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氏在掌握曹魏政權後,接著又消滅了蜀漢政權,為何未乘勝追擊消滅孫吳?

司馬氏在掌握曹魏政權後,接著又消滅了蜀漢政權,為何未乘勝追擊消滅孫吳?

原標題:司馬氏在掌握曹魏政權後,接著又消滅了蜀漢政權,為何未乘勝追擊消滅孫吳?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海洋大學本科生 金玲芝


西晉消滅孫吳之後,中國再度統一。司馬氏在掌握了曹魏政權後,隨後又取得了蜀漢舊地,初步打破三國鼎立局面,但是司馬氏沒有一鼓作氣消滅孫吳,立馬統一中國呢?



晉滅吳之戰晉軍戰略部署及作戰經過示意圖


其實在吞併蜀漢政權後,西晉有發起過一場消滅孫吳政權的戰爭,即西陵之戰,但是,在孫吳江將領陸抗的帶領下,孫吳取得了勝利。從這場戰役可以看出,孫吳政權在當時仍然保持一定的國力,西晉滅吳的時機尚未成熟。司馬昭在泰始元年病逝,隨後司馬炎上台,逼退曹魏皇帝退位,建立西晉,剛剛建立的新政權面臨著朝內曹魏政權遺留的勢力,首先要做的是調整朝廷內部權利關係,更好的鞏固自身額



晉武帝司馬炎像


統治。朝內需要穩定局勢,朝外也同樣需要穩定局勢。邊疆地區發生了許多反對西晉的暴亂,包括禿髮樹機能、匈奴、鮮卑等動亂,這些反晉動亂牽制了西晉的部分兵力。剛剛得到的蜀漢的地區也需要派兵管理,穩定蜀漢局勢安定,這些都決定了西晉沒有充足的兵力進攻孫吳,朝內朝外也未提供安定局面環境進攻。西晉內部黨爭也影響了決定是否立即採取伐吳的政策。羊祜率先提出伐吳,但是賈充等人極力反對,雙方激烈的衝突,使得晉武帝不得不考慮對立雙方意見,導致伐吳決定一拖再拖。其次,新生的西晉政權實際實力決定了無法趁勢攻打孫吳。這在前文所說的西陵之戰已經顯示出來,孫吳的勝利,雙方在邊境對峙,表明孫吳國力仍有餘,西晉未處在絕對優勢,西晉的經濟實力不足以支撐這一戰爭。此外,江、淮、漢地區的水災不斷,需要國家大量物資人力對受災地區進行救援,沒有充足的財力和人力進行對外戰爭,此時進行戰爭也會加劇人民生活困苦,造成本國內社會秩序動蕩,是一個得不償失的行為。



孫吳君主孫皓


定都建業的孫吳政權,處在長江下游,吳主孫皓存在偏安心理,沒有對自身國家進行必要的國防建設,一點點消耗著原有的實力儲備,同時孫皓實行暴政,失去民心,也讓西晉有可乘之機,沒有聽取陸抗臨死之前的意見,保衛好荊州地區,而在陸抗死後,孫吳沒有優秀的武將保衛國家,西陵門戶大開,滅亡孫吳的時機來了。晉武帝僅僅只用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消滅孫吳政權,取得西晉短暫的統一。


1.《「處心積慮」的統一之戰——西晉滅吳遲緩之原因分析》,崔敏


2.《晉滅吳戰爭的決策探因》,張金龍

3.《西晉黨爭與伐吳戰爭之關係論略》,於兆偉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侯仁之為什麼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明朝為何會滅亡?其責任究竟該歸咎於誰?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