種非常美麗的鳥,它們色彩艷麗、沒有翅膀和腳,一生都在飛行中度過,是生活在天堂里的神物。麥哲倫在最後一次航海中的發現了它——天堂鳥。

沒有神話故事的星座天燕座(Apus),就是為了紀念極樂鳥所創。圖片來源:Till Credner/Wikipedia

傳說中的天堂鳥

這種鳥沒有翅膀和腳,其實是當時的人們還不熟悉它時的傳說(編註:最初通過貿易被帶回歐洲的天堂鳥標本,被商人除去了翅膀和腳來用作裝飾,而探險家並不知道)。不過,天堂鳥的美艷毋庸置疑。我們此行的目標,就是要一睹天堂鳥的芳容。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旗上就印著天堂鳥,是其國家的象徵。圖片來源:Wikipedia

天堂鳥也叫極樂鳥,它的棲息地很有限,主要分布於新幾內亞島及其附近島嶼,少數種類在澳大利亞北部和馬魯古群島也可以見到。懷著對極樂鳥的好奇,我們踏上了屬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的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

新幾內亞島是馬來群島東部島嶼,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于格陵蘭島),島東部是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則屬於印度尼西亞。圖片來源:Abhijitsathe/Wikipedia

這裡生物種類繁多,最知名的就是極樂鳥了。極樂鳥科(Paradisaeidae)的鳥類約有16屬41種。極樂鳥雄鳥色彩繽紛,有著十分美麗的飾羽,雌鳥和未成年雄鳥的羽毛則比較暗淡。不僅有著美麗的飾羽,它們的叫聲也多種多樣,有的像鴉叫,有的像槍聲,也有像鐘聲一般。

生活在新幾內亞島上的一種極樂鳥——薩克森風鳥(

Pteridophora alberti),雄鳥頭部長著極其美麗的羽毛,當其第一個標本被帶到歐洲時,人們認為這羽毛是假的。圖片來源:Wikipedia

神奇島嶼上的艱辛旅程

前往新幾內亞島的旅程真可謂是一波三折。經過多次轉機,我們才到達距離目的地最近的一個小城。飛機剛一落地,難題就一個接著一個排著隊似的接踵而至。

找不到租車公司,只能自己想辦法。經過爸爸的努力,終於找到了一輛願意送我們進山的四驅皮卡車。媽媽也不知道從哪得知的某座山裡能看到極樂鳥,司機也只是聽說過那座山,但從來沒去過。裡面的情況——車是否可以開進山裡,有沒有住的地方等等都完全未知!我們把所有大件物品寄存在當地,每人只帶一個大背包。不過,總算有人肯帶我們去了,也算是個好的開始吧

第二天,我們費了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山脈中的一個小山村,山路十分難走,皮卡車足足開了2個多小時。

當看到在大片雲霧繚繞的山林間,若隱若現的幾棟小房子的屋頂時,我還是被這裡的美景驚呆了!圖片由作者提供

走進村子一看,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多了,至少還有間小木屋可以住,雖然除了兩張木板床外(床上鋪著一個薄薄的墊子)空無一物。沒關係,在這樣的大山裡能有地方住就已經很不錯了。由於沒有被子,每天睡覺的時候,把所有帶進來的衣服一層一層全部穿上,哈哈,雖然還是免不了半夜裡被一次次凍醒。這已經很是值得慶幸啦!

一日兩餐更是簡單,每頓只有一個菜——山裡種的佛手瓜或白菜,每人一小勺,管夠是不敢奢望的。印尼本地的小包速食麵在這裡也絕對稱得上美味。當地人煮上一袋速食麵,連湯帶面的分成四五份,澆到米飯上當菜吃,這種吃法我還是頭一次見到!

這幾天肉是一丁點兒也沒見到,就連村裡唯一一家小賣店兒里傳說的雞蛋等了幾天卻始終未見蹤影。 圖片由作者提供

早睡早起的觀鳥之旅

條件雖然有些艱苦,但在這裡生活著的極樂鳥讓我們每天都十分興奮。雖說這裡的極樂鳥有七種之多,可想看到它們也沒那麼容易。

因為它們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所以我們必須5點鐘起床,跟隨著黎明前最後的幾點星光,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上一個多小時的山間夜路,務必在天色微明之時到達求偶場(一個物種的兩個或多個雄性聚集於此,透過不同類型的炫耀表演或演示,以達致求偶交配這一目的的場所)。

到達求偶場後,我們需要一動不動地坐在用蕨類臨時搭建的隱蔽棚里。不過我們並不孤獨,至少有二三十隻蚊子陪著我們一同欣賞極樂鳥的美妙舞姿。過程雖然艱難,但收穫卻非常大,在短短的7天里我們看到了3種極樂鳥和它們的求偶舞蹈。

麗色極樂鳥(

Cicinnurus magnificus)。圖片由作者提供

麗色極樂鳥雄鳥求偶的時候,會挑選一塊求偶場,把場地清理乾淨,用嘴銜起地上的嫩葉拋向空中,站在附近的樹枝上不停的鳴叫,厲害的是它可以發出很多種叫聲,以此吸引雌鳥。

一旦有雌鳥飛過來,它便立刻飛回到求偶場打開飾羽,圍著雌鳥開始舞動,它每次舞動的時間非常短暫,只有幾十秒。圖片由作者提供

這次我們歷時半天的時間,經過直線爬升800多米,到達海拔2000多米的森林中,露宿一晚後,第二天不到五點就起來出發去尋覓它的蹤影了。

嚮導叔叔說:「天氣好的話,它每天5:30-6:00都會在這個區域活動」。我一直在心裡祈禱著「千萬別下雨,千萬別下雨!」因為前兩天雨一直在下著。

看到這張照片,就應該知道我們還是很幸運的。黑鐮嘴風鳥(

Epimachus fastosus)生活在新幾內亞海拔2000米以上的雲霧森林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雖然那個時間段光線太暗了,拍的不清楚,但我們看到了它整個奇特而美麗的舞姿。當它飛過來的那一剎那,我的心跳開始加速了,那長長的尾羽足足有1米長。

我真的不敢相信,它竟然就在我的面前,不停的鳴叫著,一次又一次用胸羽舉過頭,像眼鏡蛇一樣舞動著,那一刻的激動真的是無以言表

觀鳥途中的作者。圖片由作者提供

七天的時間轉瞬即逝,儘管當地物質條件極度匱乏,我們每天依然精力十足,披星戴月一路追尋著極樂鳥的蹤跡。看著極樂鳥絢麗的色彩、獨特的舞姿,回味著炒出肉味兒的佛手瓜,再一次驚嘆著大自然的神奇

知識點生物七年級上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

編輯:栗子先生

果殼少年

ID:guokr_junior

果殼為中學生量身打造的知識產品

還不快關注一下!

雖然還不能評論

但你在後台的留言我們都看得到

當然還有你的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少年 的精彩文章:

珠峰身高怎麼測?沒想到原理這麼簡單!
CNN:世界20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你打卡了幾座?

TAG:果殼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