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金牌幕後推手淪為防火防盜防經紀人,這個行業的生態壞了?

從金牌幕後推手淪為防火防盜防經紀人,這個行業的生態壞了?

「xxx與經紀人解約」、「xxx被經紀人詐騙」、「xxx與經紀人傳出緋聞」…… 經紀人頻繁登上熱搜,其根本原因在何?粉絲經濟時代,經紀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市場和粉絲要求他們「三頭六臂」,而這,到底是「技多不壓身」的本領?還是本分所在?逆風而行的經紀人,究竟以何翻盤?

經紀人花式上熱搜,流量不斷為哪般

藝人和經紀人原本是利益共同體,從前委身幕後的經紀人如今屢屢被拋至台前,圈走不少流量。我們盤點了一波經紀人上熱搜的事件和緣由。

關鍵詞1:經濟糾紛

緣由:經紀人作為藝人的「代言人」,負責藝人的行程及規劃,如商務代言、影視資源、商演等等,這就給了不良經紀人權力尋租的機會。

案例:

「王寶強離婚案」中,王寶強起訴宋喆隱藏、轉移王寶強夫妻共同財產、破壞家庭傷害家人,致使雙方感情徹底破裂,宋喆當庭認罪,請求法院從輕處罰;

因私吞近百萬港元代言人酬勞,被判刑2年的張智霖前經紀人梁雅詩被稱作女版「宋喆」;

胡歌十年經紀人姚瑤因存在商業欺騙行為被開除,被指在擔任胡歌經紀人期間,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導致公司和胡歌名譽及經濟蒙受損失。

關鍵詞2: 情感糾葛

緣由:經紀人和藝人不僅在經濟利益上捆綁緊密,經紀人對藝人的陪伴和保護,容易讓藝人對其產生依賴和情感。

案例:

張丹峰經紀人畢瀅被爆與藝人舉動太過親密,事後,張丹峰洪欣夫婦不得不出面回應,以正視聽;

張靚穎曾被爆料是經紀人馮珂的賺錢工具,她與馮軻的婚姻圍城更被視為「反面教材」;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藝人與經紀人喜結連理的例子:古巨基和經紀人陳韻晴、張震和前助理庄雯如、大張偉和經紀人劉迎、黃聖依和經紀人兼老闆楊子、歌手伍佰和經紀人陳文佩、主持人李艾和經紀人張徐寧,等等。

關鍵詞3:業務能力

緣由:粉絲經濟下,粉絲手撕經紀人成了經紀人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一旦經紀人的業務能力跟不上藝人的需求,就不得不面對粉絲們長槍短炮的「攻擊」。

案例:

黃軒的粉絲怒斥經紀人何苗失職;

李易峰前經紀人董可妍被粉絲們質疑工作能力,被開除;

黃景瑜經紀人被粉絲指沒有應對危機的能力,遂離職。

WannaOne經紀人偷看粉絲手機而被罵;

《香蜜》熱播,男主戲份一再被刪減,曾流出其經紀人手撕片方的傳聞;

……

經紀人熱搜不斷,一方面,是由於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伴隨著媒介多元化、信息傳播高速化時代的到來,原本偏居幕後的經紀人的曝光頻率隨之提高;

另一方面,粉絲經濟的發展愈發成熟,粉絲即流量,左右著藝人的資源和市場,今天的粉絲已經不滿足於「仰望」偶像,想要更多的陪伴和參與偶像的成長,在這樣的前提下,經紀人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唯恐出錯。但是,「醜聞」頻出的貴圈,讓人忍不住疑惑,經紀人的生態環境到底怎麼了?

每況愈下的經紀人生態

能力被質疑,話語權日漸稀釋

如果說客觀媒介環境的變化提高了經紀人的曝光率,那麼又是什麼緣由讓「不良經紀人」鑽了空子呢?「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好的經紀人能幫助藝人開發更大潛能,將其推向更寬廣的舞台,反之,則罄竹難書。

縱觀當前整個經紀人的生態鏈,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人才的良莠不齊,在這個行業里,既有造星能力和業務水平俱佳的經紀人,也有不少「老鼠屎」。

前者如楊洋、宋茜的經紀人賈士凱,楊冪的經紀人曾嘉、壹心娛樂的楊思維,後者則不過多贅述。魚龍混雜的生態環境,為「醜聞」的誕生孕育了溫床,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娛樂產業鏈相當成熟的韓國和日本,對經紀人的要求非常「苛刻」,經紀公司在挑選經紀人時非常謹慎,我國雖早有對經紀人進行資格考核和認證的培訓和考試,但持證上崗的經紀人寥寥無幾,「無證遊民」也是當前經紀人生態監管不可忽視的問題。

再來看被大眾詬病最多經紀人的業務能力:合格的經紀團隊,應該為藝人未來發展考慮,幫其篩選邀約和劇本,助其一臂之力。但當前,不少經紀人缺乏長期的營銷理念,不認真替藝人挑戲、挑商演,有錢就接,透支藝人的知名度。

危機公關意識的缺失和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幾乎成了經紀人行業最大的軟肋。藝人的危機層出不窮,有合約糾紛、有不堪醜聞,但不管深陷何種境地,勢必都會造成名譽和經濟的雙重損失,而如何力挽狂瀾及時止損,就要看經紀人危機公關的本事,優秀的「公關好手」能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若經紀人反應遲緩或處理不當,就會掀起更大風浪。

「這個工種快被大家談爛了,很多製片人投資人副導演提起經紀人都是一臉嫌棄,覺得這個崗位的存在就是故意設置主創部門和演員之間的障礙而存在的,就像這個行業一樣,現在人們把我們尊重的行業變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八卦、樂子,其實有點悲哀。」趙立新經紀人尤雅如是總結這個行業的現狀和困境。

除了人才良莠不齊,業務能力亟待提高外,與王京花、李小婉等老一輩經紀人相比,今天的經紀人的話語權明顯變小了。過去的經紀人牢牢掌握著藝人的「命脈」,「不聽話就沒戲拍」。

如今,大量資本湧入影視圈,稍有名氣的藝人根本不愁沒戲拍,經紀人早已無法壟斷資源;其次,以往藝人要「出頭」非得靠作品不行,現在「成名」的方式更多、更快,一部綜藝、一部網劇,就能「火」,單純依靠經紀人營銷、推廣走紅的年代一去不復返。

經紀人話語權減小,更深刻的原因在於,諸多藝人打響個人品牌後,紛紛「出走」,如今藝人工作室遍地開花,藝人把握著圈內大部分的影視資源,經營經紀業務培養新人、投身資本運作,經紀人淪為了他們的工作人員或者「秘書」,他們不再需要傳統意義上運籌帷幄、把關一切的「大家長」,而要分擔日常事物的「執行經紀人」或者說「助理」。

經紀人上崗指標起底

三觀一致是前提,情商高到長袖善舞

儘管當前的經紀人生態不盡如人意,但也不乏優秀經紀人,藝人與經紀公司或者經紀人之間,是雙向選擇的過程,促成兩者合作的基石是什麼?

眾所周知,經紀人和藝人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一方面,他們代表藝人立場,甚至掌握著藝人的前途。另一方面,他們照顧藝人,將藝人從紛繁複雜的人情事物中解脫出來,專攻術業。

趙立新經紀人尤雅認為:「我們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趙老師非常了解我的本質,這不是我的本質決定的,而是對方決定的,我們三觀一致、審美一致,但各自站的角度和立場又不太一樣,我們各司其職,但也敢於闡明自己的態度、發表自己的想法,然後再去磨合和碰撞。」

資深經紀人小C表示,自己在選擇合作對象時,首先看三觀是否一致、人性是否善良,其次才是業務能力。

市場要求經紀人「技多不壓身」:既要經得住粉絲的「火眼金睛」,也要懂劇本、有審美,還要有危機公關意識和能力,此外,經紀人自身的時尚、商務資源的能力更不能差,經紀人攜手藝人走走江湖靠的是什麼?小C如是說:「對藝人、受眾、市場快速精準的判斷力以及過人的情商。」

經紀約的N種維繫模式

親情捆綁難推廣,利益分成有風險

隨著影視產業的發展,藝人與經紀人的組合模式愈發多元化。除了有專業的演藝經紀公司打理藝人工作,也不乏「個體戶」、「親情股」、「合伙人」。但無論哪種合作模式,都難逃「解約」風險,所以經紀人和藝人在考慮合作和「分手」時一定要慎之又慎。

像歡瑞、唐人這些以影視製作為主的公司也靠著自家的影視資源簽約並捧紅了一批藝人,當然,擁有30+藝人的喜天影視、王京花的拾捌文化等都是非常專業的藝人經紀公司。

不少藝人「任人唯親」,用家人做經紀人,如趙薇的嫂子陳蓉、李冰冰的妹妹李雪、章子怡的哥哥、鄭爽的父母……很多藝人工作室的經紀人同時擔當著「合伙人」的角色,此外,還有「師徒式」的經紀關係,比如趙立新和尤雅。

藝人和經紀公司「簽約」引矚目,比如上周末,張藝興工作室宣布與壹心娛樂達成娛樂事業戰略合作,瞬間點燃輿論場。除了「合作」,解約打官司,對簿公堂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吳亦凡、鹿晗與SM公司解約,蔣勁夫、林更新、金晨與唐人的合同糾紛,蔣夢婕、楊洋與榮信達的合同糾紛。

對於此類合約糾紛,法院多是判決藝人賠償違約金,允許解除雙方合同,但「兩敗俱傷」屢見不鮮。資深經紀人小C坦言:「『解約』一定會造成質的傷害,所以在簽約藝人時要慎之又慎。」

簽約藝人與經紀公司的「解約糾紛」,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分攤不均」。現在經紀公司與藝人之間的合約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先定好四六分、三七分、二八分、還是一九分,簽五到十年的合同,固定分成;

另一種則是先定好五五分成,接著公司與藝人共同制定一個利潤目標,如果藝人超過目標,那公司就少分一些,合同期限也是在八年左右,第二種合約方式是目前業內使用比較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悶聲斬獲10項代言!江疏影半年完成商業價值三級跳
別人的演技靠哭戲,這個小哥哥演技靠笑戲博了個滿堂彩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