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拒絕出生缺陷,基因篩查來把關!讓罕見病更罕見!

拒絕出生缺陷,基因篩查來把關!讓罕見病更罕見!

乾貨 | 靠譜 | 實用

作者:heidi

9月12日為「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2005年由政府設立節日,今年已是第14個年頭。

每對準父母都希望能生下一個健康聰慧的孩子,但是由於遺傳、環境、生物、化學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有一部分新生兒不幸帶有先天缺陷,而每生一個有缺陷的孩子,毀掉的則是一個家庭甚至是幾個家庭。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為5.6%每年出生缺陷兒數量高達80-120萬人,大約每30秒鐘就會誕生一個缺陷兒。

更殘酷的現實是,缺陷兒出生後殘疾和死亡率高達30-40%,出生缺陷疾病已日漸成為我國兒童殘疾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要將出生缺陷降到最低,可以說產前診斷是重點,只有從源頭做好預防工作,才能控制唐氏綜合征、先天性心臟病、地貧血紅蛋白病、神經管畸形等基因突變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導致的出生缺陷發生。

基因檢測技術

21世紀以來,基因技術徐徐揭開其神秘面紗,從科研走向臨床,來到普通百姓的身邊。基因技術是當代醫學發展的重要前沿領域之一,可以對疾病進行預測、預警、預防、早期診斷。除傳統的血清學和超聲篩查外,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近年來得到推廣應用。

相較於其他方法,胎兒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最突出的兩個優勢是,一是,基於母體外周血胎兒遊離DNA,直接檢測胎兒的遺傳信息,檢測結果準確可靠。二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安全無創,只需抽取孕婦外周血進行檢測,避免穿刺帶來的風險

唐氏綜合征

唐氏綜合征,從醫學專業來講是21-三體綜合征,即21號染色體當中多了一條,也叫先天愚型。疾病的主要表現是嚴重智力低下,智商20-60,只有同齡人的1/4-1/2,還伴有多器官的發育異常。唐氏綜合征患兒6歲以內的死亡率較高,大部分唐氏綜合征的孩子早早就夭折了。而高齡夫婦生育唐氏兒的幾率比普通人高。

??

唐氏篩查在孕早期(10-13周)就可進行母親外周血的檢測和超聲測量胎兒頸後透明層的厚度,評估唐氏綜合征的風險。若是高風險可進一步做侵入性的檢查,通過絨毛穿刺取樣、羊膜腔穿刺羊水檢測或臍靜脈穿刺取胎兒血樣進行確診。孕早期+孕中期篩查,胎兒唐氏綜合征檢出率可以達到95%。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準確率高於99 %,不過存在假陰性的可能,因此無創陰性需結合三級超聲檢查等篩查手段

單基因遺傳病

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如遺傳性耳聾、進行性假肥大性肌營養不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地中海貧血等。單基因遺傳病種類多,目前已發現8000多種,綜合發病率高達1/100,遠高於我國唐氏綜合征的發生率 (1/680)。大多數單基因遺傳病會致死、致畸或致殘,僅5%有效的治療藥物,但治療費用昂貴。根據它的遺傳方式可以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連鎖遺傳病。

導致這類疾病的發生是由於父母雙方攜帶有致病基因突變所致,我們稱這些父母為「攜帶者」。「攜帶者」是臨床遺傳學的一個特定術語,它指攜帶有致病突變基因或結構畸變的染色體、但並沒有表現出疾病表現的人。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utosomalrecessivedisorder)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基因性狀是隱性的,即只有純合子時才顯示病狀。此種遺傳病父母雙方均為致病基因攜帶者,故多見於近親婚配者的子女。子代有1/4的概率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均等。許多遺傳代謝異常的疾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按照「一個基因、一個酶」(one gene one enzyme)或「一個順反子、一個多肽」(onecistronone polypeptide)的概念,這些遺傳代謝病的酶或蛋白分子的異常,來自各自編碼基因的異常。常見的常染色概念,這些遺傳代謝病的酶或蛋白分子的異常,來自各自編碼基因的異常。

常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有溶酶體貯積症,如糖原貯積症、脂質貯積症、粘多糖貯積症;合成酶的缺陷如血γ球蛋白缺乏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及半乳糖血症等。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utosomaldominantdisorder)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等位基因之一突變,雜合狀態下即可發病。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細胞發生突變而新產生,也可以是由雙親任何一方遺傳而來的。此種患者的子女發病的概率相同,均為1/2。此種患者的異常性狀表達程度可不盡相同。

在某些情況下,顯性基因性狀表達極其輕微,甚至臨床不能查出,這種情況稱為失顯(non penetrance)。由於外顯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時可見到中間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遺傳系譜,這種現象又稱不規則外顯(irreqular dominance)。還有一些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病情表現上可有明顯的輕重差異,純合子患者病情嚴重,雜合子患者病情輕,這種情況稱不完全外顯(incomplete dominance)。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見者有Marfan綜合征、Ehlers-Danlos綜合征、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多囊腎、結節性硬化、Huntington舞蹈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神經纖維瘤病、腸息肉病以及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性連鎖遺傳病

性連鎖遺傳病(sex-linkeddisorder)以隱性遺傳病為多見。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性狀是隱性的,女性大多只是攜帶者,這類女性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子代中的男性有1/2是概率患病,女性不發病,但有1/2的概率是攜帶者。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婚配,子代中男性正常,女性都是攜帶者。因此X連鎖隱性遺傳在患病系中常表現為女性攜帶,男性患病。如典型的X連鎖單基因遺傳病——脆性X綜合征FragileXsyndrome。

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隨著X染色體傳給女兒,不能傳給兒子,稱為交叉遺傳。這類常見的疾病有血友病A、假性肥大性肌營養不良症(Duchenne肌營養不良),紅綠色盲等。其中紅綠色盲如女性攜帶者和男性患者婚配,子代中的男性有1/2的概率患病,而女性可有1/2的概率患病及1/2概率為攜帶者。

X連鎖顯性遺傳病病種較少,有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等。這類病女性發病率高,這是由於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獲得這一顯性致病基因的概率高之故,但病情較男性輕。男性患者病情重,他的全部女兒都將患病。

Y連鎖遺傳病的特點是男性傳遞給兒子,女性不發病。因Y染色體上主要有男性決定因子方面的基因,其他基因很少,故Y連鎖遺傳病極少見。

美國醫學遺傳學和基因組學學會(ACMG)和美國婦產科學學會(ACOG)對於不同種族的常見遺傳病篩查給出了推薦,如下表: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和檢測成本的降低,結合後續的遺傳指導和必要的醫療干預措施,將進一步促進擴展性攜帶者篩查的應用,讓罕見病更罕見,幫助准爸媽防止隱性遺傳病後代出生,達到減少遺傳病發病的目的,希望每一對準父母都能生下一個健康聰慧的寶寶。

資料來源:國家衛健委、生物文摘、江蘇人醫生殖中心

1

END

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最後一天的優惠,就在教師節!
零距離對話金式麥首席科學家王孝舉:腫瘤篩查與早期診斷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