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斯洛維尼亞只有一個小港,為何是前南斯拉夫最富的國家?

斯洛維尼亞只有一個小港,為何是前南斯拉夫最富的國家?

斯洛維尼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英文名稱為Slovenija,國名中帶著「love」,從中就能感受到這個國度滿滿的愛意。而這個南歐小國的國民也確實堪稱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裡不僅到處都是風景如畫的自然風光,而且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遠在巴爾幹半島南部國家之上。

斯洛維尼亞西北為義大利,東南是克羅埃西亞,夾在兩個強大的鄰居之間本來也不足為奇,但問題是兩個鄰國的海岸線出奇地長,留給斯洛維尼亞的只有一個科佩爾港。事實上,也虧得義大利和克羅埃西亞的邊界沒有在科佩爾交匯,否則斯洛維尼亞就真成了內陸國了。而科佩爾的存在不僅讓斯洛維尼亞有機會通向海洋,也給了這個迷你小國絕處逢生的機會。

有人說斯洛維尼亞國小民寡,即便有了港口,又能帶動多少內需?可看問題不能這麼狹隘,斯洛維尼亞雖然不是內陸國,但從斯洛維尼亞往北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可是地地道道的內陸國家。它們的進出口貨物從哪裡裝船卸載?只能從距離最近的科佩爾港。

從地理位置上說,斯洛維尼亞位於南歐的黃金地帶,很多重要的水系和山脈都在這裡交匯,再加上國小民寡,只要經貿合作愉快,一般不會輕易介入大國的政治紛爭,因此很多中歐國家都樂意同斯洛維尼亞進行合作。

在歷史上,斯洛維尼亞長期處於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從中多瑙河撤走以後,這片地區逐漸繁榮起來,縱貫斯洛維尼亞的商業網路把維也納、布達佩斯和科佩爾緊緊聯繫在一起。

尤其在亞得里亞海實現自由通航之後,從科佩爾可以直接進入地中海。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匈帝國解體,斯洛維尼亞與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聯合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入侵巴爾幹半島,意圖將斯洛維尼亞劃入德國、義大利和匈牙利的版塊,結果遭到斯洛維尼亞人的強烈抵制。直到戰爭結束,希特勒的這一計劃也沒有得逞。

1945年,斯洛維尼亞成為南斯拉夫聯盟的一個社會主義加盟國,其發達的經濟水平經常被用於平衡和補貼南部落後的斯拉夫國家,這逐漸引起斯洛維尼亞人的不滿。1991年南斯拉夫聯盟崩潰,斯洛維尼亞得以獨立,加入歐盟和北約後,仍然是該地區最為富裕和發達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安徽黃梅戲發源地湖北黃梅縣,唐朝一牛人死在這裡
比喬家更強大的山西首富,姓氏稀少好寫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