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覺得星座很准,上當了

覺得星座很准,上當了

原標題:覺得星座很准,上當了


  「12星座的性格分析」「哪個星座才是你的真愛」「獅子座近期運勢預測」……網路上這樣的鏈接很多,總是會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微博上各種星座運勢的創作者很多都坐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粉絲。


儘管大部分人都知道星座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但仍然樂此不疲,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因為星座中的性格分析看起來「有點准」。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如此配合地「對號入座」呢?

星座的魅力,關鍵在於滿足了人們了解自己的需要。自青春期開始,人就執著於探究真實的自我,渴望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星座的性格分析恰好滿足了我們對自己的這點好奇心。尤其是每個星座的介紹中都會詳細說明我們性格的優缺點,並給出具體的指導,比如適合的職業或匹配的戀人等,這些明確的建議剛好能滿足我們,尤其是青少年對自我認知的需要。


當然,星座的內容還符合我們天生的從眾心理。研究發現,我們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我們仍然會認為它真實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這種現象被稱為「巴納姆效應」。這個現象最早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在194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中發現。他給一群參與者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我們不放來試一試。你是否如下所說:你有比較強的自尊心,也常常會自我批判;有時會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許多可以成為優勢的能力經常無法全部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時沒有外表顯示的那麼從容……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描述非常適合自己,那麼你中圈套了,因為其實這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尤其當我們處於情緒低落、失意的時候,此時生活的失控會讓我們更加缺乏安全感,從而增加心理的依賴性,更容易受暗示。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在迷茫的時候點開星座預測的鏈接,想依靠「天意」來解決生活的謎題。

再有,星座文化也是一種社交模式。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被別人接納,因此,即使不相信星座的人,為了迎合朋友或者尋找談資,也會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相關的內容。時間久了,在暗示和強化的作用下,慢慢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揭秘微商「黑代購」產業鏈
增強創新力 發展新動能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