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每個二胎家庭,都會有一場「生死攸關」的奪媽大戰

每個二胎家庭,都會有一場「生死攸關」的奪媽大戰

文/閆涵

前段時間,疫苗事件鬧得人心惶惶,社區群里每天都有媽媽在糾結是否要帶孩子補打疫苗,甚至商量要結伴帶娃出境游,順便打疫苗。

某一天,就在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時,我們同小區的鄰居石頭媽突然幽幽地來了一句:

「相對於這個,我現在更擔心我家老二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老大玩兒死了。」

What?這麼嚴重!

4歲半的石頭可是我們小區出了名的暖男,出門能幫媽提包,回家能給媽撐腰,跟小朋友也都很合得來,怎麼可能對不滿周歲的弟弟構成生命威脅?

一場生死攸關的「奪媽大戰」

弟弟的到來算是個意外,但來都來了,全家都很歡迎。

當弟弟還在媽媽肚子里時,石頭只是覺得好奇,有時會在媽媽引導下摸摸媽媽的大肚子,和弟弟打個招呼,表示歡迎,還整理了一些玩具準備分享給弟弟——都是他不太愛玩的那些。

石頭媽一直覺得石頭是個懂事孩子,所以沒有過多擔心,也沒刻意去給石頭做心理建設。她完全沒有想到,石頭的「懂事」會在弟弟出生一個月後徹底崩盤。

回想起來,弟弟剛出生時,石頭是喜歡過一陣的,也能接受「媽媽要照顧弟弟,石頭有事去找姥姥」的安排。

但漸漸地,石頭開始為媽媽「一直不能送他上下學、不能陪他睡覺」而生氣,各種「反常」行為相繼出現:

每天早起都要哭鬧一陣,抗拒姥姥送他去幼兒園;

放學回家就纏著媽媽,吃東西要媽媽喂,洗澡要媽媽洗,睡覺要媽媽哄;

晚睡到極限,任由姥姥講故事講到口乾舌燥,他一遍遍起來喝水、尿尿,各種戲精上身,一個看不住就會跑去媽媽房間,大力開門,吵醒弟弟後還嚇唬弟弟,嚇完就跑;

周末待在家裡,不是在弟弟旁邊跳來跳去,就是使勁推弟弟的小床晃來晃去……

就在前幾天,石頭媽去趟衛生間的工夫,回到卧室竟發現石頭在給弟弟嘴裡喂糖豆。

那個畫面,直接導致了石頭媽情緒大爆發。

她把糖豆從弟弟嘴裡摳出來,把石頭拎出卧室扔在客廳的地墊上,隨手打了幾下屁股,用發抖的雙手抓著石頭的胳膊質問他為什麼要給弟弟吃這個,明知道弟弟那麼小,不能吃。

石頭嚎啕大哭,弟弟許是被嚇到了,也放聲大哭,倆娃的哭聲簡直要穿透整棟樓。

石頭媽衝進卧室哄弟弟,姥姥也把石頭抱回房間安撫。等弟弟好不容易睡著了,石頭媽走出卧室,癱坐在沙發上,聽到石頭伴著抽泣的聲音從姥姥房裡傳來:

「可是我也想要媽媽抱,我也想跟媽媽在一起,就像以前一樣……我不要媽媽不理我……」

石頭媽瞬間淚崩,走進姥姥房間,把石頭緊緊抱在懷裡,哭得一塌糊塗。

同胞情里,除了美好也有「陰暗」

所有踏入二胎時代的家庭,都心懷一份美好憧憬,想要給孩子添一個手足,讓孩子未來路上少一份孤單。這份憧憬,是基於「同胞互助」的觀念,是對同胞關係的一種美化。

與此同時,很多人都忽視了同胞關係的另一面,那就是「同胞競爭」。而且,「競爭」遠比「互助」更趨近於人類本能,在同胞關係初期,「競爭」也遠比「互助」表現得更為鮮明。

德國精神分析學會(DPG)前主席 Franz Wellendorf 對「同胞競爭」曾有過這樣的解讀:

在同胞關係里,孩子內心孕育著一種恐懼,即「我的存在與否,或許都無關緊要」。

如果你理解了這句話,就會明白,說大寶與二寶之間的戰事「生死攸關」,還真不是誇張,事關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啊。

早就有一大堆育兒理論告訴我們,「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看到」,對孩子構建自己的安全感和獨立人格有多重要。

對小朋友來說,簡直沒有什麼比父母的關注更重要,他們需要父母看到自己,需要在父母篤定的目光中確定自己有多好、有多重要,進而建立起自尊自信的人格。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都那麼喜歡「求關注」,但凡養過娃,都知道孩子為了「求關注」可以有多拼。

所以,你不難想像,當一個新的家庭成員出現並吸引了父母的一部分注意力後,孩子的內心有多恐慌。

不是他們不懂事,不理解父母養育二寶的良苦用心,而是他作為一個還需要照料和很多關注的孩子,對這種「失去感」無能為力。

「我是不是不再重要?」這個問題令他們痛苦萬分。

從競爭到學會互助

大寶需要父母這樣做

「同胞競爭」的存在,讓很多二胎家庭都曾面臨「大寶對二寶來說是危險品,需要防備」的局面。按照老輩人的說法,「這就是孩子太小不懂事,咱們把小的看好,等大的再長大些,自然就好了。」

確實,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漸漸不再需要父母那麼多的關注,「爭寵」問題會緩解很多。

但我們與其被動地「把一切交給時間」,不如主動做些什麼,讓大寶不要在寶貴的童年時期被嫉妒和恐慌帶偏,也讓兩個孩子能夠在良性競爭中共同成長,建立起「同胞互助」關係。

大寶需要明白,養育二寶是所有家庭成員共同的責任

我們在悉心照料孩子的時候,常常犯一個錯誤,就是以「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為由,很多事不注意提前和孩子溝通,家裡的事也不告訴孩子。

事實上,從孩子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開始,我們就應該儘可能像對待其他家庭成員一樣,以尊重的態度,把跟孩子有關的事情,比如今天我們準備去哪裡玩,準備見什麼人,準備做什麼事,盡量跟孩子做好溝通。

也許很多事孩子確實似懂非懂,但我們對他的尊重和重視,他能感受到。

生二寶看似是父母的私事,卻對大寶的一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重要的家庭成員之一,大寶有權知道在這件事中自己要面對什麼、承擔什麼。儘可能幫大寶做足心理建設,能讓大寶在面對新的家庭成員時心態平和許多。

明確家庭成員序位,避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很多中國式家庭,都默認了「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序列,連最重要的夫妻關係都常常讓位於此。

在孩子3歲前,與母親處於「共生階段」,這個階段里,孩子和母親非常親近,會認為媽媽是屬於自己的,甚至不允許爸爸和媽媽有親昵舉動。

但這個階段在孩子3歲以後應由父母共同引導逐漸宣告結束,家庭成員的關係也恢復到以爸爸媽媽的夫妻關係為主導,由夫妻共同給予孩子垂直的愛。

如果此時父親缺位,或者母親沒能及時從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中抽身,就會導致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遲遲不能結束甚至更深,讓孩子對自己在家庭序列中的位置產生錯誤的認知,覺得自己的需求凌駕於所有家庭成員之上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幾乎不可能去接納另一個與自己平等的家庭成員。

曾看到有新聞說10歲的姐姐把年幼的弟弟綁在陽台上活活曬死,14歲的哥哥殺死不滿1歲的弟弟後反覆說自己「不後悔」,大抵都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的家庭序位有不正確的判斷。

嘗試邀請大寶一起照顧二寶

常在孫儷微博上看她曬齣兒子等等照顧女兒小花的照片,兄妹倆的互動非常有愛。

一次孫儷上節目,聊起自己怎麼培養大寶二寶的感情,她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等等作為哥哥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她在懷小花的時候,就給等等滲透思想,說他現在有小妹妹了,從此他就不是這個家裡年紀最小的孩子了,他已經升級做哥哥了,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照顧小妹妹,讓小妹妹和他一樣在這個家裡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連「小花」這個名字,都是等等給起的。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變強大。帶著一顆做「家長」的心,大寶會自然而然模仿爸爸媽媽,用更成熟的姿態去同二寶相處。

同樣是二胎媽媽的胡可,也經歷過大寶對二寶有敵意的階段。

小魚兒剛出生時,安吉曾因為太緊張,出現了應激性蕁麻疹。後來家人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照顧小魚兒身上,也讓安吉難以接受,甚至覺得「自己很慘」。

胡可對兩個兒子之間的關係處理,重點放在了「公平」二字上。

她不會因為小魚兒小,就要求安吉讓著他,也不會因為安吉大,就把所有責任都讓他擔著。

相反,她盡量平等地對待兩個兒子,做得好一樣被稱讚,做錯了一樣要受罰。就這樣,安吉的失衡感一點點被消除,當媽媽生氣時,會主動幫弟弟說好話,兄弟感情在吵吵打打中日漸深厚。

多為大寶安排戶外活動

豐富的行程安排可以給大寶的生活帶去新的期待,讓他不總是盯著媽媽在幹什麼。

外界新鮮有趣的事物也會讓大寶的內心世界更充實,就好比「眼界寬了,心眼自然也大了」。

這個方法最直接好處的好處就是能有效轉移大寶的注意力,當然,這需要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爸爸拿出時間和精力來配合。

每天給大寶一段專屬陪伴時光

《這世上最心甘情願的職業,叫媽媽》里,咱們曾經聊到如何陪伴孩子的問題——好的陪伴,從來不在於時間長短,只要專註和高效。

在二寶睡覺時,或者家人陪二寶玩耍時,媽媽可以單獨陪大寶讀讀繪本、聊聊天,讓大寶感受到一份只屬於他的、絕不敷衍的愛。

這份愛,是大寶克服內心恐懼與不安最好的葯。

面對孩子的成長,我們焦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家長的焦慮對孩子的三大影響

緩解自己的焦慮三大妙招

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如何才能不焦慮?本周四,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的高級主管李芳老師,將為大家分享如何做不焦慮的家長,給煩惱父母帶來實用秘籍。

前幾期沒聽過癮的家長們,歡迎繼續收聽!

講師介紹

李芳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兒童自控力認證講師

五歲孩子的媽媽

直播時間

9月13日(本周四)晚8點

參與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爸爸的這些行為讓孩子叛逆,做好這七件事,孩子的叛逆行為消失了
再好的婚姻,也需要好好說話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