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教育難題。來看看韓國、波蘭、芬蘭如何教出最聰明的孩子。

說起美國教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家長將美國列為孩子外出深造的首選。的確,美國擁有著哈佛耶魯以及為數眾多的世界頂級名校,美國教育在很多人心中是天性與自由的代名詞,甚至將其奉為典範。

但是美國的教育真的是最好的嗎?

《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一書作者通過實踐考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本書作者阿曼達·里普利是《時代》周刊等多家著名媒體的撰稿人,她致力於教育的開發與研究。

在每3年1次的經合組織國際學生能力評估測試(PISA)中,美國學生的表現暴露了這個超級大國的超級短板——基礎教育。芬蘭多次高居榜首,韓國、波蘭的表現也顛覆往常、勢頭強勁。

這一現象引起了阿曼達的注意,因此他選取前往以上3個國家交換學習的3名美國學生金、埃里克和湯姆作為情報員,觀察總結這些國家的孩子們究竟在怎樣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再將之與美國教育對比總結出培養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的真相。

作者認為:如果能向書中那些教育強國學習,完全有可能培養出更聰明的孩子。

那麼下面讓我們跟隨三個孩子一起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探尋關於最聰明孩子的奧秘吧。

1、「用力過猛」的高壓鍋式教育——韓國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埃里克為韓國在pisa測試中的好成績所吸引,於是選擇了韓國作為自己交換生涯的落腳點。

那麼埃里克在韓國的學習和生活是怎樣的呢?

與美國不同,在這裡數碼用具並未被普及,而僅僅是作為獎品和備用品。

課堂上的情況也出乎埃里克的意料,同學們並沒有他想像中那樣遵守課堂秩序。有的學生會無視老師的存在繼續高談闊論,還有大部分學生竟然在課堂上睡覺。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此外,韓國學生的日程安排也是令埃里克大跌眼鏡的。他們除了完成日常學習,還要參加工作日加課、高考備考課程、晚自習以及校外輔導。

直到晚上11點,全市的輔導學院開始宵禁,他們才算結束這一天的學習,然後第二天早上8點之前又必須趕到學校。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備戰高考。

在韓國,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在高考中考高分,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成為人生贏家。

但韓國的高考難度大且每年只有一次,這給學生們造成了巨大而無形的壓力。

學校的大多數考試都會按成績分級評價,最高的學生被評為「英雄」,也是「烈士」。因為他們學習最努力,失去的也最多。

但隨後埃里克也發現了韓國教育中諸如:執著的信念,認真的態度以及目標明確這些優點。

韓國的教育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孩子掌握複雜的學術知識,尤其是數學方面。相比美國過於多樣化的培養目標,這會讓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的根本是掌握必要的知識。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在教育目標和高考制度的影響下,韓國的學生在學習中對自己有著很高的期望以及驚人的內驅力。

韓國的家庭教育也與美國截然不同,韓國家長對孩子採取教練式管教,雖然他們也十分關心孩子,但孩子的考試成績被視作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標。

從埃里克的體驗里我們可以看出,韓國雖然在國際測試中擁有著高分成績。但是孩子們已經失去了學習的樂趣,為了高考而學習已經成為他們的學習目標。

他們的聰明是用巨大的代價換來的,孩子們失去了本該擁有的精彩成為學習的機器,「學以致用」在這樣的制度下已然成為天方夜談。

但是諸如信念感、認真做事的態度以及明確的教育目標倒是值得借鑒與學習的。如果能將目標做一微調,也許韓國的孩子們將會學習得更科學,更幸福。

2、「破繭成蝶」的上升期教育——波蘭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來自葛底斯堡的湯姆,選擇了波蘭作為自己的目的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肖邦等名家的作品,讓他對這裡充滿了情懷與嚮往。

隨著了解的逐漸深入,湯姆發現這裡的數學課和賓夕法尼亞州有很大差異。在波蘭,數學課禁止使用計算器。而湯姆能看出,與自己懼怕數學不同,他的同學們的頭腦中數學思維都異常發達,並且他們有精力去學習難度更大的內容。

與韓國相同,老師會在考試後當眾宣讀每個人的成績,而這種「當眾宣判」的場面在美國是難以想像的。

波蘭的孩子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考試失利,他們把這當作是吸取經驗學習更多知識的途徑。而美國學生則會將之視為災難,並且大部分人會自此開始逃避這門課程。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在美國,那些平庸教育體制的捍衛者往往將教育上的問題歸咎於貧窮率和結構缺陷,但一個世紀以來波蘭所創造的教育奇蹟將美國這一學說狠狠打臉。

波蘭的貧困率與美國很接近,但是波蘭在短短數年的時間內,在教育方面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波蘭過去十餘年中進行「煉金師」式教育改革

改革主要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定基礎目標,為教育體制注入活力。

第二環節:定期舉辦試題統一的標準化考試。

第三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延遲分流,實行高中預科教育。

第四環節:要求相關人員對結果負責,給學校和教師更多的自主權。

新的教育體制摒棄冗雜的學術知識強調對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它立足於當下而不是過去,教會學生如何獨立思考。

在湯姆的體會中我們看到了波蘭的成長與成績,波蘭勇於改革的決心也是值得佩服與敬仰的。

四步教育改革,在波蘭歷史上確實創造過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延遲分流一項,使得實施新政後波蘭的pisa成績明顯提高。

儘管通過標準化測試尚不能完全解決教育弊端,但明確癥結所在,對不同學生對症下藥,確實是十分行之有效的。

可惜的是教育改革在長期實施的過程中,卻有些理想與現實無法融合。以至於新政留給湯姆的感覺是太過苛刻,並沒有改革人所設想得那般自由舒適。

3、「烏托邦」國度的教育奇蹟——芬蘭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看完了韓國與波蘭的教育我們來看一下世界pisa排名第一的芬蘭。來自俄克拉荷馬州的金,選擇了芬蘭為自己的交換國度。

與湯姆和埃里克的發現相同,芬蘭也沒有在課堂上普及高科技教具。

在芬蘭,雖然學生們也會抱怨學校或老師,但大多數人心中對教育有著自己的觀念。

芬蘭的課堂教育更注重學科間的橫向關聯,而非把它們當作孤立的學科對待。在芬蘭考試通常要求寫3-4頁的論文,而美國考試的試題通常是難度極低的選擇題。

如此難度的測試,芬蘭的學校教育會不會和韓國一樣是可怕的倉鼠轉輪式呢?

恰恰相反,芬蘭的學習強度是世界上最低的,孩子們擁有豐富的課餘時間。就金的親身體驗而言,她每堂課之間擁有70分鐘的超長休息時間,孩子們在嚴謹認真學習之餘享受著最大程度的自由。

為什麼學習壓力最小的芬蘭,培養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此外,與美國偏低的教師准入制度不同,芬蘭教師都經過精心選拔和嚴格培訓,在芬蘭成為教師是一種榮耀。

芬蘭人設計出的高標準課程體系與高素質教師所組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系統,也是它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重要原因。

從芬的體驗中我們可以看出,芬蘭的教育賦予學生最大程度上的信任與自由。

而學生們並不會因此放任自流,相反他們對學習有著更強的信念感和更高的期待。

在縱觀以上三種教育制度後,我們終於不難理解芬蘭在pisa測試中的穩定的高分成績來源於何處。

影響孩子學習水平的並非財富、種族、階層這些外在因素。

想要培養真正聰明的孩子,靠高壓政策和打壓式教育都是行不通的。因為真正的優秀並不來源於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而是具有高超的思維能力去吸收和運用知識。

芬蘭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一,也許正是源於它最大程度地做到了「知行合一」。它用自由激發了學生的長久的自我驅動力,堅持學習成為了他們內心的選擇。

當這些品格成為一個人孩子的精神內核,那麼他不僅是最聰明的更是無可替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