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開國大將, 舅公犯事後, 無人敢動, 他說: 我來處決這個壞蛋
原標題:他是開國大將, 舅公犯事後, 無人敢動, 他說: 我來處決這個壞蛋
在開國大將中,王樹聲大將是一個頗具傳奇的人物,在革命戰爭年代,他英勇善戰,戰功顯赫,為創建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建立了不朽的功勛。1955年時被授予大將軍銜。
開國大將王將軍在革命時期百折不撓,敢於鬥爭,而且他還鐵面無私,秉公執法。有一次,他的舅公犯事後,無人敢動,王將軍說:我來殺(處決)這個壞蛋。
王將軍原名王宏信,1905年出生於湖北麻城市乘馬崗。1926年,參加革命後,任麻城委員、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乘馬區二鄉黨小組長等職務,並參與創建了麻城縣第一支農民武裝,領導了麻城和黃麻起義。
在開展黃麻起義前,21歲的王將軍接受指示後,回到家鄉,一邊任教教書(任乘馬崗初等小學校長),一邊進行革命宣傳工作。
宣傳工作開展後,農民運動蓬勃興起,王將軍帶頭動員自己的兄弟、姐妹向本家的佃戶和借債戶宣布:「今後不再收租收息,要退佃、退押,焚毀地契、借約。」
窮苦農民們一看到這些「富戶」子弟,和自己是一條心了,紛紛奔走相告:「跟樹聲一起干吧,人家是真革命!」
農民運動的興起,動搖了地主豪紳在鄉村的封建統治,地主豪紳恐慌異常,對農民運動極端仇視,矛盾很快白熱化了。
乘馬崗大河鋪羅家河村有個大土豪,名叫丁枕魚。丁枕魚有良田七百畝,房屋幾十套,保鏢數十人。他僱用許多長工短工,全鄉大部分農民都是他的佃戶。丁枕魚與王將軍有著很近的親戚關係,按輩數來說,丁枕魚和王的祖母是同胞姐弟,也就是說,丁枕魚是王將軍的嫡親舅爹(舅公)。
丁枕魚外號「麻城北鄉一隻虎」,他的兒子丁岳平,更是心狠手辣,常依仗父權欺壓窮苦百姓。魚肉鄉民,作惡多端。令人髮指的是,他竟然興出一個什麼「初權」,哪家佃戶要娶親或嫁女,都得先「通過」他,否則這隻禽獸就霸住不放。丁枕魚犯事後,村民都很懼怕他,無人敢動他。
丁枕魚對農民運動的興起極端仇視和恐慌,他指使爪牙,撕毀了農會的通告和標語,砸毀了大河鋪鄉農會羅家河分組的辦公室。
針對丁枕魚父子的「霸道」行為,乘馬崗農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會議一開始,大家火冒三丈,義憤填膺,但又面帶難色。因為,這個了枕魚不同一般,他是王將軍(樹聲)的嫡親舅公。
大家都說:「樹聲是個孝子賢孫,由老祖母撫養成人。不看僧面,得看佛面,他這個外孫,能狠心打自己的親舅公嗎?」
正當大夥左右掂量的時候,王將軍急匆匆趕來了。王將軍意識到大家的顧慮後,直截了當地問:「同志們,你們怎麼還愣坐在這兒,還不趕快去抓了枕魚?是不是因為丁枕魚是我的舅爹(舅公)?」
見沒人開腔。王將軍直言說:「是的,我們這些人家裡,有錢有田,與窮苦兄弟不一樣;但,我們已經懂得,那一切都是靠剝削群眾得來的。我們這一代人,不允許剝削再繼續下去了,我們鬧革命,就是把窮苦農友組織起來,打倒土豪,消滅剝削,才能翻身解放。」「我來殺(處決)這個壞蛋!」
王將軍一席話,說得大夥心裡的石頭落了地。但是,也有的人不大放心,勸他說:「你真心實意幹革命,我們信你的。不過丁枕魚是你舅公。」
「那不怕,要革命嘛,哪能講親戚情面;如果是誰反對農會,我就也跟他斗!」說著,王將軍把桌子一拍:「今天就找了枕魚算賬!大夥去組織農友,我來領頭!」
「樹聲帶頭打丁枕魚,走哇,參加打老虎啊!」成百上千的農會會員,無數對丁家懷有深仇大恨的群眾,高擎燈籠火把,揮動鋤頭扁擔,直撲羅家河!
在睡夢中的丁家父子得到消息後,丁岳平從後門溜掉,丁枕魚鑽進伙房的柴草堆里。
農會會員抓到了丁枕魚後,憤怒到頂點的群眾,一擁而上,紛紛聲討丁枕魚犯下的滔天罪行……你一拳我一腳,把他打得嗷嗷直叫,連連叩頭求饒。
「國伢哪,你行行善吧,快救舅公一命吧!」丁枕魚急忙求救地喊道。
「你往日怎麼就沒行過一點善呢?你是自作、目受、自遭殃!你對窮人不仁,我就對你不義!」王將軍怒眼圓睜地說。
王將軍對大家一揮手:「開倉分糧,點火燒帳!」丁家的糧倉被砸開,「閻王賬」被點燃。
丁枕魚被抓後,農友們用繩子把他五花大綁捆起來,押往乘馬區農會。第二天一早,農會又把丁枕魚拉出去。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喊打聲,如同老鼠過街。
1927年5月17日,麻城縣城召開大會,根據新頒布的《懲治土豪劣紳條例》,對罪大惡極的丁枕魚等,公開審判,正法示眾。
當農會會員把幾個壞蛋押赴刑場的時候,有人請示王將軍(樹聲):「對丁枕魚不用刀執法,用槍擊斃行不行?」
王將軍(樹聲)一聽這話,知道有的同志還在顧及他和丁枕魚的親戚關係,王將軍說:「子彈多寶貴,我來殺(處決)這個壞蛋!」隨即,王將軍(樹聲)手起刀落,砍下了罪大惡極的丁枕魚的腦袋!
丁枕魚等土豪劣紳的反動氣焰被壓下去後,人們無不拍手稱快,奔走相告。廣大群眾,無不為王將軍(樹聲)的行動深深感動,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人家樹聲,了不起!硬是脫胎幹革命!」


※代號874:一次鮮為人知的中印邊境衝突
※曹操一生不重婚嫁之禮,只因早年做過這樣一件事
TAG:老丁看華夏史 |