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潮汕中秋習俗

潮汕中秋習俗

中秋節是中國的統節日,

在潮汕地區,「拜月」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那麼,潮汕人拜月有什麼特殊的風俗呢?

潮汕中秋習俗

潮汕人多稱「拜月」為「拜月娘」

因為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

潮汕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拜月的主體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

潮汕中秋習俗

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台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拜月的貢品主要有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以及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

除了這些,還有形式多樣的紙貢品,裡面除了平時拜神都會用到的「大金」和可以折成元寶的「皇金」,還有印有八仙過海圖案的「案頭簾」、像桶一樣的「貢」,以及做成蓮花、菠蘿、仙桃等形狀的花籃。

潮汕中秋習俗

潮汕有首歌謠唱道:

「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潮汕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尋求一個好夫婿。

潮汕中秋習俗

不少潮汕小孩在中秋拜月都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自己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潮汕中秋習俗

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水」(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頭」。傳說是百姓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芋頭」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潮汕中秋習俗

中秋夜燒瓦窯(即「燒蟻窯」)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燒瓦窯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信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危害。

潮汕中秋習俗

起火「燒蟻窯」的時候,也是大人們擺好香案拜月娘的時候。燒火的時候,大人們向「蟻窯」撒點硫磺粉,火焰變成淡藍色,特別好看,或是用噴農藥的噴霧器,抽點些油向「蟻窯」噴出去,增加火焰。

等燒到瓦片變紅的時候,草差不多,油和硫磺粉也差不多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拿一把鹽,朝著「蟻窯」撒去,發出一陣陣悅耳的響聲,這和火在燒死白蟻的聲音一樣,意為燒白蟻。

潮汕人的中秋美食

潮汕朥餅

「朥」字,潮汕方言說的是豬油。顧名思義,用豬油摻麵粉作皮包甜餡烤焙熟的餅便是朥餅。朥餅終年應市,但以中秋節上市為最合時,故被列作中秋月餅之佼佼者。朥餅以其餡料不同,而分為綠豆沙朥餅、雙烹朥餅、烏豆沙朥餅和水晶朥餅等。其特色是皮薄而脆,餡厚而清,香甜軟潤。

潮汕中秋習俗

書冊糕

潮汕美食-書冊糕!其中那些小片片有如古代書籍中的那些竹簡片,據說小孩子吃後讀書聰明上進。它還有個雅號叫「雲片糕」,這是因為大人們期待著小孩子將來能騰雲駕霧,摘星攬月。潮汕人又用同樣的製作方法做出了「月糕」。這些糕點都是中秋夜拜月賞月的絕妙食物!你流口水了嗎?


潮汕中秋習俗


白色的中秋月餅

潮汕人的中秋月餅,主要材料是白砂糖跟糯米粉。有清香、綿軟、入口即化等特點。


潮汕中秋習俗


翻砂芋

潮汕中秋節的應節食品——翻砂芋,吃過嗎?先將芋頭去皮,將它切成比小指略細的條狀,放入油鍋中炸熟撈起,稍涼後中火下過再炸一分鐘上色,然後另取炒鍋開火,倒入水和白砂糖翻炒,化成漿後下炸好的芋頭翻炒,讓糖漿均勻地裹在芋頭條上即可食啦!天氣這麼冷,吃芋頭可以暖身哦!

潮汕中秋習俗

腐乳餅

腐乳餅是潮汕地區的傳統餅類,與廣州的雞仔餅類似,大小適宜,成年人兩三口就能吃完一個腐乳餅,所以吃的時候不會覺得發膩。特點是清香溫潤,咸甜適中,酒香沁人;餡料由豬肉和腐乳做成,飽滿而不外漏,餅皮微甜,乾燥而不開裂,鬆脆可口。

潮汕中秋習俗

綠豆糕

每逢中秋佳節,千家萬戶手巧藝妙的賢慧婦女,常喜愛加工製作美食糕點———綠豆糕,其傳統技術工藝和加工製作方法考究,蒸熟後金碧晶瑩,入口清香甜美,風味獨特,既是一味適合時令的可口葯膳糕點,又是樟林飲食文化獨創的一種營養豐富的美食,堪稱是潮汕地區中秋糕點的佼佼者。

潮汕中秋習俗

潮汕豆方

潮汕特色小吃之一。潮汕人吃豆方有兩個最傳統的日子,一個是中秋祭拜月亮娘娘必備的祭品之一;另一個是結婚時候,要準備豆方供客人享用作為禮物帶走。潮汕地區有一個習俗,誰家娶媳婦的時候,都要分送鄰居豆條,潮汕話稱為「食知」「食甜」,也就是讓鄰居們知道自家的喜事。

潮汕中秋習俗

糕仔

對於小孩子來說,中秋節最期待的美食可能不是月餅而是它——糕仔。糯糯的口感再加上怎麼吃都不會膩的後感,簡直不能再棒!糕仔多用加工熟的糯米粉或綠豆粉為原料,以糯米粉為原料的叫米糕,以綠豆粉為原料的叫綠豆糕。其做法一般是先用白糖加適量的水及豬油煮至粘稠放涼,將糯米粉或綠豆粉配上準備好的糖漿拌勻,再用製作糕點的模具將糕粉擠壓成形。在這過程,還可視個人喜歡添加諸如剁碎的花生仁或芝麻等餡料。糕仔入口清甜,是潮汕人喜愛的特色糕點。

潮汕中秋習俗

林檎

潮汕人中秋節的必備水果除了柚子,就是林檎了。林檎即番荔枝,又名釋迦果。潮汕人多稱之為林檎。林檎富含果糖、礦物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有水果補品之稱。

潮汕中秋習俗

來源:潮汕美食圈、汕頭旅遊官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傳統茶文化,忙裡偷閒得養生——潮汕工夫茶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