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建造多少架殲20戰機才能滿足需要?專家:要看對手部署數量

中國建造多少架殲20戰機才能滿足需要?專家:要看對手部署數量

原標題:中國建造多少架殲20戰機才能滿足需要?專家:要看對手部署數量


港媒日前報道稱,中國接近解決新型低可探測性航空發動機的量產問題,屆時殲-20可能進入大批量生產,並在2025年左右生產200架。中國軍事專家對此評論稱,從目前公開信息看,很難判斷該消息的準確性。殲-20能否進入大批量生產,發動機並非主要問題。此外,中國國產低可探測性發動機是否解決關鍵問題尚不得知。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8月27日刊文稱,裝備中國國產低可探測性發動機的殲-20正在進行相關測試。不過,中國航空工業在關鍵技術上仍未過關,這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最為明顯。9月5日,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中提及渦扇-15發動機,並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渦扇-15發動機許多問與葉片過熱有關,這些問題已經在地面試驗和試飛中得到解決,從而實現了「始終如一的高品質產品的目標」。


一位軍方消息人士表示,公眾可以在2018年晚些時候的珠海航展上首次看到新型隱形戰鬥機及其升級後的發動機。港媒報道稱,在發動機問題解決後,中國將大規模生產殲-20隱形戰鬥機。報道引述一位北京專家的話稱,預計美國將在2025年前在亞太地區部署200至300架五代機,這意味著「中國需要類似數量的殲-20,至少200架」。9月6日,一位軍事專家通過中國《環球時報》評論稱,中國網路近日曝光的殲-20運行及疑似裝備採用鋸齒形噴管收縮葉片的新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通過鋸齒形的葉片,將雷達波反射到有限的角度,以改善尾部的雷達散射特徵,減小被發現的概率。



不過,這位中國大陸專家表示,從外觀上看,這種發動機仍然疑似渦扇-10「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而非港媒判斷的渦扇-15「峨嵋」發動機。該專家指出,發動機後向最大的雷達信號反射源是高速旋轉的渦輪,對其進行有效遮蔽是低可探測性發動機的關鍵。這位專家舉例稱,美國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使用矩形的二元推力矢量噴管,可以對渦輪起到有效的遮擋作用,而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使用了一個位於渦輪後面的雷達屏蔽器,以削減渦輪高速旋轉對雷達產生的鏡面效應。


目前中國國產發動機是否採用上述技術尚不清楚。中國專家表示,殲-20的大批量生產可能並不完全取決於發動機,具體的產量除了需求以外,還要看殲-20的技術成熟度、廠家的生產能力等。這位專家同時指出,在周邊第五代戰機F-22和F-35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無論如何,中國確實要加速殲-20的批量生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中國航母噸位抗衡尼米茲級,電磁彈射超越福特級,兩萬人為其服務
美媒:中國殲10氣動設計過時,升級後仍具威脅

TAG:武器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