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四神足(5)廣釋(4):觀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四神足(5)廣釋(4):觀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四神足(5)

廣釋(4):觀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

一、一、一、三、二、四、觀三摩地

一、一、一、三、二、四、一、釋

一、一、一、三、二、四、一、一、因緣

一、一、一、三、二、四、一、一、一、由作意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於所緣的境界失掉了正念,那就隨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作意的「作」,有警覺的意思,警覺自己的心,警覺應起的心所,去思惟這件事,能順惡不善法是不合道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隨順戒定慧去修學是合理的,是如理作意。

「如是遠離彼諸纏故」:若能這樣作意思惟,就能遠離了一切的煩惱的現行。「及能生起諸纏對治」:生起善法來對治惡不善法。「定為上首諸善法故」:這麼多的善法裡邊,定是最重要的,以定為上首的各種善法,「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因為散亂心的,所以善法力量不夠,若心裏面有定的時候,這個善法是有力量的,能令所有的惡不善法都不現起了,都不活動了。

一、一、一、三、二、四、一、一、二、由觀察

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今應當遍審觀察。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怎麼思惟?就這樣思惟。我現在的身口意上現有惡不善法,我不知道嗎?這樣子反問自己、反省自己。「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的身口意上沒有現行的這一切惡不善法,但是我還不知道嗎?「我今應當遍審觀察」:就是內心裏面這樣子思惟,我應該普遍地、深刻地來反省我的身口意、觀察自己。

「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思惟就是觀察。由這樣的強大的力量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展轉地這樣觀察,觀察的力量就會強大起來,由強大的觀察力觀察自己,有的煩惱是斷了、有的煩惱沒有斷,這樣觀察。「正審思察住一境念」:這樣子安住於所緣境。「念」,就是明靜而住的境界顯現在前,叫做「念」。

韓清凈《披尋記》:「便自思惟等者:為於現有惡不善法如實知有,及於現無惡不善法如實知無,是故作是二種思惟,正起觀察。」

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上於現在若有惡不善法,能真實地知道是有。若現在沒有惡不善法,如實知無。作這二種思惟,內心生起正確的觀察。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

常常如理作意觀察自己,排除不如理作意,能如理作意的相續安住在所緣境上,常常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安住在三摩地,可以觸證三摩地。

一、一、一、三、二、四、一、二、對治

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

「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由於正審觀察的的因緣,能遠離未證謂證的增上慢,我現在還有什麼過失、有什麼樣功德,要真實地反省自己,這樣就遠離了增上慢。不會錯誤的沒得聖道認為得聖道、沒得禪定認為得禪定,不會的。有的時候在欲界定、在未到地定裡面,會有一種錯誤的感覺,感覺沒有煩惱了,就以為得聖道了。坐在那裡打了瞌睡了,認為是得定了。這個輕微的、隱沒的境界,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沈沒,而認為是心裏面無分別住了,認為得禪定了。有的時候心粗,認為自己沒有呼吸了;沒有呼吸,因為色界第四禪才沒有呼吸,就以為現在得了四禪了,得了四禪八定了,這就是沒有自己反省自己的力量。

因為有多安住,自己正確的觀察煩惱已斷或是未斷,就遠離了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這樣反省的結果,就能真實地、不是虛妄地,自己知道自己唯獨對於「纏」,現行的煩惱,得解脫而已。

「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還沒有對於這一切煩惱的種子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我現在成就的功德,我只是獲得及已修習諸煩惱現行的對治。「定為上首」:有多少定的功夫所有的善法而已。「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隨眠的對治,一定要修無我觀。無我觀還沒有修,當然不能得到無我智慧;沒得到無我智慧,就不能對治煩惱的種子。因為你由無常觀、苦觀、無我觀,到無我觀的時候,心能離一切相,就能夠接觸到諸法實相,就是能接觸到諸法寂滅相,這個時候能斷煩惱的種子。現在因為沒有修習無我觀,就沒能斷除隨眠。

韓清凈《披尋記》:「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者:此中隨眠說二一切,當知約彼煩惱品類說初一切,約彼煩惱自性說後一切。或復翻此。」

這其中的煩惱隨眠,上面說了二種的一切,應當知道,煩惱的品類有下、中、上,。約煩惱的自性說後一切。「或復翻此」:或者是反過來說也可以。

一、一、一、三、二、四、二、結

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觀慧的力量成就了三摩地,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能如實的知道自己只有降伏煩惱、遠離諸纏,還沒有將煩惱的種子斷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青州龍興寺佛像,驚艷世界的美!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