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很多人研究李蓮英的成功秘訣,其實大可不必,答案都在他的墓碑上

很多人研究李蓮英的成功秘訣,其實大可不必,答案都在他的墓碑上

中國封建社會,自從太監誕生的那一天起,李蓮英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在政治鬥爭險象環生,世事變化紛繁複雜的情況下,他能左右逢源而常勝不敗,這也算是一個奇蹟。

李蓮英死後,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這樣一段話:「事上以敬,事下有寬,如是有年,兢兢業業,未嘗懈怠。」後世有不少人在研究李蓮英是如何成功的?其實這大可不必,墓碑上的這句話就是他的無上法寶。

李蓮英的發家是源於他的一手精湛的梳頭功夫,然而這只不過是進身之計。自從安德海伏誅後,李蓮英迅速取代了他的位置,成慈禧身邊的紅人,這一切靠的就是他能體會慈禧的心意。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中,記載了大量李蓮英取悅慈禧的故事,可很少有人知道,李蓮英和慈禧的關係絕不是單純的主子和奴才的關係,將他們視為知己、親人其實也是有據可依的。

晚清太監劉興橋曾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一書中回憶道:慈禧和李蓮英之間的關係十分深厚,李蓮英不但把太后老佛爺服侍的無微不至,而且能夠化解她的煩惱。慈禧得閑時經常會到太監當班的屋子裡去坐一會,聊上幾句。每次等慈禧離去後,李蓮英就會馬上將慈禧坐過的椅子用黃綢包上。久而久之,竟有十二把椅子被包上了黃綢。

李蓮英事實上是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人物。每日三餐,早晚起居,他們都互派太監或者當面問候:「睡得是否安穩?吃的是否可口?」這對慈禧而言,是絕沒有第二人能由此殊榮的。

慈禧有時還會親自到李蓮英的住處招呼他,讓他陪著到各處走走。他們便走便說一些身邊的事情,也聽一聽李蓮英的意見,其餘太監宮女們遠遠地跟在後面。有時,慈禧還會和慈禧談亂一些長生不老、鬼怪神仙的故事。

我們可以看一下李蓮英一路走紅的過程,他憑藉自己乖巧迎合的手段,於光緒五年,出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聲望和地位很快變得顯赫起來。李蓮英31歲,就已經和敬事房大總管(清宮太監總管)平起平坐了。光緒二十年,慈禧又違背祖制賞賜李蓮英二品頂戴。

隨著李蓮英地位的日益提高,終於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議論和不平。有人說他收受賄賂,結黨營私,賣官鬻爵,更有人說他干預朝政,破壞祖制。其實這些指責中有的是確有其事,有的卻是子虛烏有。

不少人認為,許多想往上爬的官員都走過李蓮英的門路,但他是否真在慈禧面前美言這事誰也說不清。如果仔細分析慈禧的性格就不難得出結論,雖然慈禧寵信李蓮英,但更多還是情感方面的。在政治上,以慈禧的強勢和睿智,她不可能讓身邊的額太監插手朝政。至於李蓮英貪點錢財,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慈禧身邊當紅的大太監,能做到各方都滿意的確很難。慈禧和光緒的政見不和之眾所周知的,因此夾在他們之間的李蓮英就處處顯得難以兩全了。有人說李蓮英是始終站在慈禧這一邊的,甚至連光緒的死都和他脫不了關係。

可是熟知晚清歷史的人就不會這麼看。種種跡象表明,識時務的李蓮英在庚子事變發生後,也就是慈禧西逃的情況下,逐漸地向光緒帝靠攏。這時的李蓮英知道,自己一輩子侍奉皇家的任務馬上就要結束了,為了能全身而退,他不想得罪光緒帝,希望能回家頤養天年。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去世。在操辦完慈禧的喪事後,李蓮英便於宣統元年二月初二離開了生活近半個世紀的皇宮。為了表彰他在宮中盡職盡責,服侍太后多年,特賞賜他「原品休致」,帶著朝廷的俸祿每月六十兩白銀退休。這種榮譽應該是隆裕太后對李蓮英一生的肯定。

作為一個太監,李蓮英的身份是卑微的,但由於慈禧的賞識和寵愛,他享受到了太監前所未有的榮譽和地位,金錢和財富更不必說。也正是他和慈禧的這種特殊關係,讓他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議論最多的人物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聰明一世的曹操,卻百密一疏,漏殺一人,因此葬送了打下的江山
馬皇后臨終留下遺言,朱元璋不得已而違背,事後曾在她牌位前請罪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