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不是迷信,包含了古人的智慧

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不是迷信,包含了古人的智慧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的文化和民俗,很多都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和社會經驗。現如今,有很多傳統文化和民俗至今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喪葬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周公就制定了周禮,其實就包括了喪葬禮儀。

中國人對死者有種敬畏之心,對喪葬禮儀也十分重視,並且有一套嚴格的程序,送終、報喪、入殮、守鋪、擱棺、居喪、弔唁、接三、出殯、落葬、居喪。

其中「擱棺」就是,在人死後,要把逝者的屍體在家中停放三天,那麼古人為何這樣做呢?這樣做又有什麼意義呢?

相傳這一傳統起源於春秋時期。當時扁鵲剛剛學醫歸來,名氣也不是很大,在民間當起赤腳醫生。有一次,扁鵲在經過虢國時,發現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中。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虢國儲君英年早逝。扁鵲隨後詢問了幾個為儲君治病的醫生,得知了癥狀,大呼:儲君並沒有死亡,而是得了一種叫「屍厥」的病。最終,經過扁鵲的診治,虢國儲君「起死回生」,而扁鵲也因此名聲大振。

此後,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都習俗就流傳了下來。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像神醫扁鵲那樣的人,來把自己的家人「救活」,但這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

其實,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這個習俗,並不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包含了古人的智慧。

一、防止假死

就像虢國儲君一樣,有些人可能沒有死,但是因為得了某種病,或者身體遭受打擊,導致呼吸極其微弱,讓人誤以為死亡,這就是假死現象。

古人為了避免假死現象的發生,就會把死者在家中停放三天,以觀察死者有無生命跡象。在停屍期間,還會用黃表紙把死者的臉蓋住,如果死者有微弱呼吸的話,就會把黃表紙打濕,更易察覺。

歷史上對假死現象的記載有很多,有很多人通過「停屍」挽回了家人的生命。

二、料理後事

古人對喪葬禮儀十分重視,在人死後,不僅要為逝者精心打理,還要為逝者選一個好的墓地,通知自己的遠親來參加弔唁。由於古代交通不便,一些遠親趕來弔唁也要花幾天的時間。從開始準備喪事,到結束,一般都要花三到七天的時間。因此,古代也有停屍七天的習俗。

三、減弱哀痛

家人是我們在世界上最親的人,是我們永遠的依靠。當有一天,我們失去了最親的親人,失去了依靠,悲痛的心情難以想像。很多人都會在悲痛的情緒里沉浸很久,難以釋懷。而把逝者放在家中停放幾天,也能減弱家屬的哀思。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不有趣 的精彩文章:

千古絕對!唐伯虎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這個中世紀帝國曾想攻佔中國,結果仗打贏了,卻不敢再進一步

TAG:歷史不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