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堂上珠履客

堂上珠履客

原標題:堂上珠履客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的確,現代人穿衣各隨喜好,但在古代,穿戴的不同,也顯示著身份的不同。


簪纓:簪和纓,是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杜甫就有詩句云:「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古時,簪纓就是做官者的代稱。比如,簪纓世族,指的就是世代做高官的家族。《紅樓夢》中,僧人將美玉托於掌上,說:「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所說的榮國府,就是簪纓世族。

(jìn)紳:亦作「縉紳」「薦紳」,?為插,紳為大帶。?紳是舊時高級官吏的裝束,亦用為官宦的代稱。《晉書?輿服志》有句:「所謂?紳之士者,?笏而垂紳帶也。」


黃裳:黃色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著臣居尊位,因而,黃裳成為古代將做君主的太子的別稱。盧照鄰《中和樂?歌儲宮》中有句:「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珠履:綴有明珠的鞋子,一般能穿這種鞋的人,都是富貴人士。《史記?春申君列傳》說:「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因而珠履就成了豪門賓客的代稱。李白《寄韋南陵冰》詩曰:「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紈?F:亦作「紈絝」。古代有錢人家的子弟都穿細絹褲,叫作紈?F,引申為富貴人家子弟的代稱。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有曰:「紈?F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青衿:亦作「青襟」。《詩經?鄭風?子衿》有句:「青青子衿。」《毛傳》釋曰:「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古代學子穿青衿,於是青衿也指代讀書人。杜甫有詩云:「金甲相排盪,青衿一憔悴。」到了明清科舉時代,青衿則專指秀才。


布衣:即平民。《鹽鐵論?散不足》說,古時普通人只能穿麻布衣服,這些普通人就被叫作布衣。《史記?李斯列傳》有曰:「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


青衣:古時的婢女多穿青衣,後來就用為婢女的代稱。白居易《懶放》詩曰:「青衣報平旦,呼我起盥櫛。」


巾幗:巾幗是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晉書?宣帝紀》有句:「亮(諸葛亮)數挑戰,帝(指司馬懿)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後來,巾幗就作為婦女的代稱了。

裙釵:裙釵指古代婦女的服飾,也用來作為婦女的代稱。《紅樓夢》第一回中就有這樣的句子:「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據新浪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魯木齊晚報 的精彩文章:

絕聯遇妙對
李華:打造跨境網紅食品孵化地

TAG:烏魯木齊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