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硬核DIYer日誌:如何配一套最適合自己的DIY主機

硬核DIYer日誌:如何配一套最適合自己的DIY主機

嗨,大家好!

我是Neo。

說到目前的DIY市場,可以說各種讓人難受,內存顯卡價格居高不下,但第8代酷睿的升級又誠意滿滿,難道就沒有什麼平衡性價比和功能的完美解決方案嗎?抱著這個「不可能的任務」,Neo我決定劍走偏鋒,刀尖舔血,集各家「垃圾佬」之所長,來個大力出奇蹟。

重要提示:本文最終選擇的配置,更多的還是走「壓榨極致性價比」的策略,帶來的,必然是「長期穩定性」的弱化。如果不想拼運氣、博概率,還是建議大家選擇更穩妥的「穩定配置」為佳。

(註:想跳過思路分析直接看配置單的朋友,請拉倒最後「總結&配置單推薦」章節。

一. 整體思路

作為一套DIY主機來說,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1. 核心性能件

主要包括CPU,顯卡,硬碟,內存。可以說這些配件直接決定了整個平台的上限。

CPU,全稱中央處理器,自然也是整台主機的核心,無論我日常的輕量使用(辦公軟體、瀏覽網頁、追劇看視頻),而是運行大型軟體和3A級單機大作,CPU可以說都是性能表現最核心的部件。

顯卡,其實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說法,因為隨著CPU集成度的不斷提高,顯示晶元並不一定需要做成單獨的卡件形式,完全可以集成到CPU中。所以不少朋友把「集成在CPU內部的顯卡簡稱為「集顯」,而「獨立的顯卡」則被稱為「獨顯」。由於CPU廠商Intel和AMD這方面的研發能力不如NVIDIA,加上CPU本身對功耗、發熱的限制,所以一般來說獨顯>集顯是沒跑的。

硬碟,全稱HDD = 硬的盤存儲器,其實也是早年對應「軟盤」這個早就不在被使用的存儲介質而來。對於當今的消費者來說,對硬碟的選擇更多還是SSD和傳統HDD的選擇。SSD就是固態硬碟,速度快,零震動,零噪音,但是貴;HDD則是傳統的磁碟式硬碟,除了量大價低,各方面不如SSD,但這兩個優勢實在是明顯。介於兩者之間的還有一些特別的產品,比如Fusion Drive混合硬碟是結合了兩種硬碟的特點,但是結果就是價格上去了,性能也不逆天,所以銷量並不大。

內存,越大越好,越快越好,喜歡的話還有RGB等效可供選擇。相對來說比CPU更加直接,基本沒參數好的大牌就對了。然而目前內存價格有點居高不下,有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來應對呢?本文後面提供了一種劍走偏鋒的思路。

2. 基礎件

也就是剩下的配件,主要包括:主板,機箱,電源,散熱器。這些必須有,但是對整機性能關係不大的配件。

對於這些產品,大家可以選擇走性價比路線,或者加錢上個性化的選擇。

主板基本和CPU適配並且檔次相符合就可以,頂級主板配奔騰顯然沒有必要。

機箱主要考慮空間和散熱能力,至於為喜歡的顏值加多少錢就看大家自己的消費傾向了。

電源,夠用是基礎,各種金牌,鉑金認證,半模組全模組當然也是極好的,只是值不值仍然見仁見智。

散熱器更加偏個性化,另外頂級風冷的性能真的不輸水冷還便宜哦。但就是有那麼多大佬喜歡自己彎管子,這個也是無可厚非。

3. 自選件

顧名思義,也就是那些沒有也能用,但是對不同的使用人群來說,有時候是必須品的配件。比如高端音效卡,高性能網卡等等。這些配件,可以說如果你懂行,幾乎不需要推薦;如果你不懂,基本就是不需要額外購入高端產品了。

二. 核心配件點選

接下來,我們就結合我目前剛升級主機,來看看核心配件的選購方法。

先說說我原來攢的配件有:

780 ti 顯卡一張,基本約等於現在的GTX 1060 3G,可以繼續用著。

酷冷至尊MasterBox Lite 5(睿)機箱 一個,標準機箱,功能顏值在線,做工用料OK,妥妥的夠用

Neo的務實外設指南 篇七:#中獎秀# 酷冷至尊 MasterBox Lite 5(睿)機箱簡評小編註:想獲得更多專屬福利嗎?金幣加成、尊享眾測、專屬勳章、達人福利任務你想要嗎?如果想要,趕緊來申請認證站內生活家!猛擊此鏈接嗨,大家好!我是Neo!首先當然還是感謝張大媽,這次的機箱源自今年雙11的達人購徵文。再和值友們分享內容的同時,還能拿獎品,這就是張大媽好文區永遠不乏優質作者和好文章的真諦沈少Neo|贊10評論23收藏12查看詳情

老而靠譜的伺服器電源一個,台達700W,不玩雙卡三卡四路泰坦的話也足夠了

其他的配件因為性能跟不上,決定這次升級一起淘汰了。

所以我需要購入的新配件有:

CPU,主板,內存,硬碟

CPU選購

首先CPU和主板肯定是要配套的,CPU定了,主板也定了。

目前CPU市場還是老樣子,Intel大戰AMD。

曾幾何時,AMD一直的陪跑的角色,而Intel因為沒啥競爭也收穫了「牙膏廠」的美譽。然而隨著開天闢地的RYZEN平台橫空出世,AMD雖說不上逆天反殺,至少瞬間取得了和Intel正面硬杠的實力。並且憑藉多核優勢,在視頻編輯等高級生產力軟體上還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面對壓力,Intel也不得不在八代酷睿的更新中,邁開了步子,而最具代表性的,無疑就是i3-8100這款CPU了。

英特爾(Intel) i3 8100 酷睿四核 盒裝CPU處理器1099元

i3-8100一舉打破了i3隻有雙核的傳統,直接上了4核。這麼一來i3-8100的價格(散片)只要700不到,卻有和上代i5-7500差不多的性能,簡直性價比爆棚。考慮到我使用電腦主要是玩大型遊戲,偶爾做一些簡單的視頻處理,剩下的就我辦公的文檔處理和上網瀏覽網頁和看視頻,新款i3已經足夠,就毫不猶豫的入手了。(不過最近好像漲了點)

小提示:在購買期間遇到了個問題,最低的幾家淘寶店遲遲不發貨,無奈只能選擇加了20元找了家本地還發順豐的靠譜賣家,第二天就收到。果然有些錢也不能省,感覺那些超低價賣家就是掛著單子等CPU跌再進貨,很不靠譜。)

主板選購

選定了CPU,就得選主板了。主板產品其實有點承上啟下的感覺,既要兼容CPU,又得兼顧其他配件的兼容性。前面提了,我這套配置主打極致性價比,所以毫無疑問得考慮內存的問題。

那麼內存怎麼買才便宜?答案就是相對質量不穩定的「專用條」。而要兼容DDR3規格的專用條,就必須選購「魔改主板」。這麼多不確定因素加在一起,確實對整機的可靠性有所影響。因此,我搜羅了一堆網上各種大神的評測和推薦,選擇了在魔改圈相對靠譜的一款產品,來自銘瑄的 H110ZL全固版 主板,自帶雙DDR3插槽,並且BIOS已經支持i3-8100,可以說是符合我要求的最佳解決方案,沒有之一了。

然後,購買時繼續選擇極致性價比,工包沒有說明書289元包郵到手。(繼續不推薦經驗不足的朋友這麼干)

內存選購

直接選擇了昂達的專用條,單條8G,這樣後續也還有升級空間。169元包郵送散熱器,確實比較難拒絕這種好價。畢竟京東上自營最便宜的DDR3內存是這樣的:

十銓(Team)DDR3 1600 8G 台式機內存369元

DDR4的話更是這樣的:

威剛(ADATA) DDR4 2400頻 8GB 台式機內存439元

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推薦大家在不確定自己願意冒多大風險的情況下,選購京東自營的這些大廠產品,整體的產品穩定性確實會好不少。

硬碟選購

至此,性能件就只剩硬碟了。因為目前暫時沒有M.2 SSD的好價,所以當時選銘瑄那款主板也是看好了只有SATA3.0的SSD可供選擇。畢竟追求極致性價比嘛,2018年主力機的系統盤不用SSD實在說不過去,但SATA3.0的SSD到M.2的SSD除了跑分漂亮,日常使用的差距遠沒有HDD升級到SSD那麼明顯。容量方面,128G級別剛剛夠用,256G的算是主流,在網上價格絕對值也上去了。

所以我就選定了256G SATA3.0介面的SSD作為主力盤,如果不夠用,後面再加一塊倉儲盤就好了。品牌方面則是綜合了性價比和我以前用威剛不錯的印象,入手了這款 SP580:

國內

ADATA 威剛 SP580系列 240G 固態硬碟257元包郵馬牌主控,威剛入門SSD接近1元1GB。天貓瑞達中騰數碼專營店目前售價257元,接近1元1GB,近期好價,感興趣的值友可以考慮入手了。在入門級低端市場威剛為了讓更多平台用SSD來取代傳統HDD硬碟,於2016年推出了PremierSP580固態硬碟來了。新的PremierSP580定位入門級,提供1吃貨餅|值75評論14收藏30去購買

這樣,關鍵的配件就全都到齊啦,就等收貨開始裝機了。

三. 簡單裝機實錄

接下來等升級用的配件都到位之後,就可以開始裝機啦!

工具方面其實兩把螺絲刀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各種工具齊全的話,肯定也沒有壞處啦!

真正必需的也就這幾個

先來個簡單的全家福,確認一下快遞過程中沒有給產品造成明顯的外傷。

首先是散片CPU,看下沒有用過的痕迹就好。現在Intel的CPU沒有針腳確實放心不少。

主板雖然的工包,但是保護的還是到位的

CPU部分有保護蓋保護針腳,常規操作了

硬碟也是一樣,看看金手指是不是全新就好

內存也OK,金手指沒有劃痕,可以開始操作了。

最後則是買內存送的散熱器,3 Pin不可調速,不過對付i3的CPU還是搓搓有餘了。白色的主色調也是我喜歡的。

裝機第一步,打開主板的CPU支架,把保護蓋去掉

小心的放進CPU,兩側是防呆設計,千萬不要用蠻力,輕輕放進去,移動到位即可

接著把卡件放下,卡好,CPU的安裝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簡單?

下一步就是裝散熱器支架了,也就是那個「黑圈」。對準主板的四個空位之後,先插入透明的卡件。

接著插入黑色的固定件,就大功告成了

背面的效果是這樣的

然後就是新手相對比較害怕的「塗硅脂」的橋段

理論上越平越薄才好,但是實際上,對於新手來說厚實一點再用「散熱器壓實」就OK啦~

初步塗一下之後用塑料卡片盡量抹平

在裝散熱器前,我習慣把CPU散熱風扇的電源線先裝好,免得後面不好下手

裝散熱器前記得把塑料保護膜撕掉,雙銅熱管作為贈品還算可以吧。

對準位置,小心的放下散熱器

確認沒問題之後把卡扣卡到位置就完成啦

下一步就是裝內存,非常簡單,同樣有防呆設計不會裝反

接下來是把主板+CPU+散熱+內存,這堆傢伙裝進機箱。然後把機箱的按鍵線裝好,一般就是電源,重啟,硬碟燈這些,具體可以看主板說明書

前置USB3.0的接線,一般都是默認藍色

前置音頻也裝上

然後吧試試裝上顯卡的效果,稍微有點卡,小主板還是不太適合這種大顯卡啊

連上各種電源線之後就可以開機測試,和安裝系統了

不顧我馬上遇到2個尷尬的問題,1是風扇口只有一個,只能先不接機箱風扇;而是主板電源線太短,只能先不裝到電源位,結果就是這樣的 (好亂。。。)

首先點亮BIOS,確認CPU和顯卡風扇都正常轉動

BIOS界面顯示正常,保證沒有什麼大問題。

接下來就是比較常規的裝系統了,因為是魔改主板,i3-8100也能裝Win7

幾分鐘後熟悉的界面就出現, CPU、內存都可以正常識別

先跑幾個簡單測試,CPU跑分正常,確實差不多i5-7500的水準

SSD數據確實是全新品

接下來關機,把SSD安裝到對應的位置

然後就是著手解決風扇口不足,和主板電源線太短這兩個問題了,顯示買風扇分線

這樣就可以一個電源輸出接兩個風扇了

主板延長則是常規的24 Pin延長線

風扇安裝上分線器之後的效果是這樣的,還是蠻穩的

先通電確認風扇可以正常運行再調整走背線

主板延長的介面可以藏在機箱背面,盡量不影響美觀

CPU其實也用了延長線,因為本來手頭就有

風扇延長線和介面同樣藏到背面

用線扎固定好

至此,這台新電腦就大功告成了

裝上機箱側板,搞定

不過用了幾天發現還是Windows 10看著順眼,現在也比較成熟了,所以還是升級到了Win10

四. 實際體驗

前面提了,這套配置作為上網辦公機來說當然是搓搓有餘的,所以主要還是用了一些大型遊戲來測試。

NBA 2K18 下,畫質全開可以穩定在遊戲的上限60 FPS,CPU和GPU最多80%,顯存基本用滿,內存大概75%。看來這套配置跑NBA 2K還是搓搓有餘的。

刺客信條起源的話,基本在45 FPS的樣子,CPU常年100%,GPU還是80+%水平,而內存也是80+%

可見刺客信條·起源這樣的高畫質大作,用這套i3-8100 + GTX 780 Ti + 8G內存的配置也能比較輕鬆的應對了。基本上可以暢玩所有3A單機大作,並且穩定性也不錯,育碧有的Bug也可以正常出現,讓人感到很欣慰和熟悉。

五. 總結&配置單推薦

其實作為DIYer來說,其實裝機的過程也是一場「遊戲」。如何玩,還是看大家是追求極致性價比,還是想穩紮穩打配一套可以大概率長期穩定用的設備,又或者只是辦公用用壓低預算,又或者活力全開來個頂配。那麼下面我就寫幾套各價位和使用場景的配置單供大家參考吧:

本文配置及參考市場價 (暢玩大型單機遊戲,簡單視頻編輯)

優點前面都說了,性能強勁,性價比極致。缺點就是穩定性差,運氣不好就BOOM,所以可能不適合普通玩家和只是想裝個機穩定運行3-5年的朋友嘗試。另外可以加個1T或者2T的HDD做倉儲盤。

本文同級別配置,更換穩定版配件(暢玩大型單機遊戲,簡單視頻編輯)

不考慮市場變動,這套配置預算提升了1500元,摒棄了二手大功耗顯卡,魔改主板、專用條、老電源這些不確定因素,整體的穩定性,特別是長期使用穩定性肯定是有了不小的提升的。也可以有效避免出現主板風扇電源口只有一個,大顯卡卡位置,主板電源線太短這些對裝機不多的朋友來說不好處理的問題。另外可以加個3T或者4T的HDD做倉儲盤。

並且可升級性不錯,如果需要i5-8400這樣更高性能的CPU的話,直接升級為i5 CPU + 主板套裝即可;如果覺得8G內存不夠用,直接加內存即可也就是如下配置:

高端全能配置 i5 + 16G + 1060 版本(暢玩大型單機遊戲,複雜視頻編輯和大軟體運行無礙)

這套配置在網上,建議直接一步到位入手上代卡皇1080/1080 Ti,畢竟新卡剛上市,價格肯定會維持在高位一段時間。加上1080級別的顯卡之後,4K或者144Hz遊戲都有把握了。另外可以加個3T或者4T的HDD做倉儲盤。

入門辦公配置 奔騰 + DDR3 4G + HDD (辦公上網,成本和穩定性的平衡)

如果不玩遊戲,其實也完全可以選擇新的奔騰平台,配合昂達H310C這款支持DDR3內存的主板,可以做到比較好的兼顧成本和穩定性的效果。機箱電源可以選擇配置單這種機箱+電源套裝,本身兼容性沒問題,並且對於辦公電腦來說,自帶的250W的小電源也足夠了。

輕量遊戲+AMD最佳性價比之選 R3 + DDR4 4G*2 + HDD (辦公上網,輕量遊戲比如LOL,DOTA2。CSGO)

這套配置不再是只辦公,利用AMD R3-2200G很不錯的集顯,也可以玩玩輕量遊戲。不過因為要依仗集顯,所以選擇了雙通道內存。光威可以說是底線,可以根據喜歡加錢上威剛等口碑更好一些的內存。另外機箱+電源部分,升級到了V6版本,自帶270W電源,更穩健一些。唯一的硬碟建議還是入WD 藍盤,畢竟SSD的話只能裝256G的,一個遊戲大幾十個G,2個就滿了。

好了,以上5套配置,涵蓋了:

入門辦公 (1355元)

輕量遊戲 (1835元)

極限性價比暢玩遊戲 (2805元)

穩健性暢玩遊戲 (4407元)

全能兼顧大遊戲和大軟體 (5388元)

五大區間,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朋友的需求了。大家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機箱、電源,增加內存和HDD硬碟,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套主機配置啦!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提出自己獨特的需求,我們一起討論。

那麼,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本文對您的DIY主機選購有幫助,我是Neo,我們下次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不到半價的旗艦機:618買魅族 Pro 7/Plus體驗
不用重裝,硬碟克隆!筆記本升級固態硬碟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