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67期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67期

1

今日練習

鄧某,女,82歲。左側下牙疼痛20餘日,晝夜不得眠,呻吟之聲不絕於口。牙不鬆動,齒無齲孔。注射青黴素,口服消炎劑;牛黃解毒丸、黃連上清丸,雖倍量之服,皆難得減。服強痛定、美散痛亦僅緩解一時。後到某醫院口腔科行拔牙術。豈料術後鄰牙疼痛益劇。

患者大便干秘,數日一行,口乾口苦,思冷欲飲,舌苔黃膩,牙齦雖紅不腫,舌紅多裂,脈沉滑、兩尺無力。

處方:——(答案下期公布)

2

上期答案:桂枝加葛根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3

上期原醫案

劉某,男,20歲。自謂去年八月病痢疾,里急後重,日夜無度,膿血相雜,血多膿少,經輸液點滴治療好轉。之後雖無膿血,然仍日便數行,經常骨楚惡寒。

近又犯病七日,便次甚頻,微有淡血。痛則欲便,便後痛減,口不苦,不思飲,胃納不香。舌淡紅少苔,切得脈象弦緩,診腹臍左拒壓。

觀其脈症,下痢乃表邪內陷也。以惡寒、骨節痛楚為靶眼,遵喻昌先生之意,擬辛溫解表法,投桂枝加葛根湯加味以治: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6g 葛根15g 荊芥10g 防風10g 生薑5片三劑

二診:骨楚止,微惡寒,腹痛大減,大便日一二行,溏稀無血。

腹診:臍左壓痛消失,舌脈如前。原方再服三劑。

三診:惡寒不再,腹痛止,大便日行一次,已成形。

舌淡紅,苔薄白,脈沉滑。擬參苓白朮散善後。

李映淮老師評語:本案用桂枝加葛根湯,方證相吻。

4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14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5

各家論述

《金鏡內台方議》:葛根性平,能祛風邪,解肌表,以此用之為使;而佐桂枝湯之用,以救邪風之盛行於肌表也。

《傷寒論集注》:用桂枝湯,以解太陽肌中之邪;加葛根,宣通經脈之氣,而治太陽經脈之邪。

《傷寒論方解》:本方是桂枝湯減少桂枝、芍藥的劑量,再加葛根一味所組成。原書中有麻黃,於理不合,當從林億、朱肱諸氏之說,並參考《玉函》刪去麻黃為是。仲景治項背強都要用到葛根,殆以葛根為治項背強的專葯。葛根有解表、解熱、解毒諸作用,仲景用以治項背強,後世用以透疹、解熱,其道理即在此。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銜草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枳實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