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R怎麼看」你真的知道你為什麼暈VR嗎?

「VR怎麼看」你真的知道你為什麼暈VR嗎?

原標題:「VR怎麼看」你真的知道你為什麼暈VR嗎?


玩VR的玩家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會不會頭暈。但是這種頭暈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噁心、想吐,根據不同的原因造就不同的結果。我們簡單總結了一波VR眩暈的原因,來看看你究竟屬於哪一種呢?


3D眩暈症


絕大多數人的頭暈癥狀,是和3D暈眩症類似的。3D眩暈症是指在電腦上玩3D遊戲,尤其是射擊類遊戲的時候,畫面的快速變換超過了大腦日常處理的速度而感到的一種不適感。耳朵里的前庭(相當於生理的加速度儀)告訴大腦說身體沒有在運動,而視網膜傳入大腦的信號卻好似身體正在運動,這樣的反差就造成了大腦信息的不統一,進而產生了不適感。



而VR體驗的核心之一就是浸入感。相對電腦屏幕,VR設備的屏幕等效覆蓋了視野中更大的比例,其帶來的浸入感遠比在電腦屏幕前來的強烈,更容易引發3D眩暈症的癥狀,更有不少人會失去平衡身體的能力。

左右眼差異與3D


人們往往把 VR 和3D聯繫在一起,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VR 致力於使用戶在虛擬世界裡獲得逼真的體驗,也需要360度全景視頻和視角追蹤。而能錦上添花的,就是3D。



左右眼的圖像需要同步。比如你在玩開車的遊戲,每秒60幀,每幀的1/60秒中車都在前進,路邊的景色,比如樹木的位置和角度也就會有相應的變化。而如果這時候左右眼的同步沒有做好,左眼的樹木還在原地而右眼卻開始往前有了位移,這是兩眼圖像的差別已經遠遠超過大腦處理的極限,很多物體會產生重影,給大腦的處理帶來極大的煩惱,和現實中的體驗完全不符,進而造成眩暈感。


幀數

影響用戶體驗的還有幀數 FPS(Frames per second),意思是每秒鐘顯示器刷新了多少次,渲染了多少次畫面。



真實世界的幀數是無窮大的(當然人眼的接受頻率是有限的),而遊戲畫面的幀數也是玩家追求的一大指標。在傳統的電腦屏幕上,正常使用要求 FPS 保持在30以上。而要追求流暢,則一般要 求 FPS 至少達到 60。相關的研究顯示VR設備內屏幕的刷新率一般要達到 90FPS 才能得到比較自然的體驗。而更高的FPS則自然需要更多的計算能力。雖然 Oculus Rift 最高支持到 90FPS,但實際上,大部分軟體想要達到 60FPS 都比較困難。


視角


人單眼的視角範圍最高可以達到156度,一般為120度。也就是說,一個理想的VR,最好可以覆蓋120度的範圍(主要是水平,垂直不到120度)。

在VR設備中,除了屏幕之外的視域是全黑的,人眼只在小範圍內接收到原本屬於更大範圍的信息。對於沒有太多3D遊戲經驗的人來說,這種與日常生活中物理世界中的不匹配就很容易導致頭暈。



解析度


現階段VR外設的屏幕解析度普遍在2K(2048 × 1080)級別,屏幕大小在數厘米左右,按理說設備的PPI非常之高應該很清楚才對,其實不然。在如此近的使用距離下,透鏡又把屏幕內容拉至120度左右,單位視角像素數已經很低了。

低解析度帶來的,就是低真實度,而真實度越低,和真實世界相差越遠,也就越容易擾亂大腦機制。


原因這麼多的情況下,大家又如何判定自己對於VR眩暈的耐受程度呢?最好的方法當然還是實際體驗,這裡虎虎也給大家推薦一個免費的測試程序:VRQ Test



VRQ是指虛擬現實中的敏感程度。通過簡單的測試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對VR的敏感程度,從而獲得更好的VR體驗。測試方法是在180秒內,體驗5種不同的考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測試造成的敏感效果會逐步加重。當你感覺到不適時,需要及時停止測試,系統會根據你堅持的時間和反應速度給出評級結果。評級標準為1~3星,星數越多表示你對VR的敏感程度越好,自身更容易適應VR。


這裡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關於VR眩暈的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虎VR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網紅唱歌跳舞,別人家的網紅幫蘋果秘密開發VR系統
虎虎推薦VR一周新游9.10-9.16:史詩般的冒險與戰鬥

TAG:虎虎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