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水稻種植影響全球變暖遠超預期,或比此前估計水平高出近一倍

水稻種植影響全球變暖遠超預期,或比此前估計水平高出近一倍

水稻種植影響全球變暖遠超預期,或比此前估計水平高出近一倍

9月1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0日發布的一份氣候變化研究顯示,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遠超預期,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水平高出近一倍,這需要把一氧化二氮排放考慮在內。

水稻種植影響全球變暖遠超預期,或比此前估計水平高出近一倍

一氧化二氮,也稱為氧化亞氮,是一種重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在20年到100年時間中,其捕獲大氣熱量的能力,被認為是甲烷的數倍。而此前的研究也顯示,利用間歇性淹水法種植的稻田,所釋放的一氧化二氮水平高達持續性淹水稻田的30—45倍,後者釋放的主要溫室氣體是甲烷。

美國環境保護基金組織的研究團隊發布的這份最新報告稱,水資源的匱乏,導致許多地區採用間歇性淹水法去種植水稻,這一現象在近幾年愈發嚴重。但科學家在分析稻田對氣候的影響時,由間歇性淹水稻田釋放的高水平一氧化二氮,一直都未被考慮在內,這導致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被嚴重低估。

研究團隊通過稻田實地測量及估算髮現,從全球範圍來看,間歇性淹水稻田和持續性淹水稻田釋放的一氧化二氮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對氣候變暖的長期影響,相當於約600個燃煤電廠的增溫效應。更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水稻種植中用於降低甲烷排放的灌溉和有機質管理技術,反而會使一氧化二氮排放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包括美國、中國、印度在內的多數水稻生產國都沒有將與水稻種植有關的一氧化二氮排放,計入向聯合國提交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中。他們建議,如果不使用間歇性淹水,而使用淺灌,那麼灌溉式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有望降低六成。而如果能更進一步,將淺灌與氮和有機質管理精心結合起來,則可使某些農場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降低九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譚靖夷:一生與水電事業結緣
要從假期的昏沉中掙脫出來,需要幾篇夠勁兒的故事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