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在如今的世界中,人工智慧及其科學、工業、金融和家庭應用的進步普遍而一致地改變了世界,人們認為藝術用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的觀點可以解釋為「人對人的最後(直接)方式」。「藝術家與機器人」(Artists and Robots)是對高科技領域的另一個方面感興趣:人造想像的出現。一台機器能否等同於一位藝術家? 機器人能代替畫家還是雕塑家? 人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談論人造創造力? 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在五百年前就畫出了很多機器的夢想:浮動的宮殿,直升機,坦克,工業織機。。。。。。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萊昂內爾·莫拉(Leonel Moura),《機器人藝術》(Robot Art),2017年,尺寸可變

巴黎大皇宮的展覽展出了1989年至2017年間製作的約20個藝術裝置,它們全部由計算機軟體產生,由機器人來創造,而這些機器人來自13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設計,被收藏在全世界的各種博物館中。作品的形式包含繪畫、雕塑、身臨其境的藝術裝置、建築、設計和音樂,本次展覽所展示的所有作品都是藝術家和機器人項目之間合作的結果。創造作品的計算機程序不僅智能而且富有創意,也就是說,能夠產生讓觀眾思考的新形式和新樣態。

在2018年的3月底,法國總統宣布了他的人工智慧(AI)計劃。隨後,大皇宮就開展了這個關於機器人的展覽。「時機確實是巧合的。這場展覽是及時的,但它不是機會主義的曝光,它的編程速度是很慢的。」「藝術家與機器人」聯合策展人傑羅姆·紐特斯(Jér?me Neutres)說,「一個通過人工系統產生的藝術作品,它具有一定的創作自主性。」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阿爾坎傑羅·薩索利諾(Arcangelo Sassolino),《無題》(Untitled),2006-2016年,尺寸可變

「讓機器來創作」(Machines to create)是大皇宮第一次展覽中展出的作品,其重點主要集中在人造想像、各種藝術創作以及解決技術革命引發的主要問題。 藝術家們創造機器,再讓機器創造藝術。

而這個展覽以40名藝術家的作品為特色,它為一個身臨其境、互動的數字世界提供了一個入口——一個增強的身體感官體驗,顛覆了人們對空間和時間的觀念。作品包含一定的警告作用。雖然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我們,但它也威脅著要把人類變成簡單的奴隸來實現自己作主人的目的。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池田良司(Ryoji Ikeda),《數據爭霸》(Data.tron [WUXGA version]),2011年,尺寸可變

藝術家們對這場危險的遊戲有著豐富的經驗:從最初的史前洞穴繪畫中,他們通過技術來達到目標,然後接受他們的問題和想像。使用更複雜的軟體已經產生了越來越自主的作品,產生無限形式的能力,以及與永久修改這個遊戲的觀眾的互動。

這些作品的選擇探討了藝術家提出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需要捫心自問的問題:機器人能做什麼,藝術家不能做什麼?如果有人工智慧,機器人會有想像力嗎?誰來決定這些——藝術家、工程師、機器人、觀眾還是所有人在一起?藝術作品是什麼?我們應該害怕機器人嗎?藝術家?藝術家機器人?這些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們。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拉格爾·科根(Ragquel Kogan),《反射#2》(Reflex?o #2),2005年,尺寸可變

藝術家和小說作家一直夢想著能夠取代甚至超越人類的人造生物。在十九世紀,瑪麗·雪萊創造了第一個科幻英雄——弗蘭肯斯坦,一個怪物發明家,它最終威脅人類說要毀滅人類。而「機器人」這個詞是在1920年第一次出現在布拉格的舞台上,在卡雷爾·阿佩克的一部戲劇中,是為奴隸機器的反抗而誕生。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藝術家們開始把機器人組合在一起,創作繪畫、舞蹈和音樂,跟隨先驅Sch?ffer、Tinguely 和Paik的腳步應用起來,而這幾個學科的創造者現在都在數字技術領域工作,使機器人成為越來越自治的工具。

隨著它們越來越獨立,這些機器移動的方式有時是物理的,我們把它們歸因於近乎動物、人類甚至是心理的層面。而機器人也越來越看不見了。在計算機程序和演算法的驅動下,技術正在消失,有利於無限生成的形式,可以根據我們的身體運動而改變。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帕特里克·特雷塞(Patrick Tresset),《人類研究#2》(Human Study #2),2004-2017年

其實,藝術家不是在從現實走向夢想,或者從物質走到虛擬,而是在嘗試新技術。他們的調色板是一個具有無限組合的畫布。速度的問題是根本的,一切都很快,思想立即行動。

而從計算機中實時的形式,包括圖像增殖、褪色、變形。事實上,這正是機器人變得如此自治的根本原因,以至於它們似乎挑戰了將部分權力委託給機器的藝術家的權威。正如藝術家所述:「我們知道它們的工作是如何開始的,但不知何時或如何結束。」

1951年,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懷疑數字計算器是否能思考。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作為學派的先驅進一步思考了這個問題,預言到在不久的將來適用於所有社會和個人領域的一種絕對形式的人工智慧的出現,它會讓人們理解和支配人類大腦的功能,進化得更有效率、不朽和可下載。與這種新預言相反,權威人士提醒我們,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這樣的未來。在這個展覽上,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利用深度的學習(先進的機器學習)來掌握這些新探索的氛圍,甚至是仿效或歪曲它。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曼弗雷德·莫爾(Manfred Mohr),《P-200-E》,1977年

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被人工系統連接和管理時,他們的藝術作品引領著我們去思考、感受和嘲笑機器人。我們是從猴子身上下來的作品,就像我們從猴子身上下來一樣,講的卻是詩歌、政治和哲學。

這迫使我們重新考慮我們如何衡量作為人的意義。它們是藝術家、工程師、機器人和我們共同修改的對象。機器人因此成為了共同發起人。它會讓我們更人性化,更像藝術家,還是更像機器人?

展覽上出現了大概30個由機器人創造的作品,最終使人工智慧創造藝術的想法成為了可能。不僅如此,工程師、機器製造者和遊客也影響了藝術創作。發展部總監莫里斯·弗蘭肯(Morris Franken)指著其中一個作品說:「因為感測器的存在,遊客可以通過他們的運動,讓這些植物繼續成長和發展,使這個虛擬的叢林越來越茂盛。」 然而,機械化的作品,不管它們看起來如何藝術化,都會引起人們對真實性的懷疑,並讓專業人士質疑它是否只是其中的一種演算法。

藝術家與機器人 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

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Meta-Matic n°6》,1959年,51 x 85 x 48 cm

另一個策展人,同時也是一個藝術歷史學家勞倫斯·勃蘭特(Laurence Bertrand Dorléac)說:「無論是這些畫筆還是這些機器人。這個計算機計算的公式不是我們的,它是寫在牆上的。我們只是從他們的藝術性和視覺力量方面選擇作品。我們要展示的是這些藝術家,而不是技術人員。我們的方法並不科學。莫尼特(Monet)已經夢想著完全沉浸在他的仙女身上。但他沒有技術手段,可現在我們有了。」

尼古拉斯·沙弗(Nicolas Sh?ffer)作為人工智慧藝術領域的先驅,這次也將一系列作品帶到現場。他創造了一個自動控制雕塑系統「CYSP」,這個作品早在1981年就在蓬皮杜中心進行了展覽。他說:「現在藝術家不再是創造一個作品,他們創造了創作,開發了一個可以產生藝術形式的系統。」

正如策展人傑羅姆·紐特斯所說:「今天,人工智慧革命的藝術家將藝術推向了無窮遠。」因為由於生成軟體的不同,生成的圖像也是不一樣的。在這方面,藝術市場的反應是非常清楚的,因為在大皇宮裡的每一部作品都已經被大畫廊主和收藏家所覬覦,有的甚至已經將價值放大到了幾十萬歐元。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經典名著「遇上」數字技術 傳統文化展現多元魅力
阿里員工住自如房患白血病 白血病和裝修關係有多大?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