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人生「九局」,成就生活大格局

人生「九局」,成就生活大格局

寵辱之局——寵而不驚,辱而不卑

世人皆願受寵而懼辱,唯高人寵辱若驚而求無為,不為身外之物所累。

「寵」來了,就很高興;「寵」走了,就很失落;「辱」來了,就很傷心;「辱」走了,就如釋重負。一顆心隨著外界的毀譽飄來盪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寧清凈。喜怒無常,悲歡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樣。

因為我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敗得失了。我們的心裡裝滿了很多」重要「的東西:錢財、名譽、地位、親情、友情、愛情等等。對這些外在的東西執著的越多,我們的心就越不能自由。

人只有擺脫這些虛榮妄念的束縛,才能真正獲得內心的安靜。就如孔夫子所說的「不惑」,孟子說的「不動心」。也只有擺脫這些虛榮妄念的束縛,我們才有可能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大自由、大自在、大逍遙。

得失之局——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菩提達摩傳》中說,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這告訴我們不要過多在乎得與失,一切隨緣,心無增減,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來去隨緣,去留無意。得失隨緣,隨遇而安。心能隨緣,境由心生。無分無執,故得自在。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富翁與一位漁夫同在海灘上曬太陽,富翁問漁夫:「我辛苦了一輩子,賺了無數的錢,現在終於可以享受大海的浩瀚景觀了,你一個漁夫,為什麼這麼懶躺在這裡不去捕魚?」

漁夫笑了答道:「我也幹了大半輩子,錢的確是沒賺到,可我早上捕了魚,到了下午我就可以像你現在這樣曬太陽,而且天天是這樣。」富翁無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就是在得與失中度過的,或者說人生就是得與失的集合體。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得到和不斷失去的過程,我們應該淡然處之,得失隨緣。

利害之局——見利必先思害

利、害本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史記》中說,「先知利害。」這句話包含兩個意思,第一是預先看到事情中的利益、禍害。第二是能預先從利益中看到禍害,預先從禍患中看到利好。

利益和禍害總是糾纏在一起,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健康是好,但好中有壞,很多人覺得自己健康,然後去拚命熬夜,喝酒,結果身體就被弄垮了。

生病是壞,但壞中有好。許多人因為自己得了糖尿病,高血壓,才能學會戒酒,然後有規律的生活,珍惜身體和周圍的親人。要是沒有生病,他估計都體會不到這些。

貧富之局——貧而有志,富而不驕

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在我們出生甚至出生之前就有了。但最重要的是能夠做到貧而有志,富而不驕。貧困的人,如果有志,早晚能夠擺脫貧困;富裕的人不驕傲、傲慢,自然能夠長保其富。

人不可因清貧而喪其心志抱負,亦不能因富足而驕奢淫逸。《論語》中記載,孔子的愛徒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吃著一碗粗茶淡飯,喝著一瓢水,住在破陋的巷子里,人們都不能忍受(這種環境)而感到憂慮,可是顏回卻不會改變志向,樂在其中。

貴賤之局——貴賤皆人定,也因人變轉

社會地位的煊赫,自然可以決定看得見的貴賤,而內心的貴賤卻不是社會地位的高低來決定的。

人的高低貴賤並不是來自個人的本身,而是來自於外界,比如家庭出身、社會地位、經濟基礎、能力學識等。本來這些也不應成為把人劃分成三六九等的框框,但這是幾千年的社會習俗和習慣勢力造成的,更是人為的勢利觀念使然。

真正的高貴是骨子裡的高貴,是靈魂的高貴,也就是植根於我們內心的修養。

苦樂之局——苦樂是天道,本來兩相依。

苦與樂,是一對冤家,卻又常常形影想隨。有時互相交替,有時互相融合。最大的歡樂,通常包含在巨大的艱辛之中。

苦樂不過是人的心境,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常是主觀的,苦樂對每一個來說,都有它不同的含義和韻味,尤如不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苦澀;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香濃。生活中我們是苦是樂,主要取決於你的心境。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樂;得到七的,擁有七分幸福,卻只能得到三分快樂。

生死之局——明生死,重大義

人生自古誰無死,生死是規律;做人,生要追求價值,死要順其自然,所以要自我尊重,愛惜生命。

在生命中,每個人對生命的解讀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個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道家把死看成是回歸大道,「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道德經》)而佛家則把生老病死看成人生四苦,希望通過修行擺脫生死。道教的求仙修鍊也是如此。

在《大宗師》里,莊子說道:天地給予我以形體,令我一生勞苦,讓我老了的時候享受清閑,又以死來讓我得到安息。所以啊,善待我的生,就要善待我的死。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裡能夠寧靜淡泊,才能夠對於生死有不同的看法。

成敗之局——勝不驕,敗不餒

人生多有坎坷,成敗皆是過程中的階段,成功了,繼續竭誠向前,失敗了,也不必悲哀嘆息;不以成敗論英雄,而看其胸懷志氣的高遠!

成功是別人失敗時還在堅持,成功是「熬」出來的。人生中的失敗必不可免,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失敗,逃避現實。如果我們能夠直面失敗,堅定地熬過低谷,那一定會成功。

禍福之局——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太上感應篇》開篇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無論你遇到的高興事(福)或是受到傷害(禍)的事,都是由你自己之前的言行帶(召喚)來的。

也就是說,常常做利益他人事,就會召喚來福氣,會享受到他人帶給你的利益;常常做損害他人的事,就會召喚來穢氣,就要忍受他人給你召喚來的傷害。

《了凡四訓》中記述了明代袁了凡先生改過的故事。一個叫袁了凡的人,被一個算命師算到了其一生的命運——命中無子,一輩子只能做小官。

因而他認為人的一生是註定的,所以心如死灰。後來他遇到了雲谷法師,知道了命運原來是可以改變的,因此他努力精進根據法則改運,最終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避禍得福。

課程預告9月—10

左手《易經》知命改運、右手《本草》葯食妙療」系列課程

課程時間:2018年9月15日

主講老師:孔令森(孔子第76代傳人、家傳易醫合參)

課程聯繫:若琳老師:13507315581

「命理派風水:如何依命理擇房、安居、定位」公益課程

課程時間:2018年9月16日

主講老師:孔令森(孔子第76代傳人,致力於占易與行醫)

課程聯繫:李老師 13507315581(同微信)

明倫童學館2018年秋季班開學

課程時間:2018年9月—2019年1月

招生年齡:6-12歲

課程聯繫:程老師 135 0305 5276(同微信)

梓潼老師 15989096850(同微信)

明倫書院少兒國學師資培訓及考證(國學導師、幼兒園教師)

課程時間9月18-20日(3天2晚)

招生條件:為保證教學效果,集訓班限招20名學員

課程聯繫:李老師 13507315581(同微信)

明倫書院「走進新疆尼雅——沙漠中的精絕往事」遊學

課程時間10月1日-7日

課程聯繫:李老師 1350731558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鮑鵬山:未來的大師,將出自從小讀經的民間私塾學堂
外國人眼中的中醫:什麼病適合看中醫?什麼病適合看西醫?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