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70年前,三大戰役為什麼先打遼瀋?

70年前,三大戰役為什麼先打遼瀋?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徐平

70年前,三大戰役為什麼先打遼瀋?

徐平

70年前的今天,1948年9月12日,解放戰爭著名三大戰役的第一仗遼瀋戰役打響,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那麼,當初為什麼選擇先打遼瀋戰役,而不是淮海戰役或平津戰役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東北戰場我軍兵力佔優

解放戰爭進入第二年後,人民解放軍從1947年下半年轉入戰略進攻,經過1年的內線和外線作戰,殲滅了大批國民黨軍,把主要戰場由解放區推進到國民黨統治區,至1948年7月,國民黨軍的總兵力由戰爭開始時的430萬人減少為365萬人,其中正規軍198萬人,能用於第一線作戰的僅174萬人,且被分割在以瀋陽、北平、西安、武漢、徐州為中心的5個戰場上,在戰略上陷入被動。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則由戰爭開始時的120餘萬人發展到280萬人,其中野戰軍149萬人,武器裝備日益改善,戰鬥力大大提升。

從全國戰場來看,1948年7月,國民黨軍的五大重兵集團:

東北衛立煌集團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

華北傅作義集團3個兵團、12個軍、40餘個師;

華東劉峙集團4個兵團、10個綏靖區、31個軍、70餘個師;

華中白崇禧集團3個兵團、4個綏靖區、13個軍;

西北胡宗南集團3個兵團(整編軍)、11個軍(整編師)。

而人民解放軍相對應的是五大野戰軍:

東北野戰軍12個縱隊;

華北野戰軍9個縱隊;

華東野戰軍11個縱隊;

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1個軍;

西北野戰軍6個縱隊。

當時在各大戰略區,除了東北戰場,其他華北、華東、中原、西北等戰場我軍都處於劣勢,也就是說,尚不具備決戰的條件。如1948年6月22日中央軍委給「劉鄧陳鄧,並粟陳唐」的指示《目前必須打有確實把握的仗》中提到:

目前打很大規模的殲滅戰,主客觀條件都不成熟,故須避免。你們兩大集團今後或者分開行動,每次殲敵以不超過一個整編師為限度,或者集中行動,一次殲敵以不超過兩個整編師為限度,目前必須打有確實把握的仗,哪怕殲敵一個旅也是好的。

註:「劉鄧陳鄧」為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第一副司令員陳毅和副政治委員鄧子恢;「粟陳唐」,指粟裕、陳士榘、唐亮,當時分別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

1948年8月23日,朱德總司令在軍委戰況彙報會上說:「現在敵人在中原組織許多兵團,企圖同我們決戰,我們則不同他們決戰,因為時機還未到,過早決戰對我們不利。所以目前還只是同他們在中原進行一些機動作戰。我們要盡一切力量發展生產,準備物質條件(主要是炮彈、炸藥)。到條件成熟時再同他們在中原決戰。那時『啃不動的也要啃動』,『拔不掉』的也要拔掉。」

可見,到1948年8月,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尚不具備打大規模殲滅戰的條件。

而當時東北是我軍各大戰略區唯一與敵人力量對比上佔優勢的地區。

三大戰役之前,在東北戰場,國民黨軍統歸東北「剿匪」總司令部指揮:

總司令 衛立煌

副總司令 鄭洞國 范漢傑

參謀長 趙家驤

第一兵團司令官 鄭洞國

第六兵團司令官 盧濬泉

第八兵團司令官 周福成

第九兵團司令官 廖耀湘

所屬部隊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又3個騎兵旅,加上地方保安團隊共約55萬人,但被分割、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由於部分北寧鐵路為人民解放軍所控制,長春、瀋陽通向山海關內的陸上交通被切斷,補給全靠空運,物資供應匱乏。

而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經過1947年夏、秋、冬季3次大規模攻勢作戰,共殲敵38.8萬餘人,擴大解放區30.7萬平方公里,從國民黨軍中繳獲了大量的美式裝備。冬季攻勢後,部隊進行了擴充與休整。到1948年8月,東北野戰軍所屬部隊有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縱隊以下編製為三三制,即縱隊轄3個旅,旅轄3個團,團轄3個營……縱隊相當于軍,旅相當於師(遼瀋戰役結束後,中央軍委作出全軍統一整編的規定,縱隊統改稱軍,旅統改成師),每個縱隊約3.5~5萬人。東北野戰軍共54個師(旅)70萬人,另有地方部隊33萬人,總兵力已達103萬人。各部隊開展了大練兵和新式整軍運動,軍事和政治素質大為提高。此時,東北地區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獲得解放,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解放區得到進一步鞏固,工農業生產尤其是軍工生產有了較快發展,人力物力比較充足,已經對國民黨軍形成局部優勢。因此當時東北是全國唯一一個人民解放軍軍力超過國民黨軍隊的地區。

東北野戰軍領導在研究作戰計劃。

另外,東北地區的地理條件比較特殊。從戰場地理上看,東北地區雖然幅員遼闊,但通往關內的陸路只有遼西走廊一條狹長通道,一旦被控制,那麼整個東北地區就等於關上了大門,將形成「關門打狗」的局勢,有利於全殲東北國民黨軍,不使其逃至關內。

遼西走廊地圖。

防止東北之敵逃向華北

1948年,隨著解放戰爭進程的演變,特別是東北局勢的逆轉,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已處于越來越不利的地步。隨著1948年初東北野戰軍取得冬季攻勢勝利,國民黨內部出現了撤軍的聲音,而且站在國民黨背後的美國對東北的立場也發生陡轉。他們也建議蔣介石放棄東北,將那裡的國民黨軍主力撤入關內。蔣介石在冬季作戰失利後,也感到瀋陽已成「雞肋」,有意將東北精銳部隊撤回關內,避免被全殲。為此,1948年2月20日前後,蔣介石曾派作戰局局長羅澤闓飛瀋陽與衛立煌商談:放棄瀋陽,撤守錦州。以便與華北傅作義配合,進可以奪回東北,退可以撤往關內。而衛立煌則力主固守瀋陽、長春、錦州三大戰略要點,保全東北,待變而起。廖耀湘等東北將領也大都支持衛的方案,而反對蔣的計劃。

此後,蔣介石又多次令衛立煌打通沈錦路,將主力撤到錦州。直到9月遼瀋戰役打響,國民黨軍統帥部對東北戰略尚無決策,蔣、衛仍然在為打不打通沈錦線將主力撤到錦州的問題而爭執不休。

國民黨軍從東北地區全面撤退,在戰略上是具有相當合理性的。但是,對於人民解放軍來講,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當時蔣介石撤軍到關內,那麼解放戰爭的進程將呈現出另一種樣式,所帶來的後果也許將是十分嚴重的。

在遼瀋戰役之前,儘管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受到嚴重打擊,但是在東北、華北、中原、華東和西北的國民黨五大重兵集團中,仍以華東和東北兩個集團的兵力最多、裝備最好。如果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主力全部撤入關內,那就勢必大大加強國民黨軍在華北和華東地區的作戰力量,而這勢必將給長江以北戰場上的人民解放軍帶來不可預知的軍事壓力。

因此,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掉東北國民黨軍隊,讓其安全走陸路退到華北或者走海路撤退到華東,後果不堪設想。

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

1948年2月7日中央軍委在《務必抓住可能從東北大量轉移之敵》中指出:

如敵從東北大量向華中轉移,則對華中作戰極為不利。

但你們應誰備對付敵軍由東北向華北撤退之形勢。蔣介石曾經考慮過全部撤退東北兵力至華北,後來又決定不撤。這主要是因為南線我軍尚未渡過長江,及北線我軍尚未給蔣軍以更大打擊的原故。

對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為有利。如果我軍尚無足夠力量阻止其撤退,則撤退後的蔣軍似將控制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間地區,並打通津浦北段,其給養當然會很困難,士氣會更衰落,但兵力則較集中,這些可能情況亦須預先見到。

如果你們不打范漢傑,先打傅作義,則衛立煌將以大力集中錦唐線,衛、范協力向西援傅,那時你們可能處於很困難地位。

1948年8月23日,朱德總司令分析「對東北的敵人,我們不能讓他們進關。蔣介石說要守住長春、瀋陽,這很好。因為他們把這樣多的敵人放到這樣遠的地方,每天靠飛機運輸接濟,這就增加他們許多麻煩和消耗。如果讓他們進關。不論是增至華北或華中,都會增加我們不少的麻煩」。

而如果東北野戰軍就地解決了衛立煌集團,既避免了敵軍撤至華北、華東,還可以騰出手來與華北野戰軍解決傅作義集團。

因此東北野戰軍率先發起了遼瀋戰役,作戰目的絕不僅僅是攻佔幾個大城市,而是要從松花江附近向南長驅直入,迅速插到關閉東北地區「大門」的位置,攻取錦州,徹底截斷國民黨軍從東北撤退到華北的通道,並以決戰的態勢將其在東北地區就地全殲,不使其逃竄以影響其他戰場的局勢。

1948年10月1日,遼瀋戰役激戰正酣,東北野戰軍發起對錦州的總攻。朱總司令在當日軍委戰況彙報會上信心滿滿地說「過去我們是怕東北的敵人進關,因為進關後,不管增加到哪裡都是對我們不利的。現在敵人已不可能進關,我們可以在東北將它們消滅。」

東北野戰軍對錦州發起總攻。

東北是最主要的重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是中國主要的重工業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礦、鐵礦等戰略物資,並且在奉系軍閥和偽滿洲國時期建立了大量的工業基礎,因此軍事戰略地位重大。東北地區盛產煤礦與鐵礦,具備發展重工業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東北地區在此前建立了較為成體系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據統計,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東北的煤、生鐵、鋼材、發電量、水泥、木材和機械工業產量都居全國首位。工業是支撐現代軍事的基礎,如果完全控制了東北地區,也就意味著可以為軍隊提供多樣的物資,從而進一步增強軍隊戰鬥力。

因此,在戰略時機成熟的時候,攫取東北這個在民心、經濟(重工業基地)、後勤補給(東北豐富的糧食產量)都有重要意義的地區,對全國的勝利將有重要的貢獻意義。

從東北開赴平津前線的東北野戰軍裝甲部隊。

遼瀋戰役勝利後,為支援關內解放戰爭,東北解放區軍事工業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生產出大量的武器彈藥。計子彈1646.7萬發,各種炮彈172萬發,手榴彈3萬顆,爆破筒9710萬個,雷管341.7萬個,導火索87.6萬米,無煙火藥260噸。僅大連建新公司一家,1949年就生產炮彈54萬發,子彈3000餘萬發,各種火藥300噸,雷管10餘萬個,引信50餘萬個,以及大批性能優良的其他軍工產品,全部運往關內戰場。淮海戰役中,我軍打的全部炮彈,都是大連建新公司生產的。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在總結淮海戰役勝利原因時曾經說過:「華東地區的解放,特別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

建於解放戰爭後期的大連建新公司禮堂。

為了支援全國解放戰爭,東北不僅生產出大量的武器,而且大量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內,支援關內解放戰爭,僅在1949年上半年為其他戰場奉獻出:軍單衣181萬套,騎炮兵服5萬套,撒鞋180萬雙,單膠鞋300萬雙,麻袋16.8萬條,軍毯6.3萬條,木材150萬立方米,鋼鐵20萬噸,成為全國解放的強有力大後方。

東北是重要糧食產區

糧食對於軍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沒有吃的,別說打仗了,連生存都成問題。所以,自古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諺」。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糧食供應標準大體上是每人每天1.3斤至2斤。如果按1人1天1.5斤糧食計算,一支10萬人的部隊1個月就需要糧食450萬斤。解放戰爭中,隨著部隊迅速增加,糧食需要量越來越大。一個戰略區的野戰部隊,由開始時的幾萬人發展到幾十萬人;一個戰役經常要集中數十萬部隊和數十萬參戰民工,一天消耗幾十萬斤或上百萬斤那是常事,一個戰役打下來,可能要消耗幾千萬斤甚至上億斤糧食!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1949年1月14日在全軍後勤工作會議作總結時說:「淮海戰役兩個野戰軍打了兩個月零五天,糧食就需要五億斤。」

這麼大的需求量,對指揮員無疑是個巨大壓力。因此,在戰役發起之前,必須考慮到糧食能否供應得上。

運送軍糧。

東北是重要的產糧區,打下東北,不但保證了東北我軍的吃糧,也可就近支援華北。而如果先打華北,糧食就成了大問題。

1948年5月31日,毛澤東致電東北野戰軍首長林羅劉並告東北局:「為準備東北主力出至錦、榆、津平線,及平、張、綏、包線作戰,你們必須精心策劃由東北運輸糧食至該兩線之各項技術問題。我軍必須保持糧食的充分接濟,方能取得勝利。而熱河、冀東,尤其是察北、綏東出產之糧食,不足供給大軍長期需要,必須準備由東北加以充分之接濟。四月間,我楊得志、羅瑞卿、楊成武軍兩個縱隊出至綏東,因當地無糧,不能久留,喪失良好殲敵之機會。」

東北野戰軍領導在錦州前線指揮戰鬥。

7月20日,林羅劉致電中央軍委:「我軍南下最大的困難是糧食的接濟。」

7月30日,中央軍委致電林羅劉《應首先考慮對錦州唐山作戰》:「你們應當首先考慮對錦州、唐山作戰,只要有可能就應攻取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殲滅范漢傑集團,然後再向承德、張家口打傅作義。」電報特彆強調「西面糧食極為困難,東面則是產糧區」。這裡的「西面」指的是熱河、綏遠,「東面」主要指的是遼西。

可見,統帥部在遼瀋戰役之前,就已經考慮到用東北的糧食接濟華北作戰了。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東北野戰軍自入關後,由華北軍區解決了大量糧食供應,但仍有相當數量從東北調運。直到遼瀋戰役結束後,1949年2月5日東北野戰軍首長致中央電《東北部隊供給問題》中提到:「東北部隊二、三兩月份糧食,由東北供給九十五萬人的,余由華北供給。」

綜上所述,首先在東北進行決戰就成為中共高層的共識。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抓住有利時機,與國民党進行戰略決戰,決戰方向首選各方面條件對我有利的東北。東北野戰軍不負眾望,一舉殲滅國民黨軍47.2萬人,打掉敵人第一個重兵集團。當東北戰場塵埃落定,劉陳鄧粟譚(淮海戰役總前委)也放開手腳在淮海戰場大幹一場,聚殲劉峙(杜聿明)集團。而東北野戰軍在遼西地區經過短暫休整後,盡遣主力,悉數進關。當戴狗皮帽子的八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入山海關時,誰都看得出:傅作義集團在劫難逃!

東北野戰軍進入山海關。

(作者系軍史專家)

(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山裡娃看到軍艦啦!
《信中國》:穿越時空,用封封泣血信箋對話歷史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